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湘润-子平真诠今注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4 4:02: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梁湘润 著

〖子、丑〗月,则四柱一定不可以缺少了〖丙〗字。这一个〖丙〗字,当然是〖泄〗日主之字。然而以〖乙〗日生于〖子、丑〗月,可以不必考虑日主之〖乙〗字,够不够强,能不能泄。不〖中和〗之事小,没有〖丙〗这个字的事大。这就是大家常常所听闻的〖调候为急〗了。如此,我们又要问,〖调候〗到什么程序才算是〖急〗,可以超越〖中和〗了呢?这一个答案的概略观念。大抵是在夏、冬二季的是最为明显。

这一些看起来似乎很有〖理〗,而又〖理还乱〗的情形。有关这些我在〖星相回忆录〗之中,是叙述得十分详尽。〖星相回忆录〗是叙述我自己研究〖星相〗的〖心路历程〗,如何在重重叠叠,分分合合,似同不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怎样去体会出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

大抵〖子平法〗是包融于八组〖似同而不可合用,似非而可以

酌情兼论〗之中。读者可以阅读拙著〖渊海喜忌随笔〗与〖子平秘要〗,当可以有一个原则上的了解。

现在我们论述的主旨是八组组合中之一组〖沈氏用神〗(子平

真诠)。我昔年曾经在〖子平秘要〗之中论过四组用神之比判。而且对时下最为盛行的〖调候喜忌〗,特别列成〖表格化〗,出版为〖余氏用神衷解〗与〖余氏用神辞源〗。由于先贤之作,体裁立场不同。故此没有将〖沈孝瞻〗氏之〖用神〗列入,一并介绍,而在此则以〖沈氏用神〗为主作一探讨。

任何一本书,吾人研究之时。除了它的内容以外,我们首先要

梁湘润 著

探讨它的原作者之〖人、时、地〗。所以研究〖沈氏用神〗之前,就是要先了解〖沈氏何许人,什么时代,什么身份,何时出版〗等待之基本认识。按〖沈氏名孝瞻,讳燡燔。清康熙年间人,乾隆四年己未年进士。他是对〖子平〗法深有心得的人士,〖子平真诠〗一书,当初只是沈氏的一份心得的手稿。原稿是三十九篇,并没有〖子平真诠〗这一个书名。由于沈氏是进士出身,乃是官场中的人物,他的谈论〖命理〗的对象,都是仕绅与官宦。他的这一份手稿只是转借于仕绅官宦之中,对〖子平〗有研究的人氏彼此传阅抄录,如此辗转抄录了十余年。有一位〖胡空甫〗先生,在〖宛平〗府中任幕府,在府中,始得见到〖沈孝瞻〗氏的〖手录〗,认为是一本非常好的一份手稿。因而在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年将沈氏的文稿出版为书,称之谓〖子平真诠〗,也就是今日大家都能熟知的〖顺用、逆用〗等待原始创立人〗。

〖胡空甫〗是第一位出版〖子平真诠〗的人士,自清代乾隆以

后,陆续出版〖子平真诠〗的人士,是有很多种版本。内容未必完全相同。今日我们所看到〖子平真诠〗的版本,并不是第一次〖胡空甫〗的版本。乃是清〖赵展如〗的版本。民国二十五年〖方重審〗与〖徐乐吾〗,再将赵展如的版本,重再作一次章节上的调整出版,就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子平真诠〗。

沈孝瞻原始的手稿是三十九篇,后人加以分割,譬如:论〖伤官〗与〖偏官〗取运本来是一篇,后人分为二篇。当在民国二十年左右时代坊间所出版的〖子平真诠〗是四十四篇,而〖方、徐〗

梁湘润 著

二氏用〖赵展如〗的版本,再度加以调整章节而成四十七篇。补上各家之差异处合共为五十四篇。

〖沈孝瞻〗是清康熙年代人氏,与〖滴天髓〗的注释者〖任铁

樵〗是同一代的人物,不过〖任铁樵〗要比〖沈孝瞻〗大四十岁以上。以相近时代的人物,应该是有比较接近的命理推论,然而〖沈、任〗二氏的观点却是大为异趣。这个原因有二:

1. 清初之时,命书的流通版本,不是现在的那几本命书。那时候流行的书,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三命通会,神峰通考〗以外,其外的如:〖广信集、神白经、烛神经、理愚歌、三车一览,源髓歌,三命铃,指迷斌,金书命诀…〗等,目前只有残本。故此,我们无法求证〖沈、任〗二氏在今日所不能详知的版本,他们的采信范围是怎么作取舍的。

2. 〖沈、任〗二氏的身份不同,〖沈孝瞻〗是进士官员,〖任铁樵〗是职业论命者,所以立场一定是有所不同。〖沈孝瞻〗在〖真诠〗一书之中,他的真正重点是在〖用神、八格、取运〗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