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4:50: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增加了一些凝血过程产生的活动物质 D.含有大量白蛋白 E.含有红细胞 28. 白细胞的功能 ( )
A. 吞噬外来的微生物 B.吞噬机体本身的坏死细胞 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其嗜碱性粒细胞还能产生和贮存组胺和肝素 E.可形成抗体 29. 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 )
A.吞噬和消灭致病微生物 B.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C.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E.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30. 白细胞包括 ( )
A.嗜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31. T淋巴细胞的功能 ( )
A.直接接触杀死靶细胞 B.产生淋巴因子 C.参与体液免疫 D.调节红细胞的活性 E.产生多种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32.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 ( )
A.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使局部血管收缩的物质 B.在损伤处血小板粘聚 C.形成止血栓 D.促进血液凝血 E.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33. 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 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
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长 D.许多环节有Ca2参与 E.不需因子Ⅱ参加
+
34.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 ( ) A.纤维蛋白降解 B.因子Ⅰ降解
C.能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凝块和血管内的血栓 D.纤维蛋白降解后不再凝固 E.纤维蛋白降解后能凝固 35. 肝素抗凝的作用机制是 ( )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C.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 D.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E.加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外液是细胞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2.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通过小于其直径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时,将会发生卷曲变形,过后又恢复原状的特性。
4.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5.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速度,即以血浆柱的高度来表示。
6.血管内的吞噬细胞可通过变形运动渗出毛细血管,并朝细菌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方向游
17
走,到达入侵细菌、异物周围,这种特性称为趋化性。
7.指血液未发生凝固的液体部分。 8.指从凝血块中析出的液体部分。 9.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10.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
11.体液指人体所有的液体。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12.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二、填空题
1.AB型 B型 2.A或AB B或AB 3.40%~50% 37%~48% 升高 降低 4. 7%~8% 5.白蛋白 球蛋白 6.血浆 组织液 7.晶体渗透压 NaCL 8.不变 不变 9.7.35~7.45 NaHCO3/ H2CO3 10.5.0×1012/L 4.5×1012/L 雄激素 11.120~160 g/L 110~150 g/L 12.大 破裂 13. 0~15 mm/1 h 0~20 mm/1 h 14.蛋白质 铁 15.促红细胞生成素 雄激素 16.血浆 血细胞 17.维生素B1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8.促红细胞生成素
19.(4~10)×109/L 50%~70% 20%~40% 20.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21.敏锐的趋化性 吞噬能力 22.(100~300)×109/L 增加 23.血栓 止血 24.因子Ⅲ 组织中 25.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因子Ⅰ转变成纤维蛋白 26.酶促化学 加快 27.抗凝血酶Ⅲ 肝素 28.草酸盐 柠檬酸钠
29.血浆 浓缩红细胞 30.红细胞 血清 31.AB型 B型 32.A或AB B或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C 2.B 3.B 4.A 5.C 6.A 7.B 8.A 9.D 10.B 11.C 12.A 13.C 14.B 15.B 16.D 17.A 18.C 19.D 20.B 21.B 22.A 23.B 24.C 25.A 26.D 27.B 28.D 29.A 30.C 31.A 32.B 33.C 34.D 35.C 36.B 37.B 38.B (二)多项选择
1.AC 2.AC 3.BD 4.BD 5.AC 6.AC 7.BE 8.CD 9.BE 10.AD 11.AB 12.BD 13.AC 14. ABD 15.ABC 16.ACDE 17.CD 18.BD 19.AE 20.BE 21.ABCE 22.BCD 23.BDE 24.ACDE 25.ABCDE 26.ACD 27.ABC 28.ABCDE 29.ABCD 30.ABCDE 31.ABE 32.ABCDE 33.ABCD 34.ABCD 35.ABC
26.√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8
一、名词解释
1.心肌自动节律性 2.窦性心律 3.异位心律 4.房室延搁 5.期前收缩 6.代偿间歇 7.心率 8.心动周期 9.每搏输出量 10.心输出量 11.射血分数 12.心指数 13.心力储备 14.动脉血压 15.收缩压 16.舒张压 17.平均动脉压 18.脉搏压 19.中心静脉压 20.微循环 二、填空题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因_______外流产生的。 2.心室肌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_______通道的激活电位。
3.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_______自律性最高。其原因是由于_______期自动_______速度快,被称为正常心脏的起搏点。
5.主要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_______期去极机制的不同,把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及慢反应细胞。
6.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 7._______和_______是慢反应心肌细胞。
8.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是由_______内流所致,2期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和_______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9.窦房结细胞0期去极化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所致,3期是由_______外流所致。 10.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1.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2.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经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心肌发生兴奋后,有一段时间,无论给它多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它再兴奋,此期称为_______。
15.成人正常心率为_______~_______次/min。
16.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保持相对不变的时期是_______和_______。
17.用心音图描记心脏有四个心音。第一个心音发生于_______;第二心音发生于_______;第三心音发生于_______;第四心音发生于_______。
18.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输出量为_______。
19.正常成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_______,心指数约为_______。 20.心脏的射血与充盈过程主要动力来源于_______的舒缩活动。 21.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_______。
2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会同时增加_______,使心室收缩张力_______。 23.剧烈运动可使心舒末期容积从140 ml增加到160 ml,此称_______储备。 24.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QRS波群出现在_______开始收缩之前,其波幅与T波相比通常较_______。
19
26.心电图上的_______间期是冲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束所需要的时间。 27.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在_______期末;最低在_______期末。 28.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百分比称_______。 29.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0.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_______。
31.血流动力学中,血流阻力与_______ 和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4次方成反比。 32.在体循环中,平均血流速度在____最快,在____最慢。血压以_____最高,___最低。 33.平均动脉压等于_______。
34.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_______,舒张压为_______,脉压为_______。 3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6.增加每搏输出量将导致收缩压_______,脉搏压_______。
37.每搏输出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则_______。
38.伴有高血压和外周阻力增高的动脉硬化患者,通常收缩压_______,舒张压_______。 39.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约为_______,它是指_______和_______的压力。 40.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血液与组织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微循环的灌流量与总闸门的开放程度呈_______比;微循环内血流分配则取决于_______的开放比例。
43.动脉血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44.外周阻力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表现为_______压升高,脉压_______。 45.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_______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至最低称为_______压。
46.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是_______。
47.刺激心交感神经引起心肌兴奋性_______,心肌收缩力_______。
48.颈动脉窦、主动脉弓感受器是__感受器,它们的传入神经大部分包含在____和___对脑神经内。
49.血压升高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心率_______,血管紧张度_______。
50.血液中CO2分压高,通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_______感受器作用,反射性地使外周血管_______。
51.失血后,出现最快的反应是_______系统兴奋,_______传出冲动增多,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_______。
52.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肾上腺素增加外周阻力的效应较_______。
53.心舒期长短和_______压是决定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改变_______口径是机体调节冠脉血流量的主要方式。
54.由于脑组织代谢水平_______,而且对缺氧的耐受性_______,因此必须有充足的_______供应,才能保证脑的正常功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