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7:20: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E.安全性低
21.良好的外部沟通有利于企业( )。
A.对外部有关方面的建议、投诉和收到的其他信息进行记录,并及时予以处理、反馈 B.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客户和供应商就能够对产品或服务的设计或质量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使公司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偏好 C.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D.使企业获得很多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信息 E.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 22.外部沟通应重点关注的领域有( )。 A.企业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沟通 B.企业与客户的沟通 c.企业与供应商的沟通 D.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沟通 E.企业与监管机构的沟通
23.下列关于内部沟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财务部门定期向各部门交流和通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预算执行情况等,还定期将应收账款情况反馈给销售(信用)部门和清欠办公室
B.生产部门应该与销售部门定期沟通,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不至于积压或者生产不至于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c.采购部门、下属单位采购部门定期组织与其他业务部门就采购需求、价格信息、采购经验等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
D.公司管理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会议,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下属单位负责人就生产、运营等情况进行沟通、交流
E.管理层必须让董事会了解最新的业绩、发展、风险、主要行动以及其他任何相关的事项或情形
(三)判断题
1.传递的信息以不同种形式或载体呈现,其中,对于企业最为重要的、最普遍的信息传递形式就是内部报告。 ( )
2.内部信息传递流程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来确定,虽然形式千差万别,但总有一个最优的方案。 ( )
3.企业作决策时需要提供相关预测性的信息,信息越多越好,不用考虑传递成本等,因为信息无成本。 ( )
4.根据信息提供的预测性原则,提供给使用者的信息一定是真实的未来信息,才能作出与未来相关的确定的决策。 ( )
5.内部报告的组成和内容不用配合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程序和方法,也可以使得内部报告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控制服务。 ( )
6.内部报告指标体系形成以后,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 )
7.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信息流这四个要素组成的。 ( )
8.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做法,按用户需求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 )
9.在信息系统规划期项目启动阶段,可以先制订一个较为原则性的项目计划,确定项目主要内容和重大事项,然后根据项目的大小和性质以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 ( )
10.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可以忽略掉其顺序,先完成相对简单的任务。 ( )
11.《信息和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COBIT)是一个基于IT治理概念的、面向IT建设过程中的IT治理实现指南和审计标准,被认为是COSO框架的补充框架。 ( )
12.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风险之一是信息系统规划风险,即没有将信息化与企业业务需求结合,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 ( )
13.系统上线是将开发出的系统(可执行的程序和关联的数据)部署到实际运行的计算机环境中,使信息系统按照既定的用户需求来运转,切实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 )
14.信息系统自行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中,依据需求文档进行设计(含需求变更设计)前,应当评审其可行性,由需求提出人和编制人签字确认,并经业务部门与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 ( )
15.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变更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系统的日常操作、系统的日常巡检和维修、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异常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 ( )
16.系统终结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该阶段信息系统将停止运行。停止运行的原因通常有:企业破产或被兼并、原有信息系统被新的信息系统代替。 ( )
17.信息系统不相容职务涉及的人员可以分为三类:系统开发建设人员、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系统操作使用人员。 ( )
31
18.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担任密码保管、授权、系统变更等关键任务,如果允许其使用信息系统,就可能较为容易地篡改数据,从而达到侵吞财产或滥用计算机信息的目的。 ( )
19.沟通是把信息提供给适当的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履行与经营、财务报告和合规相关的职责。 ( )
20.电子沟通包括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传真,这种沟通方式在现代企业中已经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目前安全性最强的一种沟通方式。 ( )
21.口头沟通包括例行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讲座等形式。这种形式,沟通迅速、灵活且反馈及时,同时也可以非常好地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 ( )
22.沟通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者在传递信息后任务并没有结束,还应积极从信息接受者那里获取反馈信息,以促进信息获取质量的改进和信息传递程序的优化。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内部报告?它有什么作用?
内部报告,亦称内部管理报告,是企业在管理控制系统中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以定期或者非定期的形式记录和反映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各种图表和文字资料的总称。这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最普遍的信息传递形式。
内部报告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内部报告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为管理层合理有效地制定各种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内部报告还可以反映检查和反馈管理层决策的执行情况,帮助管理层监控和纠正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2.内部信息传递中及时有效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和预测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答:及时有效性原则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做到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数据搜集,尽快进行信息加工,形成有效形式并尽快传输到指定地点和信息使用者。
及时有效性原则有二重含义:一是搜集信息要及时,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应及时在规定期间内进行记录和存储,而不延至下期;二是报送及时,信息资料,如管理报告应在决策制定时点之前,及时报送到指定的信息使用者。
反馈性原则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相同口径的信息能够频繁地往返于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之间,把决策执行情况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信息使用者,帮助信息使用者证实或者修正先前的期望,以便其进一步决策的活动。
及时性原则有二重含义:一是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获得决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二是用户要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恰当地调整决策。
预测性原则是指企业传递和使用的经营决策信息需要具备预测性的功能。此项功能在于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发现差别、分析和解释差别,进而在差别中减少不确定的信息。
预测性原则同样也有二重含义:一是提供给使用者的信息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未采信息,因为未来往往是不确定的;二是预测信息与未来的信息必须有着密切的关联,必须具有符合未来变化趋势的可预测的特征,即具有相关性。同时还要注意排除过多的、相关的冗余信息。避免信息过载造成的信息传递成本增加,耗费管理当局的精力,导致决策效率和效果降低。
3.内部信息传递时,编制及审核内部报告环节的主要风险有哪些?有什么相应的控制措施?
