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保罗的宣教旅程(12:25-21:17)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3:48: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牧养、栽培以弗所的教会,保罗所教导的真理,这些作长老的应该记在心里,时常警醒,避免教会被异端所侵扰。

保罗一方面要求以弗所的长老要为全群儆醒,尽一个人应有的努力。另一方面,在人力有所不逮之处,他求上帝以祂的恩典补足。这两者之中并不互相矛盾,也不是相辅相成:或以为人神各尽一份心力。保罗的祝福是一种尽人力,顺天意的作法:如果上帝要保守信徒的话,祂可以排除一切人力的不足而完成祂的旨意。如果上帝不愿帮助的话,人不可因为上帝不愿帮助而不做一个人应有的努力。因为我们只是一个人而已,我们惟有在努力尽人力中才知道上帝的旨意;我们只有在努力尽人力时,才体会到上帝的帮助,并知道我们所做的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所以保罗认为上帝的祝福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地上人们尽上自己的本分,另一方面上帝借着人来赐福给他的儿女和教会。

保罗不贪图任何贵重的东西,所以才能奉献自己。欲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但是最终所呈现的是一个渺小的自己,欲望有时会帮助人进取,努力去获得自己的需要;但欲望不能帮助人奉献自己,舍己为人,而属神的人最终得到的是永生,还是神所赐的平安喜乐、将来的冠冕。保罗亲手作工的事,在他的书信里时常见到。也许他在以弗所的收入较丰,不但可以自给,也可以供给同工的需要。但在哥林多时,他的工作收入只勉强到不连累别人而已(林后十一9)。他日夜辛劳,也只足够生活,不成为别人的负担(帖前二9)。他之所以要自己做工,是因为他尽量不要去连累别人,成为别人的负担。他以这样的行为立下作为后代传道者的榜样。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这一句话虽然没有出现在福音书里,但合乎耶稣的精神。在登山宝训里,耶稣也曾有类似的话劝勉人这样做(太五42;路六38)。 4、、告别 36-38

保罗说完了这话,就跪下同众人祷告。众人痛哭,抱保罗??亲嘴,叫他们最伤心的,就是他说,以后不能再见我的面那句话 37节说众人哭了,抱保罗亲吻,跟他道别。在这个送别会中,大家不是把保罗当作要暂时离别的,而是当做永别的。因此以非常伤心的心情送别。然而,保罗虽然「知道」这一次的惜别是永别,他却没有因为对「永别」的畏惧而留下来。众人送保罗,使他壮胆地走上了上帝要他走,也是保罗自己甘心走的路。 (七)回程耶路撒冷—第三次旅行布道的结束(21:1-16)

1、推罗:保罗从米利都与众长老抱头痛哭分别之后,他继续他的耶路撒冷之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他们的船经过亚西亚的西南端外的一个小岛屿『哥士』,船又继续向南行,行到一个比哥士大得多的海岛罗底,从那到了位于吕家省的一内陆良港帕大喇。由于从此处直接开往巴勒斯坦方面的航线,因要横渡地中海,故需换更大的船只。于是他们在腓尼基换船(『腓尼基』是叙利亚省沿海一带地方的总称,推罗为其主要海港。)继续耶路撒冷的旅行。他们来到推罗,等待船卸货(古时的船只都是客货两用,每到一埠,便要装卸货物,因此需有若干时日的停留)。首先来看他们在推罗的停留。4节说,「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这种译法暗示,他们不只是利用船靠岸卸货的七天空档里,顺便去寻找当地的门徒;而是指他们特意去找门徒对保罗而言,良辰美景、名胜古迹都算不得甚么,他眼中看到的只有失丧的灵魂,和基督十字架的救赎。」这些事纔是保罗心中最关切的,他们在那里住了七天,(注意,这『七天』加上他在腓立比过逾越节之后,从腓立比坐船到特罗亚共享了五天,又在特罗亚停留了七天(徒廿6),从特罗亚船行到米利都又花了四天(徒廿13~15),停留在米利都至少又花了三天(参徒廿18批注),我们不知从米利都船行到推罗需要多少天(参1~3节),若以十天计,则总共已过了卅六天,只剩下两周就到五旬节了。)那里的信徒被圣灵感动,预知保罗将在耶路撒冷遭遇危险。(注意,被圣灵感动并不等于得着圣灵的吩咐和命令;圣灵感动人,使人得知将要发生甚么样的事情,但是圣灵并没有吩咐人不可如何如何。)他们为保罗的人身安全着想,想要阻止保罗上耶路撒冷的,并不是圣灵,而是他们对保罗的爱心与关怀,他们不愿意看到保罗在那里遇难。(注意,人的意思有的时候会阻碍神的工作进行,彼得阻碍耶稣上十字架,太16:23)但是保罗知道神给他的使命,保罗是一个不把个人生命安危放在首位的人,虽然众人劝保罗不要去耶路撒冷,但是保罗还是继续耶路撒冷之行,于是「他们众人同妻子儿女,送我们到城外,」信徒偕同家人直到城外送别,这表露他们对保罗关爱之情,虽然相识不同数日,但因着在主里交通的结果,使他们不胜依依。他们在送走保罗之前,都彼此祷告,把保罗交在神的手中,圣徒在分手离别之际,最好是借着祷告将彼此交托在主的恩中(参徒廿32,36)。这是使徒行传里第一次提到推罗。这里的门徒是从那儿来的?我们无法武断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作一些推测。马可福音记载主耶稣早期的事工中,曾有从推罗来的人到祂那里。不久之后,耶稣亲自到了推罗、西顿一带,并遇见一位叙利非尼基族的妇人;虽然主用看来似乎过于严厉的方式试验她,但主仍以无尽的慈爱和能力赏赐了她的信心。当主对祂曾行过异能的城市,说出最严厉的谴责时,祂的话语中隐含着对推罗的忍耐和宽容:「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

