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3 4:33: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接触悬挂、支撑定位装置及附加导线(通过全面检查方式进行); ?避雷装置(雷雨季节前); ?非常动隔离(负荷)开关; ?接触线重点磨耗测量;
?测量支柱侧面限界、外轨超高和轨面标准线; ?对有怀疑的重点部位可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3.3年1次的检测项目: ?承力索相对于线路中心的位置; ?软(硬)横跨; ?接触线全面磨耗测量; ?接地电阻。
上述未明确的设备和项目,均纳入巡视检查的内容。接触网静态检测后,应及时将检测结果填入相应的记录。实际检测周期不应超过规定时间的30%(按天计算)。
第31条 接触网动态检测的周期和项目: (一)动态检测周期:
1.对运行速度在120km/h及以下的电气化区段:3个月; 2.对运行速度在120km/h以上的电气化区段:1个月; 3.对客运专线电气化铁路:10天。
根据生产需要或新线接管运行、动态试验、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可增加相应区段的检测次数。电力机车弓网动态检测装置的检测,由装置所在机车交路对接触网进行适时检测。
(二)接触网检测车动态检测项目: 1.接触线拉出值; 2.跨中偏移值; 3.弓网压力; 4.接触网硬点; 5.定位器坡度; 6.接触线高度; 7.接触网网压; 8.接触线坡度。
(三)电力机车弓网动态检测装置检测项目: 1.接触线拉出值、跨中偏移值;
10
2.接触网硬点; 3.接触线高度; 4.故障录像。 (四)检测数据反馈:
1.接触网综合检测车按规定周期和要求对接触网主要参数进行检测、录像,并向各供电段跟车检测人员提供检测数据,检测工作完成后,应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检测数据发送至铁路局机务处和相应供电段的技术部门。
2.电力机车弓网动态检测装置检测数据由检测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自动发送至各段计算机网络。 (五)检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各供电段的动态检测所必须定专人对动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将检测缺陷及时反馈到技术部门和各供电车间,并督促处理。同时将缺陷处理结果由技术部门在1个月内上报铁路局机务处。
第32条 非常规检查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所进行的状态检查。一般用于接触网发生故障后或在自然灾害(暴风、洪水、火灾、冰凌、极限温度等)出现后对相应接触网设备的状态变化、损伤、损坏情况进行检查。非常规检查的范围和手段根据检查的目的确定。
第33条 根据检测结果,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用三种量值来界定。
标准值:该值一般根据设计规定的技术条件及本细则规定的标准值来确定。 安全值:该值一般根据技术条件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来确定。
限界值:该值为一临界值,当设备运行状态超过安全值,但仍在限界值内运行时,其出故障的概率应小于事先规定的值。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该值一般由运行实践来确定。
质量鉴定
第34条 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供电段应于每年10月底前对设备进行一次整体质量鉴定并报铁路局。
第35条 鉴定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接触网设备。但下列设备可不作鉴定: 1.电气、机械已隔离并已封存的设备; 2.本年度新建或已列入当年大修计划的设备;
对本年度新建或大修的设备,其质量状况可按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结果统计。 第36条 鉴定后的质量等级分为以下三种:
1.优良:绝缘部件(含空气绝缘间隙)、接触线几何参数和主导电回路的设备状态达到安全值者; 2.合格:设备状态超过安全值,但在限界值以内者;
11
3.不合格:设备状态超过限界值者。
优良率、合格率、不合格率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优良设备数量(换算条公里)
优良率=——————————————×100%
设备鉴定总数量(换算条公里)
不合格设备数量(换算条公里)
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