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3:56: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孔乙己
作家与作品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的前夜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写于《狂人日记》之后、《阿Q正传》之前,是《呐喊》集中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篇。1923年《呐喊》结集出版后,有人问及其中哪一篇最好时,鲁迅坦然承认他最喜欢《孔乙己》。时隔十多年以后,鲁迅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又称《孔乙己》等小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鲁迅先生后来亲自将它译成日文。《孔乙己》一文虽不足三千字,但结构的完整、情节安排的巧妙、思想的深刻、语言的精练,历来为人们称道不已。 思考与讨论
一、设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讨论中,可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人才观、冷漠麻木的社会环境等。 二、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消失,在笑声中演完他一生的悲剧。孔乙己是一切人的笑料,谁都可以笑他,他可以使一切人“快活”,这种快活,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快活。作者对人们以孔乙己为“快活”,是持批判态度的,正是这种“快活”,表现出他们精神的空虚、无聊麻木,人性中充满了冷酷。而对于孔乙己的使人“快活”,作者是同情的,除了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之外,孔乙己已无任何价值可言。
三、在当时的社会中,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是“大约”。而从孔乙己的处境看,他又无法活下去,所以说他“的确”死了,也是符合逻辑的。从中不难看出:除了作为人们的笑料,孔乙己已无任何价值可言,是“大约”死了还是“的确”死了,没有人弄得清楚,更没有人过问、关心,从而表现出孔乙己周围充满了冷漠与残忍,更强烈地表现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有关资料 一、人物形象 1.落伍者
孔乙己的时代,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王朝,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 2.性格问题
(1)抱残守缺,死要面子:
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却有别于一般下层社会的劳动者。孔乙己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劳动者。
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感到颓唐不安,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 封建社会居正统的思想,对农工商是歧视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
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喝懒做,不会营生,以至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 (2)心地善良:
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孔乙己也是一样。他虽然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但是品行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酒钱;他看不起劳动者,以读书人自傲,但是对孩子们很热情,教“我”识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 二、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
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短衣帮也处在社会最底层,然而他们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不幸者又肆意嘲弄,他们以“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为话题,故意引逗得孔乙己涨红了脸,绽出额上条条青筋去争辩,于是“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他们还专揭孔乙己的精神上的“伤疤”:“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以看见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的样子为乐事。惟利是图的掌柜只是惦记着孔乙己是否交清了酒钱,孔乙己不再来之后,他也只是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根本不关心孔乙己的命运。还有那个始终没有出场的丁举人,只因为孔乙己偷了他家的东西便“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更是残忍狠毒。孔乙己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样冰冷的人群中,连一声微弱的抗议也没有,多么悲惨。 三、主题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也有多种认识。
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
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习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毁灭。
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小说从民众的角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人物本身的角度,表现了孔乙己思想保守、僵化,对悲惨的命运逆来顺受,毫无觉悟和反抗。这样的国民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四、写作特点
小说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1.通过对外形、服饰的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生活习性。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已很穷,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2.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3.“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孔乙己说话总是“之乎者也”,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性格。
4.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
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多乎哉?不多也”流露出的天真本性,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教学建议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