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7:3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 溪乡调查》 4.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一、单项选择题 10.社会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的主要特征是( A )。 1、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构恢复的时间是(C)。 A.规模小B人际关系亲密C.存在长科是(B)。 - A.1977年 B.1988年 C.1979久 D.综合性功能强 A、农业社会学 B、乡村社会学C、乡年 D.1980年 5.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村经济学 D农业推广 1.在传统农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A )。 2.乡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 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世纪初的(C)。 A.农田种植 B.农田养殖C.乡村畜家庭 D.其他家庭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牧 D.乡村特种种植 6.由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D.欧洲 2.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的家庭是( B )。 3.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为是乡村的标准范围是( D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系统的乡村社会学研究报告——《一A.自然村B.行政村 C.乡镇以下 合家庭 D.其他家庭 个农业社区的解剖》的作者是(D)。 A.亨德森 B.巴特菲尔德 C.萨姆纳 D.加尔平 . 4.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标志是(A)。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 C.《乡村社会学=》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5·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书是(C)。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C.《乡村社会学》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6.在实际研究乡村并作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D)。 A.杨开道 B.李景汉 C.吴文藻 D.费孝通 7.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乡村和解决乡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A)。 A乡村建设运动B.新文化运动C.新生活运动D.:fr ill运动 8.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D )。 A.杨开道李景汉 B.李景汉吴文藻 C.吴文藻 费孝通 D.梁漱溟 晏阳初 9.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乡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为(A)。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兴国调查> C.《长岗乡调查》 D.《才
D.县以下 3.在乡村,尽管人们有多种方式获得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产品,但最主要的谋生手段( A )。 A.农业 B.副业 C.乡镇企业D.进城务工 4.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 B )。 A.乡村居民 B.农民 C.小商人 D.乡镇企业工人 5.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 A )。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C.终身社会化D.再社会化 6.一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和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叫( A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 7.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 D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1.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是( B )。 A.初级社会群体B.社会群体C.次级社会群体D.社会组织 2.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 D )。 A.自然性B.直接性 C.互动性 D.社会性 3.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 A )。 A.初级社会群体B社会群体C次级社会群体 D.社会组织 7.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 C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8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是( B )。 ’ A.家庭 B.家族 C.邻里 D.民间会社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社会关系 B.社会行动 C.社会结构 D.社会变迁E.社会发展史 . 2.社会学的特点有(BCD) A.逻辑性 B.整体性C.综合性 D.应用性 E.前瞻性 3.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3.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胪幻cI' A.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 B.乡村社会关系 C.乡村社会结构 D.乡村社会变迁E.乡村社会发展史 4.乡村社会学从理论上看其研究的基本内容有(ABCDE )。 A.乡村社会 B.乡村的基本群体 C.乡村社会组织 D.乡村社区 E.乡村生活方式 5乡村社会学从应用的角度看,其研究的内容包括( ABCD )。 A.乡村社会问题 B.乡村社会控制C.农村社会保障 D.乡村社会现代化E.乡村社会调查 6.本书介绍了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相邻学科包括(ACE )。 A.乡村经济学 B.乡村政治学
1
C.农业推广学 D.乡村种植学A.农民的传统 B.小农经济 C.长E.城市社会学 期聚族而居 D.狭小的生活空间7.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有E.多变的外部环境 ( ABCE )。 8.在一系列的社会变迁中,我国农A.为科学规划乡村发展服务 B.为民发生了明显而主要的变化,表现为制定乡村规章服务 ( BCDE )。 C.为推进乡村物质文明服务D.为推A.身份的变化 B.家族主进城市物质文明服务 E.为推进乡村义的变化 精神文明务。 C.革新意识的变化 D.利益观的8.中国共产党乡村研究的主要社会变化 E.眼界的变化 学成果( ACE )。 1.群体的基本特征有(ABCDE)
A.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乡村社会性质 A.交往的社会性 B.交往的规范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E.行为科
学理论
3.乡村社会组织的类型主要有( ABCDE )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C.村民自治组织 D.教育组织E.文体和科技组织
4.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乡村经济组织发展经过的历史阶段有( ABCD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E.乡镇企业
B.发展了乡村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C.分析了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D.创建了乡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E.丰富了社会调查方法 9.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有( ABCDE )。 A.农民的分析 B.农民的社会流动C.乡村的基层组织 D.乡村的贫困问题E.乡镇企业的发展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有( ABCD )。A.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B.农民是其主要职业 C.家庭是生活单元D.质朴的文化 E.复杂的社会关系 2.文化的特征包括( ABCDE )。 。A.人类共同生活的产物 B.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C.后天学得而非先天的 D.是社会遗产 E.具有多样性 3.乡村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 ACD )。A.经济结构 B.阶级结构 C.政治结构 D.社会关系结构E.制度结构 4.分析乡村居民时使用的重要指标包括( ACDE )。 A.职业 B.阶层 C.居住地 D.户口 E.居住时间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ABCDE )。A.教导生活技能 B.学习社会规范C.学习谋生手段 D.确定人生目标E.培养社会角色 6.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包括( ABCDE )。 A.家庭 B.游戏群体C.邻里D.学校 E.大众传播 7.影响农民心理特点形成的原因有( BCDE )。
