《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客观性试题-2013带答案范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5:2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第一单元 + 第五单元

一、认识信息世界 ⒈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⒉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时效性、依附性、具有价值。 ⒊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⒋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 语言的形成 ? 文字的产生

? 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 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二、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⒈ 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被命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至今为止,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 ?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 ?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 ? 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

? 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以及超大规模) ⒉ 计算机的分类

⑴ 按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两大类:

数字计算机:采用数字技术,处理离散量 模拟计算机:采用模拟技术,处理连续量 ⑵ 按应用分类,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⒊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⑵运算精度高

⑶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⑷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⒋ 计算机的应用

⑴ 科学计算 ⑵ 数据处理 ⑶ 过程控制

⑷ 辅助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等各个领域。 ⑸ 人工智能

⒌ 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 ⑴ 工作环境

⑵ 正确的启动和关闭

? 冷启动和热启动

2

? 热启动的方法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⒈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⑴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都是根据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程序存储原理”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CPU,即中央处理器,是硬件系统的核心。CPU与内存储器合称计算机的主机。 ⑵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功能 ⑴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输入设备的功能、常用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⑵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输出设备的功能、常用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⑶ 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的功能:是计算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或数据。 存储器的分类: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的特点及其分类:

? 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 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外存储器的特点、常用的外存储器(硬盘、光盘、磁带)。

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Byte或B)为单位,其单位换算关系为: 1Byte=8bit(比特,1比特为1个二进制位) 1KB=210B=1024B 1MB=210 KB= 1024 KB 1GB=210 MB= 1024 MB 1TB=210 GB= 1024 GB ⑷ 运算器(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及其功能 ⑸ 控制器(Controller)及其功能

⑹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运算器+控制器 ⒊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 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正常工作和供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软件。操

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的核心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处理机管理等工作,以提高系统使用效能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Windows、Unix、Linux等。

? 支撑软件是开发与维护的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接口(包括网络接口)

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 应用软件是指某特定领域中的某种具体应用、供最终用户使用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

2

3

件、财务报表软件、图形处理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杀毒软件等。它们一般

都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由专业人员根据各种需要而开发。

硬件结构是构成计算机系统各功能部件的集合。而软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程序的集合。人与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关系如图所示。

⒋ 熟练掌握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使用(要求能够熟练操作)

理解文件属性(文件名、类型、大小、创建和修改日期)的含义。

能熟练地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新建、命名、重命名、复制、删除、移动)。 会熟练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理解文件夹的树状组织结构。

能独立完成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简单管理和维护(日期/时间、显示、输入法、声音等)。 ⒌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这里的“数据”含义非常广泛,包括数值、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 ⑴ 理解数制与二进制、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⑵ 掌握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的转换方法(方法不限) ⑶ 位、字节、字长的概念

位: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每一位的状态可以是0或1。 8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或B),字节是存储器的基本容量单位。

4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世界

单选题:

1. B 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A.物质 B.信息 C.信号 D.消息

2. B 具有普遍性、共享性、依附于载体、可以传递、具有价值的主要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D_______

A.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D.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 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__C______。

A.上课的铃声 B.开会的通知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C 。

A.语言的形成 B.文字的产生 C.指南针的发明

D.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E.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F.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6.信息技术是指与 B 信息有关的技术。

A.输入、输出 B.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 C.加工和输出 D.分类和加工 7.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A_____,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8. C 、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A.技术 B.科学 C.信息 D.能源 9.3G(Third Generation)是: A 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B.第三代互联网技术 C.第三代多媒体技术 D.第三代通信技术

第二单元 有效获取信息

单选题:

1.当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__B______。

A.娱乐化 B.数字化 C.电子化 D.网络化

2.信息的 B 过程是指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把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也称为模拟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化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保存。

A .电子化 B.数字化 C.简化 D.集成化 3.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数字信号是 B 。

A.发散的 B.离散的 4. A 是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测量模拟信号的物理量,完成对模拟信号的离散化提取。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