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6 21:46: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5章 练习题

1. 单项选择

1-1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

① 铸件 ② 锻件 ③ 棒料 ④ 管材 1-2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

① 铸件 ② 锻件 ③ 焊接件 ④ 冲压件

1-3 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 )基准作为精基准。

② 设计 ② 工序 ③ 测量 ④ 装配

1-4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① 一面一孔 ② 一面两孔 ③ 两面一孔 ④ 两面两孔

1-5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① 最不利 ② 最佳状态 ③ 最小成本 ④ 正常加工

1-6 铜合金 7 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 ( )的加工路线。

① 粗车 ② 粗车-半精车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 ④ 粗车-半精车-精磨 1-7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 ②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③ 粗车—半精车—粗磨 ④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1-8 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① 粗镗—半精镗—精镗 ② 粗镗—半精镗—铰

③ 粗镗—半精镗—粗磨 ④ 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1-9 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行。

① 切削加工之前 ② 磨削加工之前 ③ 切削加工之后 ④ 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1-11 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

①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②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③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④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1-12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① 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② 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③ 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④ 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1-15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 )问题。

① 寻找最短路径 ② 寻找最长路径 ③ 寻找关键路径 ④ 工序排序

2. 多项选择

2-1 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则是( )。

① 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 ② 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 ③ 基准重合原则 ④ 自为基准原则

2-2 采用统一精基准原则的好处有( )。

① 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 ② 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③ 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 ④ 可以减小加工余量

2-3 平面加工方法有( )等。

① 车削 ② 铣削 ③ 磨削 ④ 拉削 2-4 研磨加工可以( )。

① 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 ② 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 ③ 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④ 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

2-5 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有( )和先粗后精。

① 先基准后其他 ② 先主后次 ③ 先面后孔 ④ 先难后易 2-6 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 )。

① 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② 便于管理

③ 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④ 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 2-7 最小余量包括 ( )和本工序安装误差。

① 上一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