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4 2:28: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部分:复习提要

第一章 人和环境

1、学习内容:

生态学和生态平衡、公害。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程度的因素。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程度的因素。环境和人的关系、环境污染物来源分布、转化和迁移及可引起的疾病;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及农药污染的防护原则。 2、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环境、环境污染、公害和公害病的概念;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化学、生物、物理、社会心理);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健康效应、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损害);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特点;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程度的因素(剂量和强度、作用持续时间、个体感受性、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掌握:生物圈、食物链、生物富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在环境中迁移、分布、转化;衡量污染物的毒性大小的指标;历史上的十大公害事件。

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引起疾病。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

1、教学内容:

空气、水体、地质及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损害,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水污染的危害。饮用水的净化和氯化消毒的原理。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概念和特点,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病因和防治措施。

掌握:太阳辐射(紫外线、红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及空气离子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学评价;水质的综合卫生评价。

了解:大气和气候与人体健康关系。水源水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地质中元素与健康关系,地方性砷中毒及克山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土壤污染的特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护原则。

1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1、教学内容

合理营养与合理膳食;各种营养素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食物中毒与食品污染。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各种营养素的营养价值的主要来源及供给量。钙、铁、碘、锌、维生素类的功能和主要来源。食物中毒含义、特点、分类、诊断和防治原则。常见食品污染(黄曲霉毒素、N-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掌握:评价蛋白质、脂肪营养价值的指标、决定人体热能需要量的因素。营养性疾病病因及预防措施。细菌性、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诊断和治疗原则。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的处理。

了解:膳食纤维的作用。合理的食物结构。主要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营养的治疗作用。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食品添加的卫生问题。

第四章 生产环境和健康

1、教学内容

职业病的定义、特点及其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生产性毒物(铅、苯、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生产性粉尘等)的毒理、危害和防治措施,高温、热辐射、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职业病的定义、特点及其诊断和处理原则。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在体内分布,转化、蓄积和排出及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铅、苯、常见刺激性气体、室息性气体中毒的防治。尘肺的定义、发病机制及防尘措施。石棉肺的特点。噪声、振动对人体的危害。职业性肿瘤发病特征及识别。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掌握:职业病有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金属毒作用的特点,铅、苯、常见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中毒机理和临床表现及诊断。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生产性粉尖对人体健廓的影响。中暑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高频电磁场和微波对人体的影响,常见职业性肿瘤的预防。

了解:职业病的范围及健康监护工作的内容,职业中毒的预防,生产性粉

2

尘来源及分类,尘肺的分类。石棉肺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观。高温作业,防暑降温的措施。振动、振幅、加速度、声压、噪声等含义。职业性耳聋

及振动病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 第八章 医学统计基本内容

1、教学内容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资料类型的互相转换;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学习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同质与变异;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误差;概率)统计资料类型;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了解:学习统计学的意义和学习中注意点。

第九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教学内容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常用平均数的意义及用途,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意义及用途;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制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均数的估计,均数的t检验和u检验。

掌握:平均数和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频数分布表的编制及用途;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t分布的概念、图形和特征,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频数分布图的作图方法及用途;假设检验应注意问题,可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第十章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1、教学内容

相对数的几个常用指标,率的标准化法;率的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χ检验。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率、构成比的应用及应用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的应用;率的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χ检验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和计算。

掌握:相对数和率的标准化法的计算。

3

2

2

了解: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二项分布的概念及正态近似的条件。

第十一章 秩和检验

1、教学内容

非参数秩和检验适范围优缺点和基本方法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秩和检验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掌握: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两样本比较及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了解:秩和检验的两两比较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

第十二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

1、教学内容

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分析方法。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概念及意义,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及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应用,等级相关分析方法。

了解:Y变异的分解。

第十四章 常用统计图表

1、教学内容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表和制图要求及适用条件。 2、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统计表的结构及原则、原计图的制图要求及适用条件。 掌握:统计表的种类及几种常用的统计图型的选择原则。 了解:统计表及统计图的概念。

4

第二部分 练 习 题

一、 最佳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是

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无病就是健康 D.没有疾病和虚弱

E.有健康的躯体和正常的智商 2.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

A.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B.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1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C.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D.20km深的地壳、海洋及3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E.1km深的地壳、海洋及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3.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

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 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 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4.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该病被称为 A.地方病 B.传染病 C.职业病 D.流行病

E.公害病

5.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