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4:4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 三 单元 课题:草原 课时:第1 课时 内 容 草原 教 学 目 标 重难 点 方法 合作探究 课 前 准 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知 识 情感 目标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过渡: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板:风景美人情美)过渡: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板:草原风情画) 3、 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 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 学生汇报。 4、 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 指导朗读。 (2) 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 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 作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 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 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 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板书设计: 课后教学反思
第 三 单元 课题:草原 课时:第2 课时 内 容 草原 教 学 目 标 重难 点 方法 知 识 情感 目标 合作探究 课 前 准 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一、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课件播放草原美景部分) 二、学习远迎客人 1.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板书:看画面)请看画面。下面大家自己读书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板书: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 2.学生汇报 3.小结:这些比喻的特点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写在笔记本上。) 4.齐读。 三、自主合作学习后三部分内容 1.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怎么学?让我们看看刚才是怎么学的呢?(总结学法:看画面 读课文 画句子 谈体会) 2.我们先来看画面吧,在汇报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有关课文片段,以幻灯画笔指导,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3.师: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归纳板书:自然美 人情美 草原)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人情美,从中可看出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4.幻灯出示指导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5.师总结: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然而,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这里老师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我们来看看,也许从这些图片中你也可以想像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出示)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想说些什么?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聆听一首草原的赞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板书设计: 课后教学反思
第 三 单元 课题:中国结 课时:第 1 课时 内 容 中国结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情感目标 重难 点 方法 合作探究 课 前 准 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课 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又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教师总结:“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 板书课题:中国结 二、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 1、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思考: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出现? 三、细读课文,交流品读。 (一)1.默读二、三段,思考: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2.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3.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欢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互相交流。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4.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该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响亮。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 过渡: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二)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1.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2.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 3.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总结: 根据板书,由学生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