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本科《天然药物化学》汇集各章习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9:46: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天然药物化学 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

一、名词解释

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超声波提取技术 4、二次代谢过程 答案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渗漉法 D、浸渍法 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6、C;7、A;8、B;9、C

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丙酮 C. Et2 O D. 正丁醇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A物理吸附 B氢键吸附 C分子筛效应 D、化学吸附 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三、判断对错 1、× 2、? 3、? 4、? 5、× 6、? 7、?;8、×;9×;10?;

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

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

9、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

10、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 四、填空题

1、脂肪酸、酚类、蒽酮等类化合物由(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 2、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高分辨质谱)。

3、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 (经验异戊二烯法则) 和 (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

4、常用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或环己烷)极性最小,(甲醇)极性最大。 5、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17)

6、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7、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_(酸性和中性化合物)__成分,碱性氧化铝用于(碱性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离 五、简述题

1、乙醇,环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

(4)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

答:(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A、甲 醇 B、甲 酸 胺 C、尿素 D、水 E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 答: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5、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答: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