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5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1单元 糖类 油脂(第1课时)糖类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选修5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5 1:30: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糖类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都含有C、H、O三元素

B.乳糖和蔗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均属于二糖 C.葡萄糖、乳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C6H10O5)n中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类的组成都符合Cn(H2O)m B.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蔗糖水解产物有还原性,故蔗糖结构中有醛基 D.葡萄糖在糖类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解析】 糖类并非都可用Cn(H2O)m表示,如鼠李糖,其分子式为C6H12O5,而组成符合Cn(H2O)m的物质也并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分子式为CH2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糖类中有些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小于葡萄糖如核糖。

【答案】 B

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

A.乙酸甲酯 C.葡萄糖 【答案】 D

4.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致人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解析】 B项,过多食用糖类物质会导致人发胖;C项,淀粉在人体内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先水解成麦芽糖,最终变成葡萄糖;D项,人体中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答案】 A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

B.蔗糖 D.麦芽糖

A.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检验产物中的葡萄糖 B.在淀粉中加入20%的硫酸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使其水解

C.在棉花中加入20%的硫酸并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使其水解 D.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证明淀粉尚未水解

【解析】 检验醛基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A实验中应该加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硫酸后再滴加银氨溶液;纤维素水解较淀粉困难,C实验中应该使用浓硫酸(90%);当淀粉部分水解时,也会出现D实验中的现象。

【答案】 B

6.纤维素分子中的每个单糖单元有三个醇羟基。下面关于其性质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

A.能跟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B.能跟硝酸发生酯化反应 C.能跟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酯

D.1 mol单糖单元必是和3 mol硝酸发生反应,少于3 mol 则不能反应

【解析】 硝酸中的硝基将单糖单元中的醇羟基取代,形成纤维素硝酸酯,该反应既是取代反应又是酯化反应,故A、B正确;纤维素还可与醋酸反应,形成醋酸纤维,故C正确;D中,该单糖单元可与1分子或2分子HNO3反应,发生部分取代,故D错误。

【答案】 D

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C.石蕊试液

B.氢氧化铜悬浊液 D.碳酸钠溶液

【解析】 乙酸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酸碱中和,悬浊液变为蓝色溶液;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蔗糖无还原性,不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答案】 B

8.下列关于二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与麦芽糖都含有多个羟基 B.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C.麦芽糖和蔗糖水解产物完全相同

D.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 糖为多羟基醛或酮,二糖分子中也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