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我们无从得知,推罗的门徒从那里来的。我有时候会想,第一代教会的使徒和传福音的人,实际上是在收割主当年在世时所种下的庄稼。

2、凯撒利亚:他们继续行进,来到位于推罗南面约六十公里处的沿岸港口多利买,从推罗船行到多利买约需一天。他们和多利买的信徒见面后,第二天就来到凯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是说预言的”(徒21:9),“说预言”可以理解为传讲福音,侍奉神的人。也就是腓利的家庭是一个基督化的家庭,他的四个女儿都愿意终身不娶来侍奉神。腓利原是耶路撒冷教会管理饭食的执事(徒六2~5),因耶城教会大遭逼迫,遂下到撒玛利亚宣讲基督,曾奉圣灵的引导到往迦萨的旷野路上传福音给埃提阿伯的太监,带领他得救并予施浸,后被圣灵提走,在亚锁都被人遇见,他一路宣传福音,直到该撒利亚(参徒八章)。他因传福音出了名,故被称为『传福音的腓利』二十二年前,腓利曾被扫罗驱赶离开耶路撒冷。当时扫罗大大迫害教会,「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司提反殉道之后,迫害越演越烈,直到信徒被迫分散各地,在其它地域传神的话。腓利就是被扫罗逼离耶路撒冷的信徒之一。他下到撒玛利亚,在那里传道。如今二十二年过去了,保罗却成为腓利的座上客。腓利算得上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先锋,他在这方面成绩婓然。他是第一个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的人,他也是第一个替非洲人(埃提阿伯大臣)施洗的人。腓利最早明白这些事更广大的意义。甚至早在彼得接纳哥尼流之前,早在扫罗被主基督得着之前,早在居比路人和古利奈人到安提阿传道之前;腓利已经响应了那更大的呼召,在撒玛利亚传道,并替埃提阿伯太监施洗,接纳他进入圣徒的交通团契里。如今这个一直追随那一线曙光的人,已来到一天中最光明的时刻──那位向外邦人作使徒的保罗,来到腓利家中作客。这两个人回顾以往,将如何赞叹神管理的奇妙!他们一同坐下,回味这二十二年的岁月,那是多么伟大而满有恩慈的回顾啊!我们现今也当如此。我们每过一段时间,也应该坐下来回顾一番。是否有一些是我们二十年前认识的人,现在我们不愿意再见到他们?扫罗当年对腓利的憎恶岂不是出于自然的感情?他如今亲密的良友,岂不止是当年他极力迫害的对象?在基督里的交通具有何等改变的力量!它能将二十年前互相畏惧、争斗、迫害的两个人聚在一起,使他们彼此能谈论往事,在火炼和迫害中看出神动工的手。当我们与主基督有真正的交通时,回顾往日是一件蒙福的事!他们在该撒利亚的腓利家里住了几天,曾经曾经预言天下将有大饥荒的亚迦布 (徒十一27~28)通过用腰带捆锁住自己的手来说明保罗在耶路撒冷将要被捆绑,(犹太先知常有一种习惯,就是当他们的言词不能尽意表达时,便用一些实物或身体动作将其信息戏剧化地传达出来(参王上十一

