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综合英语课文翻译unit1-4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3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家和非专家都习惯把女性的任何行为看为低微无能的表现。以上同一篇报刊文章援引另一位心理学家的话说:“一个男人会这样问一个女人:‘请你去一趟商店好吗?’同样的情况下女人会说:‘哎,我真的需要从商店买点东西,但是我实在太累了。’” 女性的这种表达方式被称为“隐蔽的”,该词含有“鬼祟”和“秘密”等贬义,而这样表述的原因归咎于一个“权”字,女人觉得她没有权利直接提出要求。

的确,在我们(美国)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比男性低,但这不等于说他们不愿意提出直截了当的要求。女性的这种间接方式很可能是因为她们在努力寻找某种关系。如果愿望在自己的要求下得到满足,结果就是社会地位的胜利:你高人一等,因为别人按你的意志行事。而如果你的愿望得到满足是因为他人的愿望恰好和你的一致,或者是因为对方心甘情愿,结果就是融洽和谐。当你和对方需求一致而一拍即合时,你既不高人一等,也不低人一等。 而且如果双方都了解这种间接方式,那就根本不存在什么隐蔽:提出的要求很明确。称间接的沟通方式为隐蔽反映出那些青睐直接沟通方式的人的观点,即直接的方式才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这种观点在男性中更普遍。

间接方式本身并不反映低微无能。我们不难想象出权势者中有特权的人是怎样使用间接方式的。例如,一对有钱的夫妇用不着直接向听命于他们的佣人发号施令,而只须简单地说明其愿望,房子的女主人说:“这儿冷,”佣人会去调高室温;房子的男主人说:“是晚饭时间了,”佣人就会摆桌上菜。或许终极的间接是什么都不用说就能使某人做某事;女主人按一下铃,女仆端上下一道菜;家长走近有孩子正在嬉闹的房间,双手叉腰一站,他们就会戛然而止。

所有文化都靠以“间接”二字所形成的复杂而精巧的体制去运作。例如,我在做一个小规模的研究项目时发现:当妻子问“你想去参加那个聚会吗?”,大多数希腊人认为他们的妻子是在暗示她想去。他们认为如果妻子不想去,她就不会提出这个问题。而且他们觉得妻子之所以不直截了当提出,是因为她不想使她的愿望听上去像是要求。间接是传达她的意愿的最好方式。

日本文化把间接沟通方式发展成精美的艺术。例如,一位名叫别府春海的日本人类学家这样描述一次简单的午餐邀请所涉及的微妙的间接交流。当他的朋友发出邀请后,别府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邀请是真正的邀请,还是仅仅出于客套,就像美国人说“哪天有空请你到我们家吃晚饭”而他并不期望你会出现在他的家门口一样。别府在确定邀请是真实的并且接受以后,对方就得问他想吃什么;按照习俗,他于是说吃什么都可以,而他的朋友也照例 一定要他说得具体一些,这样的交流在主人和客人之间适当重复了几次,直到别府觉得有礼貌地作出回答才是谦谦之举,于是说米饭和茶。当他就餐时,招待他的确实有米饭和茶——只不过这是一顿丰盛午餐的最后一个程序。别府对饭菜之丰盛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他知道按礼节就是这样。如果对方按照他的提议款待他,他就等于受到了侮辱,当然礼节也要求他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以上描述的有关午餐邀请时双方所进行的间接交流在美国人看来是过分了,然而相比直接的沟通方式,世界上更多的文化崇尚细腻的间接沟通方式。唯有现代西方社会推崇直接沟通方式,而且即使对我们(美国人)来讲,这种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而不是实践。

其他文化现象也清楚地表明间接本身并不能反映地位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对女性地位的设定使我们把女性的所有行为解释成为地位低下的表现。例如,人类学家埃莉诺·基南发现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一个说马达加斯加语的村落里,说话直截了当的是女性,拐弯抹角的是男性。而村民视男性使用隐喻和谚语的间接说话方式为更佳方式。在他们眼里,非直接方式和使用这种方式的男人一样享有崇高地位,而女性的直接风格被视为笨拙、粗鲁、有损男性语言的精深微妙之魅力。关于男性或女性谁直接谁间接在不同地域有不同情况,不变的是女性风格总遭人贬低,其地位被视为低于男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