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计算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3:47: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流量为18600kg/h。管外蒸汽的冷凝传热系数为1.1×10W/m.℃, 管内对 流传热热阻为管外蒸汽冷凝传热热阻的6倍。求冷液体的出口温度。 (设换热器的热损失、管壁及两侧污垢热阻均可略去不计) 在一传热面为 30m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 120℃的饱和蒸汽冷凝将气体从 30℃加 热到80℃,气体走管内,流量为 5000m/h, 密度为1kg/m(均按入口状态计)比热为 1kJ/kg.K,估算此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若气量减少了50%,估算在加热蒸汽压力和气 体入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出口温度变为多少? 有一换热器由φ25×2mm钢管组成,管外为常压下的苯饱和蒸汽冷凝,苯的沸点为80℃, 管内走冷却水,温度由10℃升高到30℃。已知,苯的冷凝传热系数为 600W/mK, 水 的对流传热系数为400W/mK,钢的导热系数为50W/m.K, 忽略垢层的热阻。求: A)热流体一侧的平均壁温; B)冷流体一侧的平均壁温。 16℃的盐水以3840kg/h的流率通过套管换热器的内管而被加热。内管为φ38×2.5mm 的钢管,每段长6m。105℃的热水以4m/h的流率在环隙内流过,而被冷却至48℃ 两流体作逆流流动。热水对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α为 5000W/m℃,已知盐水物性 (平均温度下)ρ=1200Kg/m,Cp =3.3KJ/Kg℃, μ=0.95×10,λ=0.56W/m℃, 管内外污垢热阻分别为R=1/3788m℃/w, R=1/3846m℃/w。求盐水出口温度和

所需套管的段数。忽略热损失。(热水在平均温度下的Cp=4.18kJ/kg℃,ρ=1000 kg/m 某厂加热炉为一内衬耐火砖的钢制圆筒,筒外覆盖一层绝热材料,如图示。 若钢板的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450℃,已知外界大气温度:夏季为40℃,冬季为 -10℃,大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外=10W/mK;炉内为热气体流动,最高温度为

600℃, 内侧对流传热系数α内=100W/mK,炉内流道截面直径为1.5米。 问:A)此炉壁各层布置是否合理?(用数字说明) B)若要改善钢炉壁的工作条件,从理论上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措施?(定性说明) 各层材料的厚度与导热系数数据如下: 导热系数,W/mK 厚度, m 耐火砖 0.38 0.25 钢 板 45 0.01 绝热材料 0.10 0.25 某车间有一台换热面积(以外表面积计)为 2.5 m的单程列管换热器。用180℃ 的热废气预热轻油,轻油走管外,其流量为200kg/h,比热为2kJ/kg℃, 温度由30℃ 升至80℃。轻油与热气体作逆流流动。热废气出口温度为70℃。求: A)换热器的热负荷和传热系数。 B)若由于长期运转,轻油在管外结垢,已知污垢热阻为总热阻的10%,试估算在 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轻油处理量如何变化? 有一列管换热器,用-15℃的液氨蒸发来冷却空气。空气在换热器的簿壁列管内作湍流 流动,由40℃冷却到 -5℃,液氨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880W/m.K,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

数为:46.5W/m.K。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求 A)平均温度差; B)总传热系数; C)若空气流量增加20%,其他条件不变,总传热系数将变为多少?

D)为保证空气流量增加后的冷却程度不变,在以后设计换热器时,可采取什么措施? 一套管换热器,内管尺寸为φ13*1.5mm,长1.25m,空气流经内管, 温度由100℃ 冷却到30℃。水流经环隙,流速较低。温度由10℃上升到20℃,逆流操作。用孔板流量计 测量空气的流量压差为100mmHO,空气的物性数据及流量计算式如下: Cp =1005[J/Kg.K] μ=1.725×10((273.2+t)/273.2) [Pa S] λ=0.02432 + 7.7×10t [W/m.K] W=2.329×10R [Kg/S] 式中:R--mmHO t--℃ 试计算:1.总传热系数K;(以外表面为计算基准) 2.空气对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α。 在某一蒸汽冷凝器中,110℃的饱和蒸汽在管外冷凝,蒸汽冷凝传热系数其α=10000 W/mK。水在管内被加热,管壁向水的对流传热系数α=1000W/mK,冷水进口温度为

