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选择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 14:54: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单项选择

1. 与自身免疫耐受形成无关的机制是:

A. 克隆清除B. 克隆不应答C. Treg细胞的抑制作用 D. 抗独特型网络的作用E. 补体系统功能不全 2. 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刺激途径是:

A. 口服 B. 皮下注射 C. 静脉注射 D. 肌肉注射E. 腹腔注射

3. 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的区别在于:

A. 前者为人工诱导 B. 后者为人工诱导 C. 前者为抗原特异性

D. 后者为抗原特异性 E. 两者无差别

4. 哪一个分子与BCR交联后传递抑制性信号: A.TCRB.FcμRC.FcγRⅡ-BD.CD19E.CD21 5. 免疫耐受的定义是:

A. 非特异性免疫低反应B. 机体对某种抗原特异的不反应性

C. 机体免疫系统受损伤D. 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E. 机体免疫抑制的同义词 6. 对抗原致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

A. 抗原剂量太高或太低都可导致免疫耐受 B. 单体抗原较其聚体容易导致免疫耐受

C.特殊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的变异均可导致免疫耐受 D.不易被Mφ处理提呈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E. 静脉注射单体抗原不易致免疫耐受

7. 对胸腺微环境内T细胞中枢耐受形成描述错误的是: A. 需发育至表达功能性抗原识别受体(TCR-CD3)阶段 B. TCR需与基质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和力结合

C. 通过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消除 D. 可消除所有自身抗原应答的T细胞克隆 E.可显著减少生后的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8. 口服免疫原最不可能建立的是:

A. 局部胃肠黏膜免疫耐受B.全身免疫耐受C. 免疫分离 D.外周T细胞免疫耐受E.外周B细胞免疫耐受 9.导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的因素有: A.肿瘤特异抗原及相关抗原密度低B. 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下调或丢失 C. APC的B7、CD40下调D.上列A和B两项E.上列A、B和C三项

10.皮下多次注射小剂量变应原可达脱敏目的是因为: A.可诱导IFN-γ及TGF-β产生B.抑制IgE型抗体的产生C.促进IgG的产生

D.上列A和B两项E.上列A、B和C三项 11.关于B细胞形成的耐受,以下哪是正确的:

A. 需要低剂量TD抗原诱导B. 诱导成功所需时间短C. 耐受状态持续时间短

D. 需要低剂量TI抗原诱导E. 容易形成耐受 12.关于免疫耐受哪点是对的:

A.免疫耐受即免疫抑制B.免疫耐受与非特异性免疫密切相关

C.对所有抗原均不产生应答D.对特异性抗原产生不应答

E.耐受不具有抗原特异性

13.关于T细胞形成免疫耐受,哪项是正确的

A.不容易诱导产生B.耐受状态维持时间短C.需低剂量TD抗原诱导

D.需低剂量TI抗原诱导E.诱导成功所需时间长

14.高剂量和低剂量TD抗原都可使之形成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巨嗜细胞B.T细胞C.B细胞D.中性粒细胞E.NK细胞

15.关于免疫耐受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是由于射线照射或药物引起的B. 对所有的抗原均不产生免疫应答

C. 成年动物较容易诱导形成免疫耐受D. T细胞较B细胞容易形成免疫耐受

E. 抗原在体内消失后耐受性仍持续存在

16.下列哪一项可能会导致机体对自身抗原耐受的丧失 A.持续暴露于低剂量的循环抗原B. 非细胞性可溶性内源性抗原刺激

C. 在免疫系统分化期间暴露于内源性抗原D. 同微生物抗原有交叉反应

E. 适宜的Treg细胞的抑制作用

17.胚胎期易于诱导免疫耐受的原因是: A.具有由母体获得的IgG抗体B. 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C.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