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21: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分子结构: —柔性基团。

大分子无卷曲,基本上带曲折状的直链;

特征基团:苯环——具有刚性和惰性;酯基-COO- ——弱极性基团;脂肪基—

超分子结构: 大分子间主要是靠范德华力;结晶度较大,取向度也较高。 2.性质

(1)机械性质: 断裂强度较高,伸长率大;初始模量高;弹性回复性好;织物挺括,耐磨性较好,尺寸稳定性较好。

(2)吸湿染色差:W=0.4%;不能采用常温染色。 易起静电,耐污性差 (3)热学性质: 熔点高 255-265°C;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好 (4)光学性质:耐光性好,仅次于腈纶 (5)耐酸不耐强碱,不霉不蛀 (6)密度:1.38 g/cm3

3、用途: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外衣原料。

2007年一 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长绒棉

海岛棉品种,长度一般在33-64mm,细度0.12-0.14tex,强度大于30KM,品质优良。 2 品质长度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3 合成纤维

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4 双侧结构

也称双边结构,在卷曲的细羊毛中皮质层中,存在着两种结构和性能不同的正皮质细胞和偏皮质细胞,正皮质细胞位于卷曲波峰侧,偏皮质细胞位于波谷侧,这种结构特征使其具有卷曲性。 5 品质支数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6 吸湿平衡

纤维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水分和放出水分在数量上接近相等,这种现象称之。 7 蠕变: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8 极限氧指数

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9 手感:织物的某种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触感所引起的综合反映。 10 织物的强力利用系数

织物某一方向的拉伸强力与该方向各根纱线强力之和的比值 二 填空(本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满分共30分。) 1棉纤维的生长过程分为增长期和加厚期。

2蚕丝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麻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 。 3根据长度和细度,棉纤维分为长绒 棉、细绒棉和 粗绒 棉。

4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平衡回潮率为标准回潮率、为了贸易方便而统一规定的回潮率称为公定回潮率。

5在常用的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纤维是 粘胶 、吸湿性最好的合成纤维是 维纶 、最不容易燃烧的纤维是 氯纶 、热定型性最好的纤维是 涤纶 。 6 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一般分为原纤结构、聚集态结构和大分子结构。 7 纤维大分子之间的结合力主要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盐式键 。

8纺纱过程中,纤维会发生内外转移,细的纤维向内层转移、短的纤维向外转移。 9 机织物的三原组织是指 平稳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 。

10 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称为 未充满系数,5cm内的线圈纵行数称为 纵密,25cm2内的线圈数称为 总密度 。

11纺织材料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称为 玻璃化 温度、由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称为 粘流温度。纤维受热而产生的长度缩短现象称为 热收缩 。 三 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8分,满分40分。)

1 ,50g纤维试样,经烘干后的重量为47.6g,求①该纤维的实际回潮率②如果该纤维为粘胶纤维,实际重量为1050kg,求该纤维的公定重量。(粘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13(%))(保留1位小数)

解:实际回潮率W=(50-47.6)/47.6%=4.8%

公定重量G=1050×(1+13%)/(1+4.8%)Kg=1132.2Kg

2 涤纶纤维一束,切其中段长度30mm,称其干重为4.9mg,根数为496根。求①纤维的公定重量;②该纤维的细度(特克斯)(保留2位小数)

解:纤维的公定重量Gk=4.9×(1+0.4%)×10-3=4.92×10-3g 纤维的细度Nt=4.92×10-3g×103/(30×496×10-3)=0.33tex

3 求毛/涤/腈(50/30/20)混纺精梳纱的公定回潮率。(保留2位小数,毛的公定回潮率为16%,涤纶0.4%,腈纶2%)

解:公定回潮率Gk=0.5×16%+0.3×0.4%+0.2×2%=8.52%

4 有一批18tex的棉纱,测得其平均单纱强力为2.58N,所用棉纤维细度为6400公支,平均单纤维强力为5.54cN,求①单纱断裂长度;②纤维在纱中的强力利用系数(保留1位小数)

品质指标:评定纱品等掉色依据之一,反映缕纱相对强度的大小

缕纱修正强度(KN)Q,数值越大,棉纱强度越高,纱线品质越*1000=

公定回潮率纱线特数Nt细纱特数18*6400?好。 解:细纱截面内平均根数n==115.2=116根

纤维特数1000Pt2.58断裂长度LR=*1000?*1000?14.63KM;

g9.8*18100*2.58强力利用系数=×100%=40.1%

5.54*1165 织物规格为29×29×436×220。求①该织物的经向紧度、纬向紧度、总紧

Dt=

度;②计算织物的平方米重量。(纱线的体积重量为0.81g/cm3)保留2位小数

解:纱线直径d=0.03568

Nt?;dT=dw=0.03568

29=0.21mm 0.81经向紧度ET=436×0.21(%)=91.6% 纬向紧度EW=220×0.21(%)=46.2%

总紧度EZ=ET+EW-ETEW=91.6%+46.2%-

91.6*46.2%=95.5%

100织物的平方米重量G=0.01(NTPT+NWPW) =0.01(29*436+29*220)=190.24g/m2 四 叙述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

1 说明纤维的拉伸断裂过程和影响纤维强度的因素?

纺织纤维在整个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是十分复杂的。纤维开始受力时,其变形主要是纤维大分子链本身的拉伸,即键长、键角的变形。拉伸曲线接近直线,基本符合虎克定律。当外力进一步增加,无定型区中大分子链克服分子链间次价键力而进一步伸展和取向,这时一部分大分子链伸直,紧张的可能被拉断,也有可能从不规则的结晶部分中抽拔出来。次价键的断裂使非结晶区中的大分子逐渐产生错位滑移,纤维变形比较显著,模量相应逐渐减小,纤维进入屈服区。当错位滑移的纤维大分子链基本伸直平行时,大分子间距就靠近,分子链间可能形成新的次价键。这时继续拉伸纤维,产生的变形主要又是分子链的键长、键角的改变和次价键的破坏,进入强化区,表现为纤维模量再次提高,直至达到纤维大分子主链和大多次价键的断裂,致使纤维解体。

影响纤维拉伸性能的因

内因:大分子结构(大分子的柔曲性、大分子的聚合度); 超分子结构(取向度、结晶度);形态结构(裂缝孔洞缺陷、形态结构、不均一性

外因:温湿度:

测试条件: a.试样长度:L↑,出现弱环的机会↑

b.试样根数:根数↑,折算成单纤维强度↓ c.拉伸速度:v↑,强力↑,ε↓,E↑ 2 什么是缩绒性?说明羊毛纤维的容易造成缩绒的原因?

羊毛在湿热的条件下,经机械外力作用,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且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的性能。

原因:内因(1)纤维表面具有鳞片,可产生差微摩擦效应,使集合体中的毛纤维总以毛根向前运动(2)纤维具有较大的伸长变形和变形恢复能力,使集合体中的毛纤维相互拉紧(3)纤维具有不规则的空间卷曲,使毛根在纤维间成不规则的空间穿插纠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