t=30℃,出口温度t=40℃。冷水处于稳定湍流。若蒸汽温度及冷水进口温度不变,而将 水用量增加一倍, 问蒸汽冷凝量增加为原来的多少倍? 热损失可以不计,忽略管壁热阻。 在内管为φ189×10mm的套管换热器中,将流量为 3500kg/h的某液态烃从 100℃冷却 到60℃,其平均比热 C烃=2.38kJ/kg.℃, 环隙走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 50℃,平均比热Cp水=4.17kJ/kg.℃,基于传热外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2000W/m.℃, 设其值恒定, 忽略热损失。试求: A)冷却水用量; B)分别计算两流体为逆流和并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及所需管长。 一套管换热器,由φ48×3mm和φ25×2.5mm的钢管组成,两种流体在内管和环隙流过, 分别测得对流传热系数为α和α,若两流体的流量保持不变,并忽略出口温度变化对 物性所产生的影响。 求:将内管改为φ32×2.5mm后,管内对流传热系数有何变化?(假设流动状态皆为湍流) 90℃的正丁醇,在逆流换热器中被冷却到50℃,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6m,传 热系数K=230W/m℃,正丁醇的流量为1930Kg/h。冷却介质为18℃水,热损失可以忽略。 求:A)冷却水出口温度; B)冷却水消耗量。 70℃正丁醇Cp=2.98KJ/Kg.℃ 水 Cp=4.187KJ/Kg.℃ 某平面炉壁,由绝热砖Ⅰ和普通砖Ⅱ组成,已知绝热砖厚度b= 200mm, 导热系数 λ=0.2W/m.℃,普通砖外侧温度t=50℃,普通砖导热系数λ=0.7W/m.℃周 围大气温度t=20℃。炉壁外侧对大气的综合对流传热系数α=20W/m.℃,试问: A)单位面积炉外壁的热损失是多少? B)如果t=800℃,求t及b; 在φ57×3mm的蒸汽管(管材的λ=45W/m.K)外壁包了一层25mm厚, 导热系数 λ=0.2W/m.K的石棉层。蒸汽管的内壁温度为175℃,石棉层外表面温度为50℃, 试求每米蒸汽管单位时间所损失的热量。现欲在石棉层外再加一层导热系数为0.07W/m k 的氧化镁保温材料,使热损失为原来的一半,设总温度差保持不变, 试问此保温材料应多 厚? 在研究污垢对传热的影响时,采用φ28×1mm之铜管,水在管内流动,水蒸汽在 管外冷凝。传热系数K在很宽的水的流速范围内,对清洁管和污垢管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1/K=0.00020 + 1/(500W) 清洁管 1/K=0.00070 + 1/(500W) 污垢管 式中:K--传热系数,kcal/m.h.℃ W--水的流速,m/s α=f(W)--水的对流传热系数,kcal/m.h.℃ 试求污垢热阻和蒸汽冷凝传热系数。已知: 铜的导热系数λ=330kcal/m h℃ 一套管换热器,外管为φ83×3.5mm,内管为φ57×3.5mm的钢管,有 效长度为 60m。 用 120℃的饱和水蒸汽冷凝来加热内管中的油。 蒸汽冷凝潜热为 2205kJ/kg。已知油的流量为7200kg/h,密度为810kg/m,比热为 2.2KJ/Kg.℃, 粘度为 5cP,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80℃。试求: A)蒸汽用量; (不计热损) B)传热系数; C)如油的流量及加热程度不变,加热蒸汽压力不变,现将内管直径改为Φ47×3.5mm的钢 管。求管长为多少?已知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为12000W/m.K,管壁及污垢热阻不计, 管内 油的流动类型为湍流。 有一传热实验,在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空气走内管,蒸汽在环隙冷 凝。已知αi <<α0 ,两侧均无垢,内管为φ30×2mm,长2m的紫铜管。今测得: 空气: 进口温度:20℃ 出口温度70℃ 流量:30m/h (进口状态之值) 粘度:1.94×10Pa.s (45℃下) 蒸汽: 温度:110℃ (冷凝潜热:2250kJ/kg) 冷凝量:0.85kg/h A)试求该套管换热器向大气散失的热量占蒸汽放出热量的百分数。 B)估计管内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W/m.℃) C)如空气进口温度不变,流量增到36m/h (进口状态), 为了维持其出口温度仍 为70℃,需要调节蒸汽压力,问此时蒸汽温度应为多少,方可满足要求? 注:①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空气的比热变化很小,可取CP=1.005KJ/kg.℃ ②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操作压力可取为101.3kPa,分子量为29。 某厂用两台结构完全相同的单程列管换热器(由44根φ25×2.5mm、长2m 的管子构成),按并联方式预热某种料液。122 ℃饱和蒸汽在两换热器列管外冷凝,料液 以等流量在两换热器管内流过。料液的比热为4.01kJ/kg.℃,密度为1000Kg/m3, 当 料液总流量为1.56×10m/s时(料液在管内呈湍流流动), 料液由22℃被加 热到102℃,若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为8kW/m.℃,管壁及污垢热阻均可忽略不计。 试问:A)料液对流传热膜系数为多少? B)料液总流量与加热条件不变,将两台换热器由并联改为串联使用,料液能否由 22℃加热到112℃。 C)两台换热器由并联改为串联后,在料液总流量不变情况下,流经列管的压力降将增 加多少倍(湍流时可按λ=0.3164/Re 考虑)。 有一套管换热器,内管为φ54×2mm,外管为φ116×4mm的钢管。 现用 120℃的饱和水蒸汽加热苯, 将苯由50℃加热至80℃,苯在内管中以4000kg/h的 流量流动,试求: A)加热蒸汽消耗量; B)所需套管的有效长度; C)由于某种原因,加热蒸汽的温度降为110℃,苯的出口温度将变为多少?(假设

