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专题复习练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9:36: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确立会计理论结构基础内容(参阅教材p170) 1会计对象、职能和任务 2会计本质和目标

3会计要素及变化规律 4会计假设和原则 5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十一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特征

理论性与实践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方法是否适应或满足会计发展需要,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标准化;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特征内在表现如下三个基本方面内在统一。

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

(一)会计理论对实践指导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基础

⑴会计哲学-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立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2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⑴用来指导实践的方法理论范围适应性强,易于推广或理解, ⑵在指导会计运行过程中,方法程序科学具体,操作准确标准 ⑶会计理论指导实践,克服实践活动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会计实践推动会计理论创新 ⑴通过实践检验或不断修正与完善理论

⑵通过“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反复结合,更好推动会计理论创新发展。

二 先进性与系统性

(一)讲究“先进性和系统性”统一目的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对研究对象本质和动机实施探索的手段;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方向的航标,它所强调方法体系科学和合理。

(二)内在表现

1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2方法间互为联系与制约的“相关性” 3方法系统结构上“层次性” 4方法在实务应用上“可操作性” 三 客观性与主观性

(一)会计客观性是经济信息质量要求

1真实可靠性-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注意防范:

13

①会计人员习俗等因素形成偏好,潜移默化地影响信息质量 ②在形成结论前,受功利性价值取向影响,破坏价值中立性。 2内容完整性 (二)“客观性与主观性”矛盾对立统一关系

1以会计准则为核心规范指导下,力求在一定范围或行业中寻求统一会计政策和方法程序及核算指标体系,约束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主观随意行为,减少人们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差异;(约束会计政策选择)

2解决“客观性与主观性”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关键:限制企业拥有“会计政策与方法”选择权。因为,会计选择过程实质上是利益分配过程。

十二 会计理论研究思维方法

一 辩证思维方法 (一)涵义

对客观事物从相互联系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方面进行观察的思维方法。

⑴注意观察同一物质或现象的立场、出发点的差异性;

⑵分析事物辩证思维,舍弃偶然或非本质的属性,吸取普遍、一般的本质属性,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具体方法 1抽象法

⑴分析要点及方法

①通过对大量样本现象采用科学方法计算分析,

②从计算分析中舍弃个别的、偶然非本质的属性, 抽取普遍代表性的本质属性

③将普遍代表性的本质属性结论与标准参照本比较或通过实践检验

2综合法

⑴分析要点及方法

①将研究对象从各个方面因素有机联结构成整体 ②从而分析与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属性 3比较法

⑴分析要点及方法:

①将研究对象与具有同质或联系事物进行对比

②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其存在差异,从而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求其本质属性。

二 逻辑推理方法 (一)涵义

14

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从理论或实证方面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的思维方法。

(二)具体方法 1因果法

⑴分析要点及方法:

①从经济现象间的本质联系, 分析其各因素对分析对象或结论影响程度

②所运用绝对值和相对值分析 2归纳法(描述性) ⑴分析要点及方法:

①从性质上讲,归纳法的理论都是描述性的。它指对大量事项进行观察、计量、分类,从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②在使用归纳程序从特定观察中进行描述性概括时,要首尾贯一,成为一个严谨的、完善的逻辑构成

③在文章撰写中,结论是文章收束部分,(但在毕业论文中归纳描述结论往往不充分或妄下结论;)必须是在序论中提出的,本论中论证的,自然得出的结果。

⑵归纳程序:

观察与记录

分析与分类 概括与推导 检验与

证实

3演绎法(规范性) ⑴分析要点及方法:

①从本质上讲, 演绎法属于规范性理论。它按照逻辑学法则的解释是指由一般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

②以假设为先决条件, 对前提命名进行推导, 从中得出结论; ③对推导结论进行检验证实, 从而指导具体实践。 ⑵演绎程序:

提出前提假设 推导结论 检验证实 指导实践 三 契合差异方法(或称:求同求异法) (一)涵义

指研究对象在正常环境下, 只存在一个共同因素, 而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这个因素, 据此推判该因素为本质属性的方法。

(二)具体方法 被研究对象 正常会计环境 各因素 K1 ① ABC K2 ② ADF K3 ③ AWS 15

K4 K5 非正常会计环境 ④ ⑤ 甲乙 丙丁 分析结论:k对象在正常会计环境下,影响主要原因是A 四 实践求证方法

(一)分析要点及方法:

1从现行会计实务的现象和事实中发现和揭示其本质规律性 2遵循的研究模式是由个别到一般, 由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模式 3实证需要理论支持和引导, 从而不断完善、改正和创新.。 (二)具体方法 实证案例1

某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 准备债权性融资1,000万元预计贷款利息率6%,本公司年度利润400万元, 销售收入5,000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25%,帐面资产平均余额5,956万元。分析公司融资行为可行性?

测算

1公司年度融资资金成本=1,000×6%=60万元 (付息代价)

2年度销售利润率=400÷5,000×100%=8%

3年度净利润率=400×(1-25%)/5,000×100%=300/5000×100%=6%

4资产报酬率=300/5956×100%=5.04% 5资产负债率=1000/5956×100%=16.79% 分析结论

该公司年度税后净利润300万元,净利润率6%,与筹资成本相同; 而从资产报酬率5.04%看, 则低于筹资成本。综上说明公司上述筹资行为代价较高, 存在一定经营和财务风险; 另外融资投资效益不够理想, 除非资产报酬率还有上升空间, 否则公司融资行为不可行。 实证案例2

根据下列资料及资本结构试分析其优劣?

设四个公司资本总额相等,均为2000万元;息税前的利润假设相等,为1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负债利息率10%;则资本结构不同: 公司 股权资本 债权资本 资本结构 A 100% 0 1:0 B 0 100% 0:1 C 70% 30% 7:3 D 30% 70% 3:7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