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测)17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9写作之记叙文(练)(含解析)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9: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面应该视为二类文章。不合文体要求,没有突出“英雄”,事件不详,随意拼凑,视为三类。第二题“深入灵魂的热爱”,也是一道命题作文,虽然没做具体的文体要求,但在提示中有“自选一物”,应该是状物的文章,最好写散文。立意时注意抓住标题中的“深入灵魂”,这样就要写出“物”的精神内涵,要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得到“物”的精神实质,然后分析这种精神对自己的“灵魂”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深入惊魂”。只在表层谈“物”的特征,没有突出“灵魂”视为二类,对“物”没有突出,不能表现“物”的特征,哪怕是“表层”的都没有,视为三类。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北京的作文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贴近生活,让学生有东西可写,真正的让学生写出自己心

中的感悟。今年的题目也不例外,采取的是命题作文的形式,对学生所写的内容进行限定。这样既做到有言可发,同时又有一定的限定。写作时注意中心突出、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3.(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

聪明反被聪明误

“完了,完了,一周一度的审判大会又要来了。”我们的英语兴趣班要测验了,所以说测验结束后,就是“审判大会”开始的时候。“不成,得想一点办法。”这个时候,有同学在门口外面叫我:“哎,问你一个问题。”

我眼珠一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出到门口,还没等她说她的问题,我就先插嘴:“打住打住,我有一件事情拜托你。”“什么事?”那个同学跟我不是同一个班,她学得比我早多了,我现在还抱着1B的课本研究,她就已经开始攻3A的习题了。我想让她趁这几天帮我辅导辅导,对于1B的课本,她多少有点印象。有了一个这么好的老师给我额外辅导,看来这个“审判大会”会变成“表扬会”。

我这么想着,马上接嘴:“嘿嘿……你也知道我对英语可以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我们准备上完一课书了,所以说,想请你帮我辅导辅导,让我也提高一下英语成绩。”“你的英语不是很好吗?”“我感觉我对这一课很生疏呀!一句话,你帮不帮?”“当然帮了。”

接下来,每节课下课我都去她们班串门,问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一个短语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是特殊疑问句?”“如何辨别方位名称?”“如何造句?”她一个问题还没有回答完,就被我接下来说的n多个问题给淹没了。我在不厌其烦的提问,她在紧皱着眉头听着。等我说得差不多了,她才说:“你好好看看书不就懂了?”我有点生气:“你刚才没有听我讲话?”“你的问题已经把我淹没了,我怎么讲呀。”

11

我那个气呀,比火冒三丈恐怖得多了。我朝她挥挥拳头,她却不紧不慢地说:“至于怎样提高你的成绩嘛,我有一套很好的解决方案。”我瞪大了眼睛:“快说快说!”她翻了一下书包,慢悠悠地从书包里抽出一本书夹。看着她那堪称龟速的速度,我急不可耐:“快点呀!你是在消磨我的时间与耐心!”她打开书夹,抽出一张试卷,对着我晃晃:“这是什么?”我马上从她手里抢过试卷:“嗯,小学1B试题第四模块(就是我们即将测验的模块)测试与评估。哈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明白就好,对了,我要跟你讲一件事……”“没时间了,拜拜!”我立刻就跑,留下她在那里干瞪眼。

一路上,我都在护着试卷,好像那张试卷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亲爱的老师,我这次的测验成绩不让你吃惊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回到座位上,用书本挡着试卷(这样的好东西怎么能同别人分享),就开始背起了答案。“第一题:AABCA 第二题:TFFTF 第三题……”我暗自得意,以前那个因为成绩不好而不引人注意的我,这次一定会高高在上的!我不禁偷着乐。“哎呀!趁还没有考试继续背!第七题:There is a cat in the……”过了不知道多久,所有的答案我都背得差不多了。正在这时,老师走了进来:“各位同学,准备好测验了吗,这次的题目很难,要做好心理准备哟!”大家指着老师,大骂老师是“地狱逃出来的撒旦”“没有一点同情心的人”。我却嘻嘻笑着:“哼哼,我马上就可以一飞冲天啦!我真聪明,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呀!”

在大家的咒骂与我的兴奋中,试卷发了下来,我却发现试卷上的题目似曾相识,但绝对不会是我背的试卷上面的题目。我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地从抽屉拿出以前的试卷。“没错啊,的确是1B试题第四模块的试卷。”再看看发下来的试卷,也是1B试题第四模块的试卷,我有点愣了。

老师坐在一把椅子上,笑嘻嘻地说:“我们这里最近发现了有些同学跟以前的学生借试卷,抄袭的现象,老师们考虑到这样的成绩是不真实的,所以,我们在前几周编写了新的试卷,就是现在的这张。所以说,老师不是这么好骗的,老师也是有头脑的……”天啊,我刚才的时间都拿来背试卷了,哪里看过课本,现在我算完了……

测验后的结果不用说,迎接我的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分数:80分。那一次,我迎来了最惨重的一次“审判大会”,我一边忍耐家长无休止的唠叨,一边叹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 【解析】

“老实”与“聪明”应该做怎样的判断?这里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

材料中的“聪明”应区分“真聪明”和“假聪明”,“大聪明”和“小聪明”,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

急功近利的做法,损人利己的做法,为一己之私而损害集体、国家的做法等都不能称为真聪明、大聪

12

明。这里有几个层次:个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这几个层面之间的事情,正向的就是真聪明,是现在社会倡导的正能量。这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育人功能。

