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0 13:25: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厂级领导不在时由化验室负责。 8.4.7 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由林峰荣负责。
8.4.8 伤员救援组: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到医院治疗。由调度室负责。 9、预防与预警 9.1危险源监控
针对厂确定的重要危险源、重点监控区域,通过工业电视监控,及时监控主要运行参数、状况。岗位人员采用定期巡检和不定期点检相结合,对重点部位,重点监控区域做到24小时的全面、全方位监控。对于发现的异常状态,及时向调度室报告。 9.2预警行动
当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发现人首先初步判定事故类型,通过电话等联系方式及时通知岗位班长和调度室,值班长至现场勘察、确认后向相关岗位和区域人员发出警告警示,并设置必要的警戎,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事故。将现场情况立即向厂应急领导小组汇报,通知应急处理小组立即到达现场。 9.3信息报告
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岗位人员在立即汇报的岗位班长及调度室同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开展自救工作。
调度室接到信息后,及时汇报厂应急领导小组,听从指令进行行动。 当厂应急领导小组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厂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公司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报告。 10、应急结束 10.1 应急终止指令
经应急处置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确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10.2事故调查报告
调度室、安环科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向事故调查组汇报介绍相关情况,协助事故现场调查,技术分析,事故原因的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的查明,提出改进安全预防措施的建议和事故处理意见。 由事故现场处理小组起草初步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
导小组审阅事故调查报告后,将报告移交公司及上级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10.3应急救援总结报告
由调度室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认真总结救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11、信息发布
厂级及以下事故信息发布由调度室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厂有关文件程序要求进行,发布形式包括事故通报、调度会通报等,发布对象为厂各车间、科室及公司有关主管领导部门。
公司级事故信息通报由公司应急指挥机构组织进行。 12、后期处置 12.1现场恢复
事故应急救援实施后,现场事故发展状态及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现场导致的此生或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由事故处理小组确认,经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并进行生产秩序恢复。
生产秩序恢复过程,首选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要求,进行危险预知预控活动,做好安全互监互保工作,确认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有效落实后,方可进行相关维修及现场恢复工作。事故后恢复及检修过程中,相关部门、科室、车间、岗位严格按照厂相关规定执行。 11.2善后赔偿
厂部等专业相互配合,做好相关损失的保险索赔,在上级部门和本单位事故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做好受伤害员工的善后处理工作。 11.3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修订
厂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厂应急预案工作, 并根据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以及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本预案。 13、保障措施
13.1应急工作人员通信联系方式(详见《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环保领导小组 13.2应急队伍保障
确立当班的岗位人员为基本的兼职应急队伍。加强对生产管理秩序、设备的抢修维护能力、事故救援队伍建设,通过日常岗位技能培训和模拟演练等手段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13.3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应急物资和备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