答:企业各职能部门将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抽取,然后根据各管理层级对内部报告的需求和先前制定的内部报告指标,提取有效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结论,提出建议,编制提交报告。编制完成的内部报告要经过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核,只有经过审核的内部报告,才能进行传递。
在编制及审核内部报告的过程中,主要风险点具体可细分为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报告内容不完整或难以理解。 第二,内部报告编制不及时。
第三,未经审核即向有关部门传递。 相对应可采取的控制措施是:
第一,及时取得指标计量信息,获取符合分析模型要求的信息,确保报告信息完整性。提高人员出具内部报告的能力,使报告的可理解性更强。
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敏感性以及工作能力,确保内部信息报告编制及时有效。 第三,建立独立于报告编制岗位的报告审核岗位,严格审核报告,确保报告的高质量。
4.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一般要经过系统规划期、系统开发期和系统运行与维护期三个主要阶段。 (1)信息系统规划时期,主要应该考虑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向信息化流程的转变。以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管理控制作为出发点,分析企业流程,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并由此制定信息系统管理、业务和技术三个方面的规范,同时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应与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者、业务部门和最终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实现业务需求向信息化流程的转移,在此基础上根据信息系统规划进行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信息系统开发时期的任务是完成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32
①系统分析阶段又称为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单位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业务活动涉及的各项工作以及用户的各种需求,从而建立未来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②系统设计阶段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建立信息系统的物理模型。 ③系统实施阶段是编程和测试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3)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时期,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5.评价信息系统的外购调试开发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于哪种类型的企业?
5.答:信息系统外购调试方式的基本做法是企业购买成熟的商品化软件,通过参数配置和二次开发满足企业需求。
优点:开发建设周期短;成功率较高;成熟的商品化软件质量稳定,可靠性高;专业的软件提供商实施经验丰富。
缺点:难以满足企业的特殊需求;系统的后期升级进度受制于商品化软件供应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企业自主权不强,较为被动。
外购调试方式通常适用条件是企业的特殊需求较少,市场上已有成熟的商品化软件和系统实施方案。
6.针对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应关注哪些风险点?
6.答: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也面临诸多风险,为了达到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目标,至少应当关注下列主要风险:
第一,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第二,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第三,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7.信息系统规划时期应关注哪些主要风险点?对此可以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7.答: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起点,战略规划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制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长期性规划。
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风险是:
第一,信息系统规划风险,即缺乏战略规划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第二,信息技术无法有效满足业务需求的风险,即没有将信息化与企业业务需求结合,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
对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企业必须制定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并在每年制订经营计划的同时制订年度信息系统建设计划,促进经营管理活动与信息系统的协调统一。
第二,企业在制定信息化战略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积极性,使各部门广泛参与,充分沟通,提高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
第三,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要与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地域分布、技术能力等相匹配,避免相互脱节。
8.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中,日常运行维护的主要风险点是什么?应采取怎样的控制措施?
