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习题册1-14概念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50: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落体的冲击,则此梁的冲击动荷系数Kd= (给出表达式),若H???st,当P值增大一倍时,梁内的最大动应力增大 倍?当H增大一倍时,梁内的最大动应力增大 倍?当L增大一倍时,梁内的最大动应力增大 倍?当b增大一倍时,梁内的最大动应力增大 倍?

1)P增大一倍时:

?'dmax?2?dmax2)H增大一倍时: ?'dmax?2?dmax

P

H l h b

3)l增大一倍时:

?'dmax?22?dmax4)b增大一倍时:

?'1dmax?2?dmax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一、是非判断题

构件在交变应力下的疲劳破坏与静应力下的失效本质是相同的。 ( × ) 通常将材料的持久极限与条件疲劳极限统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 ∨ ) 材料的疲劳极限与强度极限相同。 ( × ) 材料的疲劳极限与构件的疲劳极限相同。 ( × ) 一、填空题

表示交变应力情况的有5个量值:σ m (平均应力),σ a(应力幅),r(循环特征),及σ max

和σ min,其中只有_2_个是独立的。

某构件内一点处的交变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则该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是 , 最大应力是 100MPa ,最小应力是 -50MPa ,平均应力是 25MPa 。

σ 100 0 -50 t

疲劳破坏的三个阶段: 裂纹的产生 , 裂纹扩展 , 脆性断裂 。

疲劳破坏的主要特征有 1)破坏时σmax<σs(σb);2)破坏前经过一定的应力循环次数;

3)破坏为脆性断裂 ; 4)断口有光滑区和粗糙区 。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 减缓构件的应力集中 ,

降低构件表面粗糙度 ; 增加构件表层强度 。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不仅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而且与 材料的强度极限σb 有关。 三根材料相同的试件,分别在循环特征r =-1,r = 1,r = 的交变应力下进行疲劳试验,

则:(1)r = 1 的持久极限最大;(2)r = -1 的持久极限最小。 如零件的规定安全系数为n,疲劳工作安全系数为n σ ,则用安全系数表示的疲劳强度条件

为 nσ ≥ n 。

螺栓受轴向的最大拉力P max = 6kN,最小拉力P min = 5 kN作用; 螺栓直径 d = 12 mm,则

其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r = 5/6 ,应力幅值 σa = MPa,平均应力σm = MPa。

下列做法是否能够提高构件的持久极限(填“能”或“不能”)?

(1) 表面滚压硬化( 能 );(2) 增加构件直径( 不能 ); (3) 表面抛光( 能 )。 三、选择题

分别受图示四种不同交变应力作用的试件,哪种情况最先会发生疲劳破坏?

正确答案是 (d) 。

σ σ σ σ σ σtttt(a) (b)

(c)

(d)

σ σ 可以提高构件持久极限的有效措施有如下四种答案:

(A)增大构件的几何尺寸; (B)提高构件表面的光洁度;

(C)减小构件连结部分的圆角半径;

(D)尽量采用强度极限高的材料。 正确答案是 (B) 。 图示四种交变应力,哪一种同时满足条件:r>0和σ m +σ a<0。

( r: 循环特征,σ 平均应力,σ 应力幅 ) 正确答案是 (c) 。 m:a:

??0 0 0 ?t

?

t

(a

(b

t (c

?t

(d)

材料在对称循环下的持久极限为σ-1,脉动循环下的持久极限为σ0,静载荷下的强度极限为

σb,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四种答案:

(A)σ-1>σ0>σb;(B)σb>σ0>σ-1; (C) σ0>σ-1>σb;(D) σb>σ-1>σ0 。

正确答案是 (B) 。

已知材料的σ-1、κ σ、ε σ、β,规定安全系数n,则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许用应力为:

(A)β σ-1/(n ε σ κ σ); (B)κ σ σ-1/(n ε σ β); (C)ε σ κ σσ-1/(n β); (D)ε σ β σ-1/(n κ σ)

正确答案是 (D) 。 已知材料的σ-1、κ σ、ε σ、β,构件的最大应力σ max ,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工作

安全系数n有四种答案:

(A) σ-1/[β σ max/(ε σ κ σ)]; (B) σ-1/[κ σ σ max/(ε σ β)]; (C) σ-1/(ε σ κ σ σ max/β); (D) σ-1/(ε σ β σ max/κ σ)。正确答案是 (B) 。

第十三章 一、是非判断题

外力功与外力的终值和加载次序有关。计算弹性变形能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 弹性变形能恒为正值。 (

× )× )∨ )能量方法及其应用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