这里的“老实”也不是懦弱的体现,定位为奉献、诚信、吃亏、勤奋、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

坚守做人底线等。

在审题时,还要注意这里既有思辨性,又需要关注现实性。因为材料之外的引语“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

己的思考”,作文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这是“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那种只跑到古人那里寻求帮助的写作方式不能满足今年的作文。这种在试题里就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现

实性指向非常明确,需要考生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现实社会。

审题时,首先要抓住关键短语:“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就联系到做事,这样“老实”与“聪明”

就不是停留在对“人”的层面泛泛的评价上,而是通过 “事”来评判“何为聪明”,如此,思路就打开了。可以写任何事情,能跳出作文设计的陷阱——只围绕“老实”和“聪明”行文。 本材料审题似乎不难,但要写出成功的作文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2.聪明和老实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事风格,聪明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认识世界,锐意进取,老实诚信可以

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巧妙处理好二者关系,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更加美好。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

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 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 中心 ),点题目( 中心 )。( 5 )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13

4.【2014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以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

以父之名

老爸说:“让她哭,哭完了自己知道爬起来。”

老爸不疼我,这是扎根在我脑袋里许久的观念。小时候学走路,老爸老妈蹲在旁边看着。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地的我哭得极其凄惨,末了还在地上滚两圈,可就是没有人来扶。就因为老爸那句话,“让她哭,让她滚,闹够了自己就停了。”我的童年过得极其凄惨。从我脚上那些有故事的疤就可以看出,全是摔的。背着书包的时候,看见有学步的小孩刚摔倒,就被一旁的父母抱起来哄上半天。想到我爸,心里有点酸酸的,小堵,却也不垒是不自在,因为那时心里在想:“哭什么哭,娇气得很,我小时候哪有这样!”若有人看到我的神情,那表情肯定比超人还神气!

老爸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都长这么大了,该省点儿心了。”

老爸还是不疼我,当我背着十多斤的小书包一个人在人行道上,看着其他小孩坐车的坐车,家长背着的背着,我羡慕地看着他们,有一种“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的落寞。不过,这也让我有了神气的资本。每每听到幺儿说要抱,要坐车,我都悄无声息地靠近,再昂首淡定走过。便听叔叔阿姨在身后传来的声音,“看,小姐姐都自己走”,“看小妹妹才多小的个儿,你怎么就不听话!”这方法,屡试不爽,也满足了当时小小的我的小小虚荣心,我都能自己背书包,你们,哼!

清风,明月,大马路……老爸同我走在清静的工业区大道上。我总想他同我说些什么.可不知从何而来的沉默一直在捣鬼。我嘻嘻哈哈同小狗追逐,看着老爸在后面笑,有些不是滋味。并排走到一起,老爸开了口,“又要高考了吧。”我心虚地笑了下,明知他用的陈述句还“嗯”了一声当作回答。老爸接下来的话差点让我哭出来:

“幺女,又辛苦了一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不需要我再说些啥子了。”

我想哭,当老爸明白我的辛苦与努力;我想哭,当老爸不再有什么话想说的了。我想哭,是因为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十八年来我爸有多疼我!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老爸让我明白,人,要学会自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探索这个世界,去适应这个世界。以父之名,让我自立;以父之名,让我自强;以父之名,让我自己站起来,去拥抱,去迎接过这个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面对这句话,首先要抓住一个关键短语:“站起来”,“站起来”指人的自我建立、自我发展、

自我强大;然后理清材料所呈现的辩证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只有建立自己、发展自己、强大自己,才能够拥有世界,征服世界,简言之,人只有自我发展,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到,这里的人不仅仅指个人,还指国家、民族。只要对材料有清晰的认识,作文的立意就

14

不困难了。这道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较为稳妥应该是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展开:即个人与国家、民族。个人的角度可以称为“小我”,个人努力、奋斗,建立自我的价值,就会追寻到自己成功,拥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原创预测】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请以“磨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为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生活需要磨炼

在时光回忆的马车里,我静静的浏览(的)发生在我身上的那一件件动人的往事。忽然我在一件事的脚下傻傻的笑了起来,事里有着我的荣誉与汗水

在一次过生日的时候,我终于获得了我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我兴奋的与同学约好,准备一起骑。可是我刚到后。没有得到同学羡慕的眼光,却得到了一声声的捧腹大笑。我正纳闷时。终于有个哥们捂着肚子说:“唉!我说同志,你都多大了还骑四个轮的车。”

我红着脸,以光速骑到了家,敲开们大声喊道:“我要学骑车!”

爸爸走了出来说:“我看看哪个笨猪要学骑车。”爸爸这么一说更激起了我的斗志。我发誓要一个人学会骑车。

我推着车来到了楼下,学着同学们的样子,一只脚在车上,一只脚在车下。左脚一抬。“哎哟!”随着一声尖叫。我被压在了车下。“哎?我怎么没有走了呀!”我试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我怎么还往下掉呀。我捂着身上的遍体鳞伤把车踹到了一边。生气的坐在路边。这时爸爸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了,他说:“啊呀!新新的车怎么成这样了。学不会骑车,也不能虐待车吧!”

爸爸这番话更是伤口上撒盐。可是我又没办法,只好求爸爸。爸爸给我讲了一边骑车的要领,可是让我感觉这是不可能的事。我浑身发抖的上了车。可是却迟迟的不敢开始骑,爸爸还是一遍一遍的讲道理。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