8.答:日常运行维护的目标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转,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系统的日常操作、系统的日常巡检和维修、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异常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
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没有建立规范的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规范,计算机软硬件的内在隐患易于爆发,可能导致企业信息系统出错。第二,没有执行例行检查,导致一些人为恶意攻击会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第三,企业信息系统数据未能定期备份,可能导致损坏后无法恢复,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相应的控制措施有:第一,企业应制定信息系统使用操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稳定运行。第二,切实做好系统运行记录,尤其是对于系统运行不正常或无法运行的情况,应将异常现象、发生时间和可能的原因作出详细记录。第三,企业要重视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在硬件方面,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各种设备的保养与安全管理、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易耗品的更换与安装等,这些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第四,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处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必要时应会同系统开发人员或软硬件供应商共同解决。
9.内部沟通对企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9.答:充分的内部沟通对于企业控制环境、控制作业、风险评估等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所采取的沟通方式要能够达到顺畅沟通的目的,使员工们了解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应实现的目标,以及这些目标对企业的影响。有效的信息沟通需要合理考虑来自不同部门和岗位、不同渠道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合理筛选和相互核对。
10.列举三个内部沟通的方式,并分别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33
答:企业员工可以采取电子沟通、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等多种方式,实现所需的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在企业内部准确、及时地传递和分享,确保董事会、管理层和企业员工之间有效沟通。
(1)电子沟通包括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其优点是方便快捷,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及技术上的要求,信息的安全性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书面沟通包括例行或专题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员工手册、内部刊物、教育培训资料等方式。书面沟通以文字为媒体,其优点是比较规范、信息传递准确度高、信息传递范围广、有据可查、便于保护。其缺点是可能会为了形式规范而耗用较长的时间导致成本效益不对等,并且缺少反馈或反馈机制不灵敏。
(3)口头沟通包括例行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讲座等方式。其优点是沟通迅速、灵活且反馈及时。缺点是由于信息的汇总及传递机制不到位导致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大。
(五)案例分析题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信息技术为生产经营服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成为企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著。但是,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具备独立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的能力,信息系统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以有限能力和较低投入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途径。外包是企业通过将部分业务出包给其他单位,实现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欧派橱柜先将欧洲“整体厨房”的概念引入中国,被誉为中国“厨房革命”的倡导者、整体橱柜的领潮人。在北京有十余家分店及售后安装部门,办公设备数十台。这种情况如不采用IT外包,需数名技术人员奔走于各分部之问,而且可能会造成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会影响公司的正常业务。与神州在线签约IT外包后,各部门设备出现故障时,神州在线即可安排工程师,快捷、专业、及时上门排除故障。
结合以上资料分析信息技术外包的优缺点。 1.分析提示:
信息系统业务外包开发的主要优点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公司的专业优势,量体裁衣,构建全面、高效满足企业需求的个性化系统。企业不必培养、维持庞大的开发队伍,相应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其缺点是沟通成本高,系统开发方难以深刻理解企业需求,可能导致开发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的期望产生较大偏差。同时,由于外包信息系统与系统开发方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存在密切关系,也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外包项目的监督力度。
2.A公司在2010年与软件商B公司签订了ERP系统建设合同。合同约定B公司在六个月内完成系统建设工作,若B公司不能按时交工,将按合同标的5%。支付违约金,这一赔偿金比例远远高于当时市场平均违约金赔偿率2‰。据悉,所要安装的ERP软件系统是由B公司的独家代理商c公司提供的M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建设过程中,B公司发现c公司设计的软件产品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脱节,造成软件安装后A公司的一些经营性表格、单据等无法正确生成。由于c公司负责该产品的项目经理正在国外参加技术培训,使得此问题暂时搁置起来。在A公司的再三催促下,B公司请c公司的其他技术人员对软件产品进行技术修改,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仍无法彻底解决,导致系统建设工程最终失败。此后,A公司委托其他软件公司承担系统建设工作,并按照合同约定要求B公司赔偿150万元违约金。后经调解,考虑到B公司为系统建设工作付出了一定的财力物力,赔偿违约金100万元。
结合材料,从信息与沟通的角度,分析B公司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分析提示:
B公司在信息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第一,在接手A公司的ERP系统建设订单前,B公司与A公司的交流沟通不足,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和项目实施难度缺乏足够了解。同时,B公司对违约赔偿金的市场平均水平了解不够,也说明其在信息搜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第二,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B公司未能与A公司进行灵活有效的沟通,导致问题被搁置而贻误了妥善解决问题的时机。
第三,对于c公司仍然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B公司显得束手无策。实际上,B公司可以寻求其他软件商的技术帮助,力争避免赔偿或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也反映了B公司在信息搜集、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确实比较薄弱。
