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6 7:43: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5小题。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6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5、课外作业。

请学生完成教材P31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你想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例2

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平移。 特征: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 平移现象:观光梯、缆车、推拉窗户…… 例3

当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摩天轮、螺旋桨……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剪一剪

教学内容:教材P32页例4和练习七的第7~11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出的图形,找出规律,加深对平移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剪纸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发现图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层次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 1、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7小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8小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探索新知。

看来同学们对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掌握得还不错,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习例4。你能剪出像右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 1、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题、观察后交流。看图可知: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要剪出并排排列的手拉手的4个小人。 2、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现在小组内交流,共同探索后汇报交流。 (1)、先剪出1个小人。怎样剪呢?汇报剪法。

首先把一张纸对折,在对折线这一边,也就是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然后沿虚线剪开,展开就是1个小人。注意:中间的折痕不要剪开,否则这个小人是断开的。 (2)、再剪出手拉手的2个小人。汇报剪法。

首先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然后沿虚线剪开,展开就是手拉手的2个小人。注意:一是小人的中线一定是折痕这一边,否则剪出来的就会出现两个半人的小人;二是小人的胳膊要画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否则剪出来的小人就不能连到一起。 (3)、最后剪出手拉手的4个小人。汇报剪法。

首先把一张纸对折三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然后沿虚线剪开,展开就是手拉手的4个小人。

3、尝试剪一剪,体验成功。

根据刚才同学的汇报,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成功? 4、汇报交流经验。

同学们,你在剪连续的手拉手的小人的过程中,你们从剪1个小人→2个小人→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