α苯 不变) (在50~80℃范围内,苯的物性为:CP=1.86kJ/kg.℃, μ=3.9×10Pa.s,λ=0.145W/m.℃,ρ=880kg/m, 钢的导热系数为45W/m.℃,120℃时水蒸汽冷凝潜热r=2205kJ/kg, 蒸 汽侧对流传热系数α汽=10000W/m.℃,壁两侧垢层热阻及换热器热损失均可 忽略, 加热蒸汽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拟设计由φ25×2mm的136根不锈钢管组成的列管换热器。平均比热为 4187J/kg.℃ 的某溶液在管内作湍流流动,其流量为15000kg/h,并由15℃加热到100℃。温度为 110℃ 的饱和水蒸汽在壳方冷凝。已知单管程时管壁对溶液的对流传热系数α= 520W/m℃, 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1.16×10W/m℃,不锈钢管的导热系数λ=17W/m.℃, 忽略垢层热阻和热损失。试求: A)管程为单程时的列管长度(有效长度,下同); B)管程为4程时的列管长度(总管数不变,仍为136根)。 欲将流量Wh =0.35kg/s的苯蒸汽在直立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的壳程先冷凝后冷却。 苯蒸汽压力P=101.3kPa,相应的冷凝温度T=353K,潜热r为394kJ/kg。 液苯的出口温度T要求低于300K。液苯的平均比热Cp h 为1.8kJ/kg.K。换热 器内装有φ25×1.5mm,长2m的无缝钢管38根,钢的导热系数λ为45W/m.K。苯蒸汽在管外

冷凝的传热系数α=1.4kW/mK,液苯在管外的对流传热系数α=1.2kW/mK。冷

却水走管内,与管外苯逆流,水的入口温度 t=293K, 出口温度 t=300K, 平均比热为 4.187kJ/kg.℃, 密度为1000kg/m水在管内各处的传热系数α均为: α=1063(1+0.00293t)×U/d,W/m.K 式中, U为水的流速,m/s; d为管内径, m;t为管内进、出口水温的算术平均 值,K。如果热损失及污垢热阻均可忽略不计,试问:A)冷却水需用量为多少? B)换热器能否完成苯蒸汽的冷凝、冷却任务? 在某列管式换热器中,将一定量的空气加热。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饱和水蒸汽在管 外冷凝。今因生产任务加大一倍,除用原换热器外,尚需加一台新换热器。如果使新旧两 台换热器并联使用,且使二台换热器在空气流量、进、出口温度及饱和蒸汽温度都相同的 条件下操作。 原换热器列管数为n,管内径为d,管长为l,而新换热器管数为n (n=2n),管内径为d(d=0.5d)。 试问新换热器管长l为原换热器管长l的几倍。 某厂用套管换热器每小时冷凝甲苯蒸汽1000kg,冷凝温度为 110℃,冷凝潜热为 363kJ/kg,冷凝传热系数α=2000W/m℃, 冷却水初温为16℃,以 2500kg/h的流量进 入内管内(φ57×3.5mm),作湍流流动,膜系数α=2160W/m.℃, 水的比热取为 4.19kJ/kg.℃,忽略壁阻及污垢热阻。 试求:A)冷却水出口温度及管长; B)如在夏季,冷却水入口温度将升至25℃,使换热器传热能力下降,为此建议将 水流量增加一倍,那么,该换热器的传热能力能否增加?定量地说明。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将空气由10℃加热到90℃,该换热器由38根 φ25×2.5mm、长1.5m的铜管构成,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其流量为740 Kg/h,比热为1.005×10J/Kg.℃,饱和水蒸汽在管间冷凝。 已知操作条件下的 空气对流传热系数为70W/m℃,水蒸汽的冷凝传热系数为8000W/m.℃,管壁及垢层

