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设计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1:4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以設 一条機车走行线,100次及其以上可以設 2条機车走行线;当每昼夜通过车場 機车数在36次以下时,因列车对数少,到发线空闲,可不設 機车走行线,利用空闲到发线出入段.

计算:(19+2+1) * 2=44>36 故設 1条機车走行线.

3.4機车走行线 位置

选择機车走行线位置 原则,主要是力求减少機车出入段与接发列车进路 交叉或者降低交叉 严重性.

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布置图只要一个上下行共用 到发場,当機务段位于站对右时,機车走行线一般設 在到发线之间.

3.5機待线

当横列式区段站設 有機车走行线时,在无機务段一端 咽喉区应設 有機待线,由于尽头式機待线可隔开进路,比较安全,故采用尽头式機待线.

機待线应位于直线上,其有效长根据牵引機车长度和相应 安全距离确定.尽头式機待线有效长应采用45m.

3.6機车出入段线

为了保证车站和機务段间機车出入畅通,在機务段与到发线之间应設 機车出入段线.其数量取决于列车对数,列车到发 不均衡性及機车 运转方式,一般出入段线設 一条.当出入段機车每昼夜不足60次时,可以缓設 一条. 计算:(19+2+1)* 4=88>60 故機车出入段线設 一条.

3.7调车线

原则:区段站调车线 数量和有效长应根据衔接线路 方向数,有调作业车数量,调车設 备类型和车流组号等确定.一般原则:每衔接一个方向設 一条,车流大 方向 适当增加,其有效长不小于到发线 有效长,本站作业车停留线一条,待修车和其它车辆停留线一条. 由以上原则并结合D站实际情况:

(1)D站衔接3个方向,設 3条,有效长不小于850 (2)本站作业车停留线1条

(3)待修车和其它车辆停留线1条 故总需5条调车线.

3.8牵出线

区段站 调车場两端应各設 一条牵出线,如果每昼夜实际解编量不超过7列时,次要牵出线(尾部编组)可缓設 ,主要牵出线 有效长不应小于到发线 有效长,作业量不大时,可采用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量不大时,可設 驼峰牵出线. 由该站平均每昼夜行车量(列数)表可知: 该站平均每昼夜实际解编量总数为6列 因为 6<7

所以应設 1条牵出线,其有效长不小于850m.

第四章 咽喉設 计

4.1确定每一个咽喉区作业项目

A端咽喉:下行旅客列车 接车,上行货物列车 发车,機车出入段 B端咽喉:下行旅客列车 发车,上行货物列车 接车,货物取送车

4.2 检查各项必需 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

满足:通,活,紧,省

通:(1)到发线与正线(2)调车线与牵出线(3)牵出线 到发线(4)调车线与正与部分到发线(5)靠近基本站台到发线与牵出线(6)機车走行线与機车出入段线(7)機车走行线与部分到发线(8)機车出入段线与所有到发线. 活:機动灵活. 紧:布置紧凑. 省:节省站坪长度.

4.3车站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度和车站全长计

表2 道岔号(左端)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辙叉号数 12 12 9 9 9 9 9 9 12 12 9 9 9 12 12 12 12 12 9 道岔号(右端)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辙叉号数 9 9 9 9 12 12 9 9 9 12 12 9 9 9 9 12 12 9 9

39 9 40 42 44 46 48 50 9 9 9 9 9 9 4.4确定股道间距

(1)首先根据各种列车 数量合适确定到发线使用方案,設 置到发线 进路,即确定用于接发上下行旅客列车,直通货物列车,有调列车及機车走形等 股道号码.

(2)确定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进路.根据《站规》规定,为了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站内正线应保证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单线线路应另有一条线路通行超限货物列车.为了不加大股道间距,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进路不要相邻.

计算如下: 1和2: 5.0m 1和3: 9+1.75*2=12.5m 3和4, 4和5, 5和6, 6和7 , 7和8均为5.0m

4.5确实道岔辙叉号码及相邻道岔岔心距

(1)5条根据《站规》 简化规定

①位于接发进路,侧向没有旅客列车经过 道岔,采用9号. ②位于接发列车进路,侧向有旅客列车经过 道岔,采用12号. ③位于接发列车进路以外 其它线路 道岔,采用9号. ④渡线 道岔采用相同 号码. ⑤正线上 道岔,中间站采用12号.

第五章 坐标计算

区段站設 计坐标计算表

基点 1 X坐标 0.000 计算说明

3 9 15 13 11 17 19 21 27 31 29 33 45.000/45.000 45.000 33.936/78.936 45.000/123.936 78.936 123.936 123.936 33.936/157.872 157.872 45/202.872 157.872 36.856/194.728 202.872 42.936/245.811 245.811 50.308/296.119 245.811 60/305.811 305.811 90/395.811 395.811 NS=9×5=45 L3.9=a3+a9+f+Δ NS=9×5=45 L15.17=a15+a17+Δ+f NS=9×5=45 L17.21=b17+a21+Δ+f L19.27=a19+a27+Δ+f L27.31=b27+a31+Δ+f NS=12×5=60 ΔH×cotα=7.5×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