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5 13:10: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整个课堂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学生观看动画创设情境,在主题网站里查找资料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来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采用多种朗读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科学概念 1、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物体细节。 2、用图文法可以记录自己的发现。 1、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2、在白纸上用文字和绘图来记录自己的发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和更遥远的物体。 2、培养观察昆虫的兴趣。 二、教材及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对昆虫观察的活动,是从昆虫的身体构造到昆虫的生活习性,由易到难,由静到动。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活动要延伸到课外。教科书共两页,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奇特的身体构造”;第二部分是“蚜虫和它的天敌一草岭”。本课教学的最大疑难在于,城市中的学习环境很难为学生提供充足多样的观察资源。而这个瓶颈恰恰是教学重点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选择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观察方式来完成教学。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对许多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在三年级上册的动物单元他们对昆虫已有一些接触,但远远不能满足探索的好奇心。现在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昆虫世界,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科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活动,淡化分析性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地上网收集、整理、运用信息,以及在学习小组中阅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在主动实践中积累、感悟,培养语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利用网络,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 2、自主选择喜欢的事例,分成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资源,分工合作,通过讨论,自主释疑,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3、利用科学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比如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等等。 4、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补充学生知识量,完成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 5、采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观察方式。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六、教学准备 1、网络教室 2、主题学习网站 3、分组准备:放大镜、课前饲养的蚂蚁、蚜虫、草蛉等昆虫 七、教学过程与分析 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学网站呈现内容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主题学习网站 引入 课前活动: 1、 浏览几张关于虫子的图片。 2、 尝试着给网站中的虫子分分类。 导入教学: 1、陈述:昆虫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家族,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他的作品《昆虫记》里面描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昆虫。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利用放大镜来研究昆虫。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浏览教师提供的图片。??、对网站提供的资源进行分类。????????、聆听教师讲述。?设计意图 课前创设问题情境,营造研究氛围,做好知识铺垫。 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对自身知识基础的回顾。 揭示问题 学习新课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各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有1-2对翅膀,有的翅膀退化。 要求:用游戏中提供的器官来拼出一只蜜蜂。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游戏:网站中的?拼蜜蜂?小游戏。? 3、反馈与纠正。 4、认识昆虫的外形特征。 2、聆听:昆虫的外形特征。 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在游戏的基础上感受昆虫的外形特征。 主题学习网站----虫虫游戏 新授 一、认识昆虫的特征。 1、小游戏:拼拼看。 2、教师巡视指导。 “放大镜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