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0:4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1, 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 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

基本要素。

2, 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 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 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 ②体态符号 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 5, 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 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

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

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

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 ②受传者 ③讯息 ④媒介 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 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它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 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

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个模式也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不能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

二,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① FFFFFFFFFFFFFFFFFFFF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模式四):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个新模式。这个模式跟直线模式有明显不同: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这种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施拉姆模式之五(与四类似)表明:传播不但可以从受播者那儿得到反馈,而且也可以从自己发出的音讯中得到反馈。 ②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施拉姆模式六):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③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的“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此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个模式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严格来说,这个模式也不十全十美,它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第五章

1, 人际传播的主要动机(人为什么要传播?): ① 认识与控制周围环境

② 与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 ③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需要

④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2, 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到“镜中我”概念,并且开创了传播学研

究的社会学传统,皮尔斯开通了传播学研究的符号学传统。 第六章

1,群体传播的概念: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

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3, 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

(1)协调成员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4, 群体规范可分为两种:即正式的、明文规定的群体规范和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不成

文的群体规范。

6,凝聚力: 指群体成员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而非个体的集合的程度。

当成员共享价值,态度,行为标准时,内聚力加强。内聚力是群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内聚力高,群体行动有效,成员更满意,人际互动增强。有内聚力的群体期望忠诚,因为成员投入感情,共有目标,并愿为群体做出牺牲。

7,凝聚力强的群体有如下特征:

① 由于集体中有安全感,成员愿接受一定程度冲突,包括奖惩。

② 集体的努力会使成员得到更大回报。如集体奖励小汽车,集体的高分。

③ 个人在集体中得到心理回报,如归属感,友谊,他人的尊重。集体给个人以特权,

个人享受集体荣誉。

④ 集体使个人享受成就的回报,付出劳动,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8,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传播形式可分为两种,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

播则有单向流动的性质。

因而,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性传播。

① 下行传播:即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

程。作用:使组织成员适应组织环境,了解工作内容,熟悉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培养成员对组织的一体感等等,它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 ② 上行传播:指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

信息传达活动。意义:一,上行传播是中枢指挥管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二,基层部门或第一线人员是组织的窗口,他们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握有第一手信息,这些新的信息反映上去,能够成为组织进行新的应变决策的重要依据。三,上行传播是把握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指挥管理者可根据下面反映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把成员的情绪和士气调整到组织所需要的理想状态。

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史组织内传播的两个基本渠道,这两个渠道是否畅通,关系到组织的统一性和运作效率。

·横向传播:指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相 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在横向传播中,传播双方不具有上下集隶属关系,平等的协商与联络是传播的主要形式。横向传播是否活跃,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

9,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渠道:指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

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