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焊接性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3/30 13:2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复习总结

第2章

焊接性及其试验评定

2.1焊接性及其影响因素 2.1.1焊接性概念

概念: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够焊接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 工艺焊接性:结合性能,就是一定的材料在给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对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

使用焊接性:使用性能,指一定的材料在规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所形成的焊接接头适应使用要求的能力。 2.1.2影响焊接性的因素 影响因素: 1) 2) 3) 4)

材料因素包括母材本身和使用的焊接材料 设计因素 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

工艺因素 同一种母材,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设备,所表现的焊接性有很大的差别。 服役环境 如工作温度的高低/工作介质种类/载荷性质等

2.2焊接性试验的内容 2.2.1焊接性试验的内容

(1)焊缝金属抵抗产生热裂纹的能力 (2)焊缝及热影响区抵抗产生冷裂纹的能力 (3)焊接接头抗脆性断裂的能力 (4)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

2.2.2评定焊接性的原则一是评定焊接接头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为制订合理的焊接工艺提供依据;二是评定焊接接头能否满足结构的使用性能的要求。 可比性、针对性、再现性、经济性

2.2.3实焊类评定焊接性试验包括焊接冷裂纹试验、焊接热裂纹试验、消除应力裂纹试验、层状撕裂试验、应力腐蚀裂纹试验

2.3焊接性的评定及试验方法 2.3.1焊接性的间接评定

(1)碳当量法 把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相对于若干碳含量折算并叠加起来,作为粗略评定刚才冷裂纹倾向的参数指标,即碳当量。碳当量的数值越大,被焊刚材的淬影倾向越大,焊接区越容易产生冷裂纹。 (2)焊接冷裂纹敏感指数法 (3)热裂纹敏感性指数法 (4)消除应力裂纹敏感性指数法 (5)层状撕裂敏感性指数法 (6)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 2.3.2焊接性的直接试验方法

(1)焊接冷裂纹试验方法 (2)焊接热裂纹试验方法 (3)焊接再热裂纹 裂纹试验方法 (4)层状撕裂试验方法

第3章

使用)

3.2.2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性 (1)冷裂纹及影响因素 a.淬硬倾向与冷裂倾向的关系

热轧钢含c量不高,但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这类钢的淬硬倾向比低碳钢的淬硬倾向大,并且随着钢材强度级别的提高淬硬倾向逐渐增大。

正火钢的强度级别较高,合金元素含量较多,高温转变区较稳定,焊接冷却下来很易得到贝氏体和马氏体。因此,其冷裂纹倾向随着强度级别的提高而增大。 b.碳当量与冷裂纹倾向的关系

热轧钢碳当量都比较低,除环境温度很低或钢板厚度很大,一般情况下其裂纹倾向都不大。当正火钢碳当量不超过0.5%时,淬硬倾向比热轧钢大,但不算严重,焊接性尚可。但对于厚板往往需要进行预热。当

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3.2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屈服强度为9MPa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一般在热轧、正火或控轧控冷状态下

1

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复习总结

碳当量大于0.5%时钢的淬硬倾向和冷裂倾向逐渐增加。 防止措施:严格控制线能量、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 c.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值与冷裂倾向关系

减低冷却速度有利于减小热影响区淬硬性和热影响区最高硬度,可减小冷裂纹倾向 (2)热裂纹和消除应力裂纹

焊缝中出现热裂纹主要与热轧及正火钢中C、S、P等元素含量偏高或严重偏析有关。

再热裂纹一般产生在热影响区的粗晶区。裂纹沿熔合区方向在粗晶区的奥氏体晶界断续发展,产生原因与杂质元素在奥氏体晶界偏聚及碳化物析出“二次硬化”导致晶界脆化有关。 (3)非调制钢焊缝的组织和韧性

焊缝韧性取决于针状铁素(AF)和先共析铁素体(PF)组织所占的比例。AF增多会改善韧性,但过多会急剧降低。Si是铁素体形成元素,,Mn是扩大奥氏体区元素。Mn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