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习题练习含答案 - 图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0 10:16: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1.对活动目的理解得清晰深刻,才能使无意注意调节在完成任务的对象上,并予以必要的维持( √ )。

21.多样化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性,维持有意注意的稳定性( × )。 22.内外干扰越少,个体越容易维持无意注意,内外干扰越多,个体无意注意的维持越困难( √ )。

23.个体对注意对象的操作活动达到十分娴熟的程度,即达到自动化水平,个体就不必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就可能进入有意后注意的状态( × )。

24.注意范围的大小,与个人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而与知识经验无关( √ )。 25.保持有意注意的稳定性,需要坚强的意志力( √ )。

26.神经系统类型灵活的人比不灵活的人容易实现注意的转移,并且转移的速度也较快( √ )。 27.教师的讲演技巧对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至关重要,教师讲课时要注意语音、语调应有的抑扬顿挫( √ )。

28.教室黑板左右布置美观,贴满标语,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听讲( × )。

29.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提高学生对注意对象的操作活动水平,并尽可能使之达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水平( √ )。

30.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 )。

四、单项选择题

1.汽车司机一边操纵方向盘,一边踩油门、刹车,一边还要观察来往行人和路面,是属于( A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稳定性 2.保证了注意的清晰、完整和深刻的是( C )。 A.稳定性 B.紧张性 C. 集中性 D.指向性 3.注意的最高级形式是( C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注意的起伏 4.注意的初级形式是(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注意的起伏

5.让自己在外界有干扰的环境下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的训练,是( B ) A.注意稳定性训练 B. 干扰训练法 C.静坐放松法 D.意志锻炼法

6.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本课知识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结果的兴趣,说明( C )

A. 直接兴趣对有意注意维持的重要性 B. 直接兴趣对无意注意维持的重要性 C. 间接兴趣对有意注意维持的重要性 D. 间接兴趣对有意后注意维持的重要性 7.“万绿从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是因为( A ) A.刺激的对比 B.刺激物的变动 C. 刺激的新颖 D.刺激物的强度 8.从未见过计算机的人,在展览会上会对一台计算机感兴趣,是因为( C ) A.刺激的对比 B.刺激物的变动 C. 刺激的新颖 D.刺激物的强度

9

9.在安静的教室,教师轻轻点名,也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人声鼎沸的广场呼唤某人,声嘶力竭也未必引起注意,是因为( C )

A.刺激的对比 B.刺激物的变动 C. 刺激的相对强度 D.刺激物的强度 10.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注意的范围大概是( A )。

A. 8-9个黑色圆点 B. 5-6个黑色圆点 C.3-5个黑色圆点 D.9-11个黑色圆点 11.在教学活动中,更强调的注意稳定性是( D )

A.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持久 D.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12.与注意稳定性相对的状态是( B )

A. 注意的起伏 B.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