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2 4:51: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茂名市鳌头镇各村姓氏介绍及民迁历史
下林(霞霖)村委会,鳌头镇最南部。方言:东话(闽南语)。常住人口2500人,其中外出人口900多人。有林、陈、周、凌、梁、杨、吴等姓氏。
东沟村:林氏,自明初由闽入新会沙岗,林氏后裔林霞亭到雷州府任盐场司,路经此地定居。
西沟村:林氏,同东沟村发源。陈氏,由茂南区金塘文林村迁入。周氏,1937年由吴川兰石迁入。
柑子园村:凌氏,自中原迁居福建莆田,至宋朝年间,凌永入粤为官,授登仕左郎,后落户吴川公子渡塘头村,为入粤一世,后裔散居吴川华樟村等地。康熙年间,第十四世凌登举自华樟村迁居鳌头镇官地村,后再迁柑梅村。梁氏,20世纪40年代,从吴川兰石镇迁入。
岭仔村:杨氏,原籍山东衮州府鱼台村,入粤一世杨仲荣在元世祖至元年间,官授化州路石龙知县,卜居茂名袂花镇石浪。十五世杨逢春于乾隆年间迁至岭仔村。白鹤坡岭仔村、塘边何屋岭村杨氏均由霞霖岭仔村迁出。吴氏,发源于残生头北淦,北淦吴氏后代先迁吴川百官山,再从百官山迁至岭仔村。
飞马,位于镇东部。方言:东话(闽南语)。飞马始迁祖思明公,从福建莆田迁徙至此已达六百多年逾三十代,七世祖存初公迁居徐闻,后各房陆续有迁至电白县广隆岭、镇盛镇大坡、新坡大园、茂港等地。过去从外地等来几姓胡人家,成“姓胡村仔”,后人丁稀萎,最后几户姓胡也改为郑姓。飞马公山原有“陈金洞庙”,陈金两姓先后迁往异地。 飞马一村委会,常住人口3100人。郑、吴等姓氏。
东村:飞马郑氏最早定居并形成的村庄,统称飞马大村,飞马郑氏一世祖郑思明,从福建莆田县珠玑巷迁徙至此已逾六百春秋。
中南村:同上。 南村:同上。 西村:同上。
六扇车村:上六扇车村郑氏开基祖为飞马郑氏十九世郑密忠;下六扇车村开基祖为飞马郑氏二十世郑洪谦。吴氏一分支于清朝末年从文庆新村迁来。
飞马二村委会,常住人口2300人。以郑姓为主,另有梁、杨、张、吴、邹、伍。
大同村:原名蒲瓜园村。郑氏开基祖十九世郑喜忠、郑淑忠。 同四村:郑氏起源同上。
同五村:郑氏起源同上。梁氏一分支由吴川兰石新屋地分出,至今约200年历史。
张村:张氏原籍茂港区沙院园山仔村,贩牛至此定居已有200年历史。伍氏原籍江门台山,其一分支迁居茂港区小良秦村,后再由秦村迁来这里,已有100多年历史。
新安村:已有二三百年历史。郑氏开基祖十五世郑嘉献。邹氏不明。吴氏一分支由官地村委会官地村迁出,已有100多年历史。
大坡村:郑氏开基祖是飞马郑氏十九世郑录忠、郑钦忠。
乙斗村:上乙斗村飞马郑氏郑勤忠、郑惠忠,下乙斗村十七世飞马郑懋道公。杨氏一分支于清朝末年由吴川(兰石)顿谷迁来。
飞马三村委会,常住人口2700人。以郑姓为主,另有吴、张、潘等。 北头村:郑氏由飞马大村分出。
筒仔车村:郑氏开基祖飞马郑氏二十世郑颐孝。 渡头村:郑氏开基祖飞马郑氏十八世郑荟德。
新圩村:郑氏开基祖飞马郑氏十八世郑礼德、郑祥德。
良扇车村:郑氏开基祖飞马郑氏二十一世郑秀安。吴氏先祖吴泰龙从北淦岭仔村迁此已有100多年历史。张氏由梅里坡村委会隔海村迁此,已有200多年历史。潘氏于清朝末年由茂港区文马仔村迁此。过去尚有林、廖、陈等姓,已迁往别外。
双湖村:郑氏开基祖飞马郑氏十五世郑嘉伟。
公文村委会,位于镇西部。方言:客话(粤语)。常住人口1900人,其中外出人口300多人。有陈、魏、李、杨、林等姓氏。
公文村:有陈、魏、李、杨、林等姓氏。陈氏先祖陈宗海原籍福建省莆田义井乡玉湖里,明朝进士,嘉靖年间选授吴川教谕,迁至吴川三浪村开基。至三世祖陈应初、陈应学、陈应举及陈文凤、陈文通,于万历年间,再迁公文村。魏氏先祖魏明为明朝进士,由高州府城迁于公文,已有300多年历史。李氏太始祖李明镇,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珠玑巷,元朝福建进士,任电白卫指挥,选迁往吴川市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