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1 5:40: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而消耗25.00mL才能使甲基橙变色,则这个溶液的组成是 A.Na3PO4 + Na2HPO4 B.NaH2PO4 + Na2HPO4 C. Na3PO4 + NaH2PO4 D. NaH2PO4+ H3PO4 2●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形成五元环的数目是

A.1 B.3 √C.5 D.6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1︰1 B.1︰2 C.1︰4 D.1︰6 4●已知EDTA的六级离解常数Ka1、Ka2、…Ka6分别为10pH=4.5的水溶液中,EDTA的主要形式是(12)

A、[Y] B、[HY] √C、[H2Y] D、[H3Y] 2●指出下列叙述中结论错误的是

A、酸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水解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配位效应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3●在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叙述正确的是(12)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当M与Y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配位剂L存在,若?M(L)=1,则

√A.M与L没有副反应 B.M与L副反应相当严重 C.M与L副反应很小 D.[M]>[M] ●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A.α

Y(H)

-0.9

、10

-1.6

、10

-2.0

、10

-2.67

、10

-6.16

、10

-10.26

,在

'-pH曲线 B.pM-pH曲线 C.lgK’MY- pH曲线 D.lgα

2+

2+

Y(H)

- pH曲线

2+

2●已标定好的EDTA标液长期储存于软玻璃容器中会溶解Ca,若用它滴定Zn,用二甲酚橙做指示剂,则测得Zn 含量将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时高时低

●若配制EDTA标液时所用的水中含有Ca,以CaCO3为基准物标定EDTA溶液,用所得EDTA标液滴定试液中的Zn,用二甲酚橙做指示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12)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确定

●在配位滴定中,用返滴定法在pH=5~6时测定Al,以某金属离子标液返滴过量的EDTA,最合适的金属离子标液应是

√A、Zn B、Mgn2+

2?3?2?2? C、Ag D、Bi

?3?●金属离子M与L生成逐级配合物ML1、ML2、…MLn,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MLn]=Kn[M][L] B. [MLn]=Kn[M][L] C.[MLn]=βn[M] [L] D. [MLn]=βn[M][L]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 C.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与B的混合颜色 ●用EDTA滴定Ca、Mg2?2?n

n

混合液中Ca时,最简便的掩蔽Mg2?2?方法是

A、pH4~6加NH4F B、pH6~7加酒石酸 √C、加NaOH至pH12~13 D、pH10.0加NaF ●用EDTA滴定Ca、Mg3?2?2?,若滴定中存在少量Fe、Al3?3?3?将对测定有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是

3+

2+

3+

A、加KCN掩蔽Fe,加NaF掩蔽Al B、加抗坏血酸将Fe还原为Fe,加NaF掩蔽Al

5

C、采用沉淀掩蔽法,加NaOH沉淀Fe和Al D、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至碱性以掩蔽Fe和Al

●在Fe、Al、Ca、Mg3?3?2?2?3+

3+

3+3+

混合溶液中,用EDTA滴定Fe、Al3?3?含量时,为了消除Ca、

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溶剂萃取法 B.配位掩蔽法 C.沉淀分离法 √D.控制酸度法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准确滴定(△pM`=0.2,TE%≤0.1%)的条件是 A、lgKMY≥6 B、lgK’MY≥6 C、lgcKMY≥6 √D、lgcK’MY≥6 ●根据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可以判断的是

√A、反应速度 B、反应方向 C、反应进行程度 D、氧化还原能力 3●试判断下述两种情况滴定突跃大小是

(1)用0.01mol?LKMnO4标液滴定0.05mol?LFe溶液 (2)用0.001 mol?LKMnO4标液滴定0.005mol?LFe溶液

2+

?1?12+

?1?1√A、⑴ = ⑵ B、⑴ ﹤ ⑵ C、⑴ ﹥ ⑵ D、条件不充分,不能判断

2●用氧化剂滴定还原剂时,如果有关电对都是可逆电对,则下列关于滴定过程叙述正确的是(12) A、滴定百分数为25%处电位,是还原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B、滴定百分数为50%处电位,是氧化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C、滴定百分数为100%处电位,是氧化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D、滴定百分数为200%处电位,是氧化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2●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过低,会导致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时高时低