29~31;赛廿3~4;耶十三1~11;廿七2;结四章;五1~4)。)路加和那本地的人,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注意,先知亚迦布只是指明保罗必要在耶路撒冷被捆绑,却未说主不许他前去(参11节),因此他们的苦劝阻止显然是出于人自己的意思,而非圣灵的意思。)这让我们看到:(一)在教会中,许多人虽然有爱心,但那爱心很可能是出于我们人天然的情感,是胡涂的爱心。(二)单凭人属肉体的爱心,只照利害关系的眼光,往往会使我们『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以致成了撒但的工具(太十六22~23)。保罗说对他们说:『你们为甚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虽然该撒利亚的信徒们为保罗此去耶路撒冷的前程担心,甚至出声痛哭,虽然充分流露了弟兄相爱之情,但只能加重保罗的为难,却不能阻止他顺服神的决心,以致他的心被『自己要去』与『弟兄们不让去』两种意愿撕扯而碎裂。在罗马书9:3节保罗说「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这就是他决心去耶路撒冷,面对一切苦难的最初动力,也是主宰他生命最强烈的驱策力;他渴望将外邦人与犹太人带到基督里,使他们合而为一。所以说保罗不听他们的劝告是为了遵行神的旨意,因为:(1)他所作去耶路撒冷的决定,乃是在『灵里定规』(徒十九21『心里定意』原文意思)的事,意即这件事不是出于他的血气肉体,一意孤行,乃是出于他灵的深处,清楚得了指示然后定规的;(2)他自己早已知道将会在耶路撒冷遭遇捆锁与患难,但他因为『灵里被捆绑』(徒二十22~23『心甚迫切』原文意思),没有自作选择的自由,不得不去;(3)他必须亲自回耶路撒冷,把外邦众教会的爱心捐款,作一清楚的交代(徒廿四17),才能卸下里面的负担;(4)保罗的被捕,乃是出于神的安排,为要让他能在君王面前宣扬主名(徒九15);(5)主在保罗被捕入狱之后不但未责备他,反而对他多有鼓励和安慰(徒廿三11;廿七23~24);(6)保罗的经历,与主耶稣面向耶路撒冷赴十字架的过程很相似(参太十六21~23;路九22,51;十三31~32;十八31~33)。那么,路加和那些人「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必须用其它几处宣告来解释这节经文。在前一章里(20:23),保罗说,「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本章11节,亚迦布在圣灵感动下说豫言,他没有告诉保罗不要去,只是宣告说,如果他去了,就会被捆绑,所以他们纔苦苦劝他勿去。至于在推罗的人劝阻保罗,那是因为圣灵豫告了如果保罗前去,必遭难无疑。整体来看这个故事,我们不能由此断言,圣灵曾宣告说他不可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圣灵已告诉他,他将受苦难,并被下在监里。推罗的门徒听见了,从圣灵得知他去耶路撒冷将遇

见的难处,就劝他勿去。圣灵说,有捆锁在前面等候保罗,因此他们的劝告实际上是在反抗圣灵的教导。我想他们并非存心如此,他们并未想到这一点。圣灵绝不会指示一个人去劝诫另一个人,使后者逃脱掉圣灵所指明等在他前面的道路。我相信在这件事上保罗是对的,他忠于最深刻的事实。他们似乎已经认识到保罗的行动乃是出于神的带领,因此不再劝阻而同意保罗的决定,便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这让我们看到:(一)信徒被圣灵感动,预见将要面临的困苦,并不表示圣灵要我们回避那困难,要紧的是,要清楚知道主的旨意如何,一切当以「愿主的旨意成就」为依归。(二)主的旨意,不但是借着我们的平安顺利而得成就,许多时候更是借着我们的受苦与受难得以成就,因此问题不在于环境如何,乃在于我们是否有主清楚的带领。(三)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八28);我们若是按着神的旨意行事,任何环境都与我们有益。(四)、教会中弟兄姊妹们的感觉和意见,固然可以帮助我们明白神的引导,但千万要注意的是,不宜倾听人的声音过于神在里面的声音。(五)真正认识神旨意的人,应具有钢铁般坚刚的意志,不为人的话语所说服,不被人的痛哭所软化他们收拾行李继续向前走,

当时正值五旬节节期,

耶路撒冷到处人满为患,甚难找到居停之所。该撒利亚的几个门徒,为着能让保罗等人有地方休憩,特意一路伴随,其爱护之情,由此可见。他们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经过一个叫拿孙的信徒家里位于该撒利亚和耶路撒冷的半路上,可能是吕大或安提帕底(参徒廿三31批注),住了一晚上,因从该撒利亚步行到耶路撒冷需费时两天,必须在中途过一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