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3 3:00: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表C.0.1 人行走作用力及楼盖结构阻尼比

4.10.44.10.54.11

4.11.1人员活动环境 人员行走作用力Ρ0(kN) 结构阻尼比β 住宅、办公 0.3 0.02~0.05 商场 0.3 0.02 室内人行天桥 0.42 0.01~0.02 室外人行天桥 0.42 0.01 注: 1. 表中阻尼比用于普通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轻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阻尼比取该值乘以2; 2. 对住宅办公、教堂建筑,阻尼比0.02可用于无家具和非结构构件情况,如无纸化电子办公欧、开敞办公区和教堂;阻尼比0.03可用于有家具、非结构构件,带有少量可以拆卸隔断的情况;阻尼比0.05可用于含全高填充墙的情况; 3. 对室内人行天桥,阻尼比0.02可用于天桥带干挂吊顶的情况。 第C.0.2条:楼盖结构的阻抗有效重量w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BL B?CL

式中

?——楼盖单位面积有效重量(kNm2)

,取恒载和有效分布活荷载之和。楼层有效分布活荷载:对办公建筑可取0.55kNm2,对住宅可取0.3kNm2

L——梁跨度(m)

B——楼盖阻抗有效质量的分布宽度(m)

C——垂直于梁跨度方向的楼盖受弯连续性影响系数,对边

梁取1,对中间梁取2

第C.0.3条:楼盖结构的竖向振动加速度也可采用时程分析方

法计算。(目前设计中需要针对楼板减震处理的均采用此详细计算方法)

调整了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的划分,见3.9.3~3.9.6条。

第3.9.3条: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

20

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9.3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

(框架结构从严,板柱剪力墙结构放宽幅度也较大)

表3.9.3 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 高度(m) 框架 剪力墙 高度(m) 剪力墙 非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 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 框支框架 框架-核心筒 筒中筒 高度(m) 框架、板柱及柱上板带 剪力墙 框架 核心筒 内筒 外筒 三 二 四 四 三 二 三 二 三 ≤35 >35 二 二 四 三 ≤80 >80 三 三 二 二 二 二 二 ≤35 二 二 >35 二 一 三 三 二 二 烈度 6度 三 ≤60 >60 三 三 二 ≤80 >80 二 二 二 二 一 一 一 一 一 ≤35 一 二 >35 一 一 / 一 一 一 / / 7度 二 ≤60 >60 二 二 一 ≤80 >80 一 8度 一 ≤60 >60 一 9度 一 ≤50 一 一 ≤50 一 注: 1.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结构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适当确定抗震等级; 2. 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其框支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表中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规定采用; 3. 当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高度不超过60m时,其抗等级允许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 4. 乙类建筑及Ⅲ、Ⅳ类场地且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的丙类建筑,当高度超过表中上界时,应采用特一级的抗震构造措施。

21

4.11.2 第3.9.4条: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4.11.3?

4.11.4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9.4确定。(没变化)

表3.9.4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 烈度 6度 7度 8度 框架-剪力墙 框架 二 一 一 剪力墙 二 一 特一 剪力墙 剪力墙 二 一 一 非底部加强部位的剪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