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C北向接口规范 第1分册 接口功能(V3.0)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8:1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电信移动网管OMC北向接口规范

——性能门限标识符。

如果恢复成功,性能门限将继续发挥作用。OMC应向NMC上报性能门限状态改变通知。

3.10.3.6 查询性能门限参数

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性能门限参数,包括: ——性能门限标识符;

——被监测的被管对象类名及一个或多个实例的标识符;

——被监测的性能数据名称、相应的告警门限值、监测时间间隔、粘滞值、监测方向、可能原因以及告警级别等的序列。

3.10.3.7 性能越限告警上报

当采集到的性能参数值达到或逾越了所设定的性能门限时,OMC应向NMC上报相应的性能越限告警。该告警中应包含逾门限的性能参数名称和值;若创建性能门限对象时规定了告警级别,该告警的告警级别应与其一致。该功能使用了故障管理功能中的“告警上报功能”。

3.10.3.8 性能门限状态变化上报

当性能门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如挂起或者恢复,OMC应向NMC发送性能门限状态变化通知。

3.10.4 性能数据管理功能

3.10.4.1 查询性能数据文件

性能测量数据存放于文件中。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指定条件的存放性能数据的文件信息。该功能使用了文件传输功能中的“查询文件信息”功能。

3.11 安全管理功能集

待定,本版本中不做要求。

第 26 页 共 29 页

中国电信移动网管OMC北向接口规范

附 录 A

本系列标准采用的方法论

(资料性附录)

本系列标准采用了UTRAD方法学定义管理接口,在接口的描述过程中,分三个阶段,分别为:需求阶段,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

需求阶段定义在网管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实体、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网管系统接口的功能进行定义。

分析阶段对需求阶段描述的接口功能进行细化,包括网管系统中各实体在实现接口功能时的交互关系;为了实现接口功能所需要定义的被管理资源及其详细属性、行为等。

设计阶段用形式化的接口描述语言来描述被管理资源。根据用户需求及适用范围,可选择不同的接口描述语言,如OMG IDL,GDMO/ASN.1等。

根据UTRAD方法学对网管接口进行描述,在需求阶段和分析阶段,本系列规范具体采用了UML表示法。应用在UTRAD方法中,其具体表现形式将在以下的小节中进行描述。 A.1 接口功能需求的描述方法

在描述接口功能需求时,分两个层次,分别为“事务需求”和“详述需求”。

“事务需求”从高层管理者的角度概要描述了本接口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使读者对本接口的功能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另外,需要指明实现本接口功能时交互的实体名称和相互关系,即角色定义。用UML表示法对事务需求进行描述时,应用了UML中的用例图来表示接口的基本功能。

“详述需求”是对“事务需求”中描述的基本功能的逐层细化。在功能的细化过程中,可以用自然语言给出尽量详细的功能描述,为以后的接口分析和接口设计提供充足的依据。若在功能细化过程中,需要增加新的管理实体(即角色),则需要给出相应声明。在用UML对需求进行详述时,使用UML的用例图。 A.2 接口分析的描述方法

接口分析阶段,是对需求阶段描述的功能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如各个功能的输入输出数据;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哪些被管理资源;这些被管理资源应抽象出哪些属性,有哪些行为;在完成功能过程中,各个管理实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交互等等。

在这个阶段,使用UML中的类图(被管理资源在UML中称为类)和表格来描述被管理资源的属性,行为,通知等;使用UML中的序列图来描述管理实体在完成功能过程中的交互序列;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UML的状态图来描述实体或资源状态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接口分析阶段所描述的是较具体的功能或资源,但仍独立于接口设计阶段。在接口分析阶段,一般都采用面向对象(OO)的方法来描述;而在接口设计阶段,既可以用OO方法来描述接口(如GDMO,IDL等),也可以用非OO方法来描述(如数据流等)。

在接口分析阶段使用两类限制符,一类表示必选与可选限制,一类表示读写限制。如下表所示。

附表A.1 必选/可选限制符

限制符 M 说明 表示必选(Mandatory) 第 27 页 共 29 页

中国电信移动网管OMC北向接口规范

O C 表示可选(Optional) 表示与映射技术(IDL/IIOP和GDMO/CMIP)相关的条件可选(Conditional1),即某种映射技术可能需要此选项,而另一种映射技术可能不需要此选项。 表示条件可选(Conditional),即在满足某种条件下,此选项存在。

附表A.2 读写限制符 读写限制符 R R/W

A.3 接口设计方法

从接口分析导出接口设计部分,其路线如图A.1所示。

与接口技术无关接口功能需求MC 说明 表示只读(ReadOnly) 表示可读写(Read/Write) 接口分析(独立于接口技术)(a)与接口技术相关基于GDMO/CMIP的接口设计(b)基于IDL/IIOP的接口设计 图A.1 接口映射路线图

其中,(a) (b)路线分别为从接口分析直接导出基于IDL/IIOP和GDMO/CMIP的接口设计。

第 28 页 共 29 页

中国电信移动网管OMC北向接口规范

参考文献

[1] 3GPP TS 32.101 v5.5.0:

\[2] 3GPP TS 32.102 v6.2.0:

\[3] 3GPP TS 32.36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Entry Point IRP;Requirements(Release 6) 4] 3GPP TS 32.35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Communcation Surveillance;Requirements(Release 6)

[5] 3GPP TS 32.34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File Transfer IRP;Requirements(Release 6) [6] 3GPP TS 32.33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Notification Log Management IRP;Requirements(Release 6) [7] 3GPP TS 32.30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Notification Integration Reference Point (IRP):Requirements [8] 3GPP TS 32.600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3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 Concept and high-level requirements [9] 3GPP TS 32.60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3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 Basic CM Integration Reference Point (IRP): Requirements [10] 3GPP TS 32.66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 Kernal CM :Requirements

[11] 3GPP TS 32.111-1 V6.0.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Fault Management; Part 1: 3G faul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12] 3GPP TS 32.401 v6.1.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ncept and Requirements

[13] 3GPP TS 32.411 v6.2.0: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RP; Requirements [14] ITU-T Q.822 03/2003:

STAGE 1, STAGE 2 AND STAGE 3 DESCRIPTION FOR THE Q3 INTERFACE – PERFORMANCE MANAGEMENT

第 29 页 共 29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