性 C.归属感 D.交往活动的经常性E.交往的持续性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有(ABCDE) A.规模小 B.非正式控制 C.面对面交往D.成员有多种角色E.满足需求为首位
3.家庭关系主要包括(ABCDE) A.夫妻关系 B.亲子关系 C.兄弟姐妹关系D.祖孙关系 E.婆媳关系 4.从家庭结构的角度,可以把家庭分为 ( ABCDE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 E.特殊家庭 5.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是(BCD) A.规模大型化 B.规模小型化C.家庭关系趋于权威化D.家庭素质趋于现实化 E.家庭趋于现代化 6.邻里的特点有(ABCD) A.直接交住、关系密切 B.自然产生 C.守望相助、共同生活D.具有变动性E.具有层次性 ’ 7.邻里的功能有(ABCDE) A.生活上互帮 B.生产上互助 C.交流情感 D.调节纠纷 E.维护治安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 ABCDE ) A.一定数量的成员 B.特定的活动目标 C.相对规范的组织章程 D.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 E.一定的物资设备 2.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组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主要有( ABCDE ) A.家长制 B.泰罗制C.法约尔
5.从社会组织角度看,乡镇政权组织体系具有的特点有( ABD )
A.地域性的政治组织 B.科层制组织C.家长制组织 D.基础性的国家权力组织E乡民的自治组织 6.村民委员会的特征( ABCD )。 A.群众性B自治性 C.基层性 D.地域性 E.广泛性
7.村民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包括( ABCD ) A.村民会议 B.村民委员会 C.村民小组 D.工作委员会 E.特派员
一、单项选择题
1、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 社会区域共同体是( D )
A.初级社会群体- B次级社会群体C社会组织D.社区
2.社区的发展变化是社会谱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 C )
A.高素质的人口 B.优越的地理条件 C、生产力 ’ D.经济基础
3.社区与社会相比,二者( B )。 A.社区外延大于社会 B.社区外延小于社会 C.相同 D.不可比较
4.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A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亲缘关系 D.业缘关系
5.乡村城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C )。A.机械化生产 B.居住环境变化 C.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 D.生活方式变
2
化 A乡镇党委会 B乡镇人民政府C.村6.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民委员会D.村党支部 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10.乡村自治组织是指( D )。 种现象被称为 ( B )。 A乡镇党委会 B.村党支部C乡镇人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民政府 D村民委员会 区化 D.城乡融合 1.标示生活方式的质的方向的范畴,观法 D.评判法
4.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 C )。
A.人们的主观需要 B.阶级产生的需 C.劳动分工的需要 D.社会发展的需要
7.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D )。 A.严格控制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有选择发展小城市B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 1.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联合起来的次级社会群体是(A) A.初级社会群体 B.社会组织 C.家庭组织 D.家族组织 2.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A)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3.认为工人来厂做工的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物质刺激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的理论是( B )。 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4.《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作者是( B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5.关于社会组织内部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是( D )。 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6.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 B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7.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 A ) A.1977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0年 8.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 B ) A.山东 B.安徽 C.四川 D.河南 9.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B )
反映生活方式质的规定性及其本质的和必然的特征是( C )。 A.生活水平 B.生活条件 C.生活质量 D.生活态度 2.生活方式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B )。 A.生活主体、生活水平 B.生活主体、生活条件 C.生活水平、生活条件 D.生活质量、生活态度
3.决定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生产方式”B自然环境C.科学技术 D.社会制度 4.生活方式的自然基础因素是( B )。 A.生产方式 B.自然环境C.科学技术D.社会制度 5.乡村居民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方式是( A )。 A.劳动方式B消费方式C.婚姻方式D.文化娱乐方式 6.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达到了( C )。 A.温饱型 B.小康型 C.富裕型 D.高度富裕型 1、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为( B ) A、社会分化B、社会分层 C.社会流动 D.社会变迁 2.调查人员将整个社会体系分为若干层次,请人们根据某项标准,自己对自己进行归 类,指出自己在社会分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的方法是( A )。A.主观法B.声誉法 C.客观法 D.评判法 3.调查人员从一个社会中抽出一些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们为评判员,让他们按事先规定
的高低层次对社区成员进行分类的方式是( B )。 A.主观法 B.声誉法 C.客
1.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主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
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是指( C )。
A.经济问题 B.阶级问题 C.社会问题 D.政治问题
2.乡村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 A )。 A.地域性 B.阶级硅 c.民族性 D.经济性
3.乡村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有许多成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D )。 A.自然环境 B.经济基 C.政治条件 D.生产力水平
4.系统地提出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新人口论》的作者是( B )。A.费孝通 B.马寅初 C.雷洁琼 D.袁方
5.到2000年底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仍有( A )。
A.3 000 B.4 000 C.4 200 D.5000
6.乡村劳动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高达( C )。 A.1/2 B.1/3 C.1/4 D.1/5
7.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社会控制的最主要的实施者是( C )。
A.初级社会群体 B.次级社会群体 C.国家政权组织 D.宗教组织
2.社会控制的准则是( C )。 A.社会文化 B.社会道德C.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