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20:32: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卷(一)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句)(6分) ....6·.①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②静以修身,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⑦_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⑧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4分)
2.(安徽桐城黄岗中学月考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cù,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huàn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决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
眼底,滋润心田的是一股股清泉细流。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应和( ) 贮蓄( ) 花团锦cù( ) 瘫huàn(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美不胜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文末画线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半句的语序,使它与前半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是________投胎转世的;他自幼出家,法名是________。(2分)
(2)《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2分)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
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同学们准备把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两个栏目。(2分)
(2)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2分)
读书计划情况 有无计划 有计划 有时有计划 没有计划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笔记情况 是否做读书笔百分比 记 10.1% 每读必做 31.3% 凭兴趣做 58.6% 从不做 百分比 0% 24.6%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4分)
(4)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的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病句。(4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A]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B]与书本阅读相比,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如果缺乏自律意识,不能正确对待,中学生是容易染上网瘾的。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①[A]处画线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②[B]处画线句中成分残缺,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0分) 秋 赋 丛维熙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的相依是匆匆的。唯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念的。
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
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平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作“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唯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3分)
6.“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的含意是什么?(3分)
7.自然界的别离和人类的别离有什么区别?请简要分析。(6分)
8.这篇文章巧妙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分)
9.同样是写秋天的景物,因为作者的心境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感情。请在下面借秋抒怀
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具体说说作者所抒发的情感。(3分)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二】(20分) 旷野与城市 毕淑敏
①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②我所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③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④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
⑤唯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
⑥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在一统天下……
⑦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用最先进的通信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⑧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暴风雪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⑨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是文明的痕迹,直到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⑩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流光溢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地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玛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11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但○
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
1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10.结合文章简述城市与旷野的对立有哪些表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