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1:33: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总教学计划

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也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3.一年级学生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

(1)培养学生在饮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卫生习惯。 (2)懂得均衡的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帮助。

(3)初步了解感冒、眼结膜炎、肠道寄生虫病等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4.了解课外活动、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并且知道运动前、中、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保健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

- 1 -

境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难点:

1.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2.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培养爱清洁、讲卫生,不偏食、挑食、不过多吃零食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钥匙,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上,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不利健康的问题和隐患,加以克服和解决。

3.启发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透过已知,发挥联想,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特别是探索微生物世界奥秘的热情。 课时安排

1.独一无二的我-----------------------------1课时 2.爱自己--------------------------------------1课时 3.爱的礼物-----------------------------------1课时 4.情绪大转盘--------------------------------1课时 5.快乐传递-----------------------------------1课时 6.专心听--------------------------------------1课时 7.仔细看--------------------------------------1课时 8.了解我的老师-----------------------------1课时 9.课间十分钟--------------------------------1课时 10.快乐一家人-------------------------------1课时 11.快乐小主人-------------------------------1课时 12.请让我来认识你-------------------------1课时 13.请让我来帮助你-------------------------1课时 14.期末大盘点-------------------------------1课时 15.假期快乐多-------------------------------1课时

- 2 -

1. 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标:

1. 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尝试客观地认识自我。 3. 了解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树立信心。 教学难点:

让学生敢于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自己风采。 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认识你自己吗?你知道自己是谁吗?引入“我一直知道,我就是我,可是有一天??”以期唤起学生对自我的思考。 一、活动导入

直接从“我的手印”活动导入,对于“我的手印”活动,学生会很有兴趣。 “今天我们的课,从一个活动开始”。让学生在书本空白处留下自己的手印,并与小组里的每个同学进行比对。

教师提问:从刚才的活动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小结:中国有句俗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西方也有句格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也可发现这一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手印!

是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个独一无二的“我”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自己了解吗?教师抓住辅导契机,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发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自我探索

活动:“我的十二行诗”,是为学生发现自我而设计的,也是本课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展开;一方面让学生可以感受我心中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分享同龄人的“我的十二行诗’。

(1)教师引导:在人生这个色彩斑斓的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我们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我是什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在看,你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

- 3 -

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好,现在让我们睁开眼睛,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完成属于自己的“十二行诗”。

(2)必须说明的是,填写内容可以很具体(我是一个男孩);也可以比较抽象(我是一片云)。

(3)小组交流“我的十二行诗”,选择并推荐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交流。让学生上台亲自朗诵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习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自己。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进学生的体验。

(4)教师引导:从“我的十二行诗”中,你获得了什么想法和感受?请把你的想法和感受整理好,填写“自我探索”中的内容。

“自我探索”,是希望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同时让学生发现自己拥有的和缺少的,也为今后开展悦纳自我和调整自我的辅导埋下伏笔。 三、怦然心动:

(1)故事讨论:《我是一棵什么树》,是为学生理解“只有参与学习和生活,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而编排的一个故事。在辅导时注意把握这一环节的辅导目标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自我的途径,更重要的是确立这一意识:“只有参与学习和生活,才能真正认识自己”,以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生活。

学生阅读后全班交流:从这个故事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2)在课堂辅导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还联想到了什么?”或许,学生会带来许多答案。例如:有时我们认识自己和看待他人都不够全面,不要急于给自己和别人下定论等。关于这些观点,教师可以适当点评,拓宽主题,也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很好的话题,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会具体讨论”。

(3)小结:一棵树必须奉献出果实,才有人认识它。一个人也是如此。通过在自己生命树上结出的果实,不管它是甜美的还是酸涩的,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只有我们不断地参与学习和生活,通过自己活动的结果,通过与别人的对比,通过反省自己,我们才能不断地获得对自己新的认识! 看来,每个“自我”都是丰富的、复杂的。要真正全面地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方面完整地来了解自己。

生理自我:包括身高、体重、外貌、性别、身体机能(肺活量等)等。

心理自我:包括气质、性格、智力、兴趣、需要、价值观、情绪、意志品质等。 社会自我:包括角色、地位、职业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认识自己。我们不可能逃避这个话题;认识自己是需要学习的。

四、 结束活动

- 4 -

寻找并学唱歌曲:成龙——《男儿当自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爱自己

设计理念

走进学校,学生的视野一下子扩大很多,结交的范围更广了,他们将认识不少人并发展成亲密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渐渐发现人的体貌有很大不同,在心理上就会有比较的趋向,并进而对人对己做出一定评判。本单元旨在通过开展“比一比”和“想一想”两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物质,每个人的体貌特征也都有值得欣赏的一面,应珍惜它、接受它、尊重它,这样才能对别人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2.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悦纳自己。 3.帮助学生认识并接纳自己外形上的特征。 教学重点:

说出自己的身体特征、悦纳自己的身体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并接受其他同学与自己不一样的身体特征。 教学方法:

评比游戏、心得分享、故事阅读。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比一比

教师说明: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比比看”的游戏。

1.将全班同学分组,每五人一组。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 5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