3.某银行进行信用卡客户信息管理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该银行采用了业务外包的方式进行此项业务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银行派出了一名信用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王某同外包商一起进行该项工作,为外包商提供关于银行需求的详细信息,同时也参与信息系统开发的程序设计工作。双方沟通融洽,合作顺利,在合约时间内很好地完成了该项工作。开发完成的信息系统交由银行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录入工作。由于王某参与了系统开发,对该系统比较了解,银行决定仍由他主持参与该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在录入过程中,王某利用自己对系统程序的掌握,在信用卡透支限额扫描、超额锁卡等的信息录入中,篡改了程序,使系统扫描跳过了对自己的信用卡的检测,使自己的信用卡不会因透支限额限制而停止使用。这次之后,王某的信用卡就成了没有任何透支限额的“至尊卡”。但是一年多以后,由于一次偶发的停电事故,银行不得不对信用卡透支额度做人工扫描,这时才发现王某的信用卡已存在了巨额透支,并且仍可以正常使用,而系统却从未检测到。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取证,最终对王某进行了相应处罚,银行最终也修护了信用卡信息系统。
根据材料,分析在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等阶段存在何种风险,应如何应对。
3.分析提示:
材料中的风险主要是在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维护方面:
第一,业务部门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对系统和信息安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少数员工可能恶意或非
34
恶意滥用系统资源,造成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操作王某都有参与,缺乏监督机制,就给案例中的行为提供了机会。
第二,系统使用后需要确认系统是不是适合企业,有没有漏洞,有没有高效地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案例中没有做到定期维护、检测系统,使王某的行为可以持续一年多而没有被发现。
相应可以采取的控制措施有:
第一,企业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防范利用计算机舞弊和犯罪。一般而言,信息系统不相容职务涉及的人员可以分为三类:系统开发建设人员、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系统操作使用人员。开发人员在运行阶段不能操作使用信息系统,否则就可能掌握其中的涉密数据,进行非法利用。信息系统使用人员也需要区分不同岗位,包括业务数据录入、数据检查、业务批准等,在他们之间也应有必要的相互牵制。
第二,企业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测、维护,确保系统安全没有漏洞,使系统能更高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4.2009年,已从某大型超市一分店辞职的方某、陈某和当时在该店任咨询员的于某合谋,利用非法程序截留超市营业
款。此后一年多时间里,由方某设计并定期修改非法程序,利用其他人担任超市咨询员、收银员的工作便利,将方某设计的非法应用程序安装传送到该超市其他数个分店的收银系统,并从社会上物色和招聘人员,进行面试和犯罪技能培训,然后将“自己人”安插到超市收银员等岗位,先后侵吞营业款近400万元。上述赃款由收银员上交后,再按比例分成,涉案人员各得赃款几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众所周知,正因为有了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POS系统,零售业才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然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信息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了经营管理,加强了会计的反映和监控职能,整体提高了企业的营运效率和信息质量水平,这些都显现出了信息技术的有利一面。但与此同时,恶意的数据窃取、计算机舞弊、病毒侵袭、黑客的肆意妄为、非法的程序变更现象屡见不鲜,这又折射出了信息技术不利的一面。
(1)该大型超市收银舞弊案之所以会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这种舞弊案,应该如何加强超市内部控制,特别是P0s系统的内部控制功能? 4.分析提示:
(1)本案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开发阶段未对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周全,在系统设计时没有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使罪犯有机可乘。
第二,业务部门信息安全意识欠佳,对系统和信息安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系统维护工作不到位,没有定期的专业维护,导致案件在很长时问以后才被发现。
第三,系统使用者的权限安排没有做到严格控制,以咨询员和收银员的身份就可以将非法应用程序安装到超市收银系统,由此可以再次看出超市的收银系统本身就存在漏洞。
第四,没有做好企业人员培训工作,没有使工作人员形成保守内部机密的意识,应签订保密合约并说明违约的法律后果。
(2)针对此案例,超市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内部控制:
第一,系统开发方面,在设计系统时要使信息系统适应周围环境,应充分考虑环境中已存在和潜在的风险,为系统安全做好初步服务。
第二,系统维护方面,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修改。
第三,系统安全方面,提高业务部门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对系统和信息安全有效的监管手段。建立对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严密监控,避免任何导致舞弊和利用计算机犯罪的可能。企业应当有效利用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对硬件配置调整、软件参数修改严加控制。企业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并与其签订正式的服务合同和保密协议。
第四,针对P0S系统,P0S系统是直接管理货币循环的一种方式,每扫一次码,仓库、收银、财务同时自动更新数据,降低传统内部控制失灵的可能。使用POS系统时,应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工作,操作人员和技术、维护人员职权分离,使收银人员没有机会接触到系统的技术环节从而修改系统。
5.某民营服装企业创业十余年,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随着知名度、市场、销量、产能的不断发展,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居高不下的存货占用了大量资金。针对这个问题,各部门的经理都振振有词。
销售经理:生产有问题。生产计划根据每年的订货会确定,从采购原材料到最终成品送往各分公司一共要2到5个月。我们生产半年后的成衣,但半年后这些成衣又不是客户所需要的,自然会有大量积压。
生产经理:生产部根据每年三次订货会制订生产计划,再根据分公司的日报表和月报表调整计划。如果不按订货会生产,很可能导致分公司到时提不到货。而且分公司信息反馈不准确,再加上我们依靠手工计划,不可能十分准确和细化。
分公司经理:信息反馈速度慢和不准确是手工管理的必然后果。人工盘点、电话传真订货的确做到精确控制。
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相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5.分析提示:
案例中的企业在内部消息传递控制中出现了问题。由于硬件设备条件有限,销售部门不能把数据信息在第一时间进行最快的更新与分析,并且传递到生产部门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服装行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季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与把握,对销售数据做快速、准确地采集与传递和进一步细致分析的要求较高。服装行业对信息化的要求是内生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