?1●欲配制草酸钠溶液用以标定0.04mol?LKMnO4溶液,如果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

则需配制草酸钠溶液的浓度应为 (单位:mol?L) √A.0.1 B.0.04 C.0.05 D.0.08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用CaCO3标定KMnO4 B.用KMnO4溶液滴定C2O4时,升高温度,滴定反应进行缓慢 √C.MnO2能催化KMnO4 溶液的分解 D.用KMnO4溶液滴定Fe时,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1●已知在1mol?LH2SO4溶液中?(MnO4/Mn )=1.50v,?(Fe-2+

?12?2?0'0'3?/Fe2?) = 0.68v,在此条件下用

KMnO4标液滴定Fe,其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值为

A、0.38v B、0.89v C、1.32v D、1.49v

?1●已知在1mol?LH2SO4溶液中,?(Fe0'3?2+

/Fe2?)=0.68v,?0'(Ce4?/Ce3?)=1.44V,在此条件下,

当用Ce(SO4)2作滴定剂时测定Fe时,计量点时的电势值为(12) A、0.38v B、0.68v √C、1.06v D、0.76v ●用K2Cr2O7滴定Fe时,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A、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 B、提高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C、提高计量点前Fe/Fe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至于提前变色 √D、降低计量点前Fe/Fe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2●用KMnO4作滴定剂测定草酸的纯度,滴定操作应该是

A.与酸碱滴定的方式相同 √B.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临近终点变慢 C.在开始时快速进行,以后逐渐减慢 D.在接近计量点时,加快滴定速度 ●用KMnO4滴定Fe时,不在HCl介质中进行,是由于(12)

6

2?3+

2+

3+

2+

2?2?A、催化反应 √B、自动催化反应 √C、诱导反应 D、配位反应 ●计算0.02000mol?L的KMnO4溶液对Fe2O3滴定度(M(Fe2O3)=159.7,单位g?L) A、0.01597 √B、0.007985 C、0.001597 D、0.003194 ●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加入H2SO4-H3PO4混酸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增加溶液酸度 √B.避免被氧化为其它产物 C.消除Fe黄色对终点观察的影响 D.降低Fe/Fe电对的电位

3+

2+

?1?13????2?●对于反应,2MnO4?10I?16H?2Mn?5I2?8H2O,根据电极电势数值计算此反应的平衡

常数K对数(lgK)应为 (?MnO?/Mn2?=1.49V,?I4??2/I?=0.54V)

A.

2?(1.49?0.54)5?(1.49?0.54)2?5?(1.49?0.54)2?5?(0.54?1.49) B. √C. D.

0.0590.0590.0590.0593+

3+

2+

●在含有Fe离子的溶液中,欲使Fe/ Fe电对的电位升高,宜加入的溶液是(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A.HCl溶液 B.NH4F溶液 √C.邻二氮菲溶液 D. K2Cr2O7溶液

●HF与Fe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Fe/Fe电对的电极电位相对其标准电极电位: A、增高 √B、降低 C、无变化 D、无法确定 ●当增加反应的酸度时,氧化剂电极电位会增大的是

2? √A.K2Cr2O7 B. I2 C. Ce(SO4)2 D. Cu

3?3?2?●碘量法测定Cu时,为了防止Fe的干扰,可加入试剂

A、NH4Cl √B、NH4HF2 C、Na2S2O3 D、KI 2●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操作的是

√A.K2Cr2O7滴定Fe B.AgNO3滴定Cl C.Na2S2O3滴定I2 D.EDTA滴定Mg●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Cu时,除加入足够量的KI外,还要加入少量KSCN,其目的是 A.提高指示剂的灵敏度 B.减小沉淀对I2的吸附 C.消除Fe的干扰 D.控制酸度 ●欲以氧化剂OT滴定还原剂RX OT + 2e == RT OX + 2e == RX 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完全程度达99.9%,两个半反应的△E(△φ●用KMnO4法测定铁时,若SnCl2加入过量太多,则导致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产生方法误差 ●用K2Cr2O7法测定铁时,HgCl2加的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产生方法误差 ●K2Cr2O7法常用的指示剂为