热阻可忽略不计。 A)试确定所需饱和水蒸汽的温度; B)若将空气量增大25%通过原换热器, 在饱和水蒸汽温度及空气进口温度均不变的 情况下,空气能加热到多少度?(设在本题条件下空气出口温度有所改变时,其物性参数 可视为不变) 某厂在由177根φ25×2mm,长3m的钢管构成的单壳程单管程列管换热器内, 用 132.9℃的饱和水蒸汽在管间冷凝,将管内作湍流流动的常压乙烯气体加热。 已知乙 烯气体流量为0.6kg/s,进口温度为20℃,在操作条件下的密度为1kg/m,比热为 1.84kJ/kg.℃,对流传热系数为53W/m℃,饱和水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为8000W/m℃, 可忽略管壁及垢层热阻。 A)确定乙烯气体出换热器时的温度; B)若乙烯气体通过换热器的压降要求不超过0.01kgf/cm, 通过换热器的总长度 (包括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5.5m,摩擦系数λ=0.04,试确定该换热器最 多能允许通过多少kg/s的乙烯气体? C)当乙烯气体流量增加到最大允许量,且要求进出口温度保持不变时,若锅炉能供给该 换热器的水蒸汽最高压力为3kgf/cm(表压)(即T=142.9℃),问此蒸汽 能否满足传热要求? 在如图所示的套管换热器中,空气进口温度t=20℃,出口温度t=80℃,空气的质 量流量 w=50kg/h,定性温度下空气的物性参数: λ=0.0286W/m.K,μ=0.02cP, Pr=0.7, ρ=1.1kg/m;内管为φ57×3.5mm的无缝钢管, 长度为2.0m, 设饱和水蒸汽 的冷凝传热系数α=10W/m.℃。忽略管壁及垢层热阻。 试求: A)饱和蒸汽的温度T(℃); B)若空气质量流量减少50%,而物性参数不变,则总传热系数K值为 多少W/m.℃。 欲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用110℃的饱和水蒸汽将1400kg/h的常压空气由20℃ 预热到95℃。A)若初步选定采用单管程换热器,空气走管程, 管束由120根φ25×2.5mm 的铜管组成。试确定所需的管束长度。B)若选用双管程浮头式列管换热器。管子总数、管 长及直径同上。则空气的出口温度有无变化?试确定之。 在计算中,冷凝液膜的热阻、管壁及其两侧污垢热阻可忽略不计,其空气平均温度下 的物性可取:粘度μ=0.02CP,比热:CP =1.0kJ/kg.℃,导热系数 λ=0.029W/m.℃,密度ρ=1.076kg/m。 在一传热外表面积为90m的再沸器中,用95℃热水加热某有机液体,使之沸腾以产 生一定量的蒸气。有机液体沸点为45℃,已知热水在管程流速为0.5m/s(质量流量为 1.26×10kg/h)。出口水温为75℃,再沸器中列管管径为φ25×2.5mm。 A)计算该再沸器在上述操作情况下的传热系数K, 热水侧对流传热系数α,沸腾侧对 流传热系数α。 B)若管程中热水流速增为1.5m/s,热水入口温度不变, 试估算上升蒸气量增大的百 分率。(假定热水物性与沸腾侧给热系数可视为不变) 以上计算,热水物性:ρ=970kg/m,μ=3.35×10Pa.S, CP=4.2kJ/kg.K,λ=0.677W/m.K Pr =2.08 污垢热阻:R=R=0.2m.K/kW, 管壁热阻可忽略不计并不考虑热损 失。 有一套管换热器,由内管为 φ54×2mm,套管为φ116×4mm的钢管组成。内管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