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9/23 10:31: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涂抹制片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习植物细胞涂抹制片技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
二、实验原理
各种旺盛生长的植物组织,包括:茎尖、根尖、孢原组织等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小孢子、萌发的花粉管,经常进行着细胞分裂。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制片后可进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动态的观察,这是遗传学上通过细胞分裂观察染色体行为、形态结构、数目,从而进行组织分析,鉴别杂种等常用的制片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中国水仙、风信子、柴万年青、郁金香(SX)。
用具和试剂 :镊子、解剖针、盖片、载片、滤纸、单刃刀片 对氯苯饱和溶液、1NHCl、醋酸地衣红、中性树胶,卡诺 固定液。
四、实验步骤
1.予处理:实验前将鳞茎水培,待根长出久1~1.5cm时,剪取0.5cm长的根尖,立即放入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左右,予处理的作用主要是浓缩色体,使之分散,同时抑制纺缍丝形成。在制片过程中,如发现染色体后期的分裂相较多时,说明予处理时间不够。
2.固定:倒掉对氯二苯溶液,用水冲洗两遍,用新配的卡诺固定液固定24h后,可放入冰箱中备用。如果要长期保存则要将根尖转入70%的酒精中。
3.解离:先将固定后的根尖用蒸馏水换洗3~4次,再用1NHCl在60℃(注意要严格控制不超过±5℃)的恒温水浴锅中处理10~20min,然后用蒸馏水换洗3~4次。此步主要是使细胞之间分散开,并软化细胞壁,便于压片,同时也利于染色。 4.染色制片
(1)切片:剔除根冠,在生长锥处切下一小块组织。
(2)染色压片:在切下的组织上滴一滴醋酸地衣红,捣碎,除去大块的渣滓,盖上擦干净的盖玻片,覆一层吸水纸,用食指在上面施加少量压力,勿使盖片移动,用解剖针柄轻敲,可使细胞舒展,染色体散开。好的片子放置显微镜下检查,看到有典型的分裂图像时,可把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往往返烘烤。
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5.脱盖片:先在制片上做好记号,以便于封片时按原位复上,在致冷调节器的冷却台上冷冻,用镊子和单刃刀片慢慢起下来。
6.封片:冰冻脱下的盖片自然干燥后,直接用加拿大树胶或DDPX中性胶封片。注意树胶用量要适当,以正好布满盖片为宜;覆盖盖片时勿太快,防止气泡产生,盖片务必原位复上。
附录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要点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为了研究和描述方便,一般把它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和未期。
①间期:(Interphase)是分裂前的准备时期,核内发生着一系裂的生化变化,主要是DNA复制和能量的积累,以保证分裂的进行,在分裂间期,细胞核的结构具有明显的核膜、核仁及染色质或染色质丝。
②前期(Prophase):核内染色质粒或染色质丝逐渐汇合并缩短变形成染色体。每一染色体纵
裂为二,着丝点不分开。核仁、核膜消失,两极出现纺缍丝。
③中期(metaphase):染色体向赤道移动,最终有规律地排列细胞中部的赤道面上,由两极伸
出的纺缍丝与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相连形成纺缍体。
2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④后期(anaphase):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为二。每条染色单体都具有自己的着丝点。 纵裂的染色体单体被纺缍丝拉向两极。呈I型和丁型。
⑤未期(telophase):两组子染色体到达两极,染色体螺旋结构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纺缍体消失。
⑥胞质分割(cytokinesis):位于赤道板的纺缍丝逐渐收缩增厚形成细胞板,最后成为细胞膜,一个细胞被分隔成两个子细胞。有丝分裂结束。
五、作业
观察染色体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