A. K2Cr2O7 √B.二苯胺磺酸钠 C.淀粉 D.邻二氮菲-亚铁 ●下列测定中必须使用碘量瓶的是

A.KMnO4法测定H2O2 B.K2Cr2O7法测定铁 √C.KBrO3基准物标定Na2S2O3 D.间接碘量法测定Cu ●下列不是碘量法的误差来源的是

A.Na2S2O3标液的遇酸分解 B.I2的挥发 C.空气中的O2对I的氧化 D. Na2S2O3试剂不纯

●移取一定体积钙溶液,用0.02mol?LEDTA溶液滴定时,消耗25.00mL,另取相同体积的钙溶液,

?1将钙定量沉淀为CaC2O4,过滤,洗净后溶于稀H2SO4中,以0.02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

?1-O’

0’

3+

2+

2+3+

2??2?

)最小应为

√A、0.18V B、0.13V C、0.27V D、0.35V

2? 7

点,应消耗溶液体积(mL)为

√A.10.00 B.20.00 C.25.00 D.30.00 2●对于BaSO4(CaF2)沉淀,当酸度较高时,其溶解度将

A、不变 B、无显著变化 C、减小 √D、增大 ●AgCl沉淀在0.1mol?L 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A、较小 √B、较大 C、相等 D、大致一样

●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HCl的浓度增大,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这是由于 A.减小是由于酸效应 √B.减小是由于同离子效应 C.减小是由于配位效应 D.增大是由于同离子效应 ●重量法测定Al时,应采用下列何种沉淀剂

A.氨水 √B.8-羟基喹啉 C.EDTA D.六次甲基四胺 ●用重量法测定Ca时,应选用的沉淀剂为

A. H2SO4 B. Na2CO3 √C.(NH4)2C2O4 D. H2C2O4 ●对于CaC2O4沉淀,当酸度升高时,其溶解度将

A.不变 B.无明显变化 C.减小 √D.增大 2●在重量分析中,沉淀剂若不易挥发,则一般加入量为(12)

√A.20%~50% B.60%~70% C.50%~100% D.100%~200% 3●下列不属于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的是

A.稀溶液中沉淀 √B.沉淀完后不陈化 C.慢慢加入沉淀剂 D.热溶液中沉淀 2●用洗涤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12)

A.混晶杂质 √B.吸附杂质 C.后沉淀杂质 D.包藏杂质 2●在沉淀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A、吸留 √B、混晶 C、包藏 D、后沉淀 ●难溶化合物MmAn在水中的溶解度计算公式(不考虑各种副反应)为 A.m+n2?3+

?1Kspmnmn B.Kspmnmn C. m+nKspmn D. m+nKspm?nmn

●微溶化合物AgI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mL中为1.40μg, AgI的式量为234.8,则微溶化合物AgI的溶度积Ksp为

A.1.2×10 B. 1.2×10

-8

-10

-10

C.1.4×10 D.1.4×10

-12

-11

-14-16

Ag2CrO4的溶度积为1.1×10,CaF2的溶度积为2.7×10,●常温下,AgCl的溶度积为1.8×10,

则三种物质在纯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 CaF2 B. Ag2CrO4 √C. AgCl D.无法确定 ●沉淀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过饱和度 B.相对过饱和度 C.溶液浓度 D.沉淀物质的性质

●在进行BaSO4沉淀时,尽管溶液中的Pb很少,但沉淀中仍然存在铅,这主要是由于: A.表面吸附作用 B.后沉淀作用 √C.混晶作用 D.机械包藏作用

2●将黄铁矿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以BaSO4的量换算黄铁矿中FeS2的铁量,则换算因数为:

A.2MFeS2/MBaSO4 B.MFeS2/MBaSO4 √C.MFeS2/2MBaSO4 D.MFeS/MBaSO4

2?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