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整体解决方案 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治理建设方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6:23: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治理建设方案

(1)人口:XXX政府可以通过采集平台采集社区出租屋流动人口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电话、身份证、入住时间、户籍、同住人口等等信息;

(2)房屋:采集社区、园区、商圈、写字楼等各类房屋的信息,包括开发、物业、配套、地址、面积、楼号、单元、楼层、房间号、房屋编码等等信息;

(3)法人:采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户等法人信息,包括法人类型、法人代表、证件照、地址、经营范围、环境照片、服务信息、其它标签等等信息;

(4)POI:采集社区、园区、商圈、写字楼周边商铺、公厕、交通配套、便民福利站、医院、学校、加油站等各类服务站点POI数据,包括名称、GPS坐标、地址、电话、服务信息、环境照片等等信息;

(5)事件:采集社区、园区、商圈、写字楼周边聚众打架、矛盾纠纷、意外事故、突发事件等信息;

40

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治理建设方案

(6)公益:发动社会大众参与随手拍违章、随手拍污染、随手拍广告、随手拍安全隐患等公益采集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2.1.3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需求 2.1.3.1 总体需求 2.1.3.1.1

功能定位

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电子政务网站、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和信息安全基础,是电子政务的三大基础设施。

本次项目的定位是建设支撑XXX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的基础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逐步建立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围绕部门内信息的纵向汇聚和传递、部门间在线实时信息的横向交换等需求,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作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基础平台,本项目的建设,使各部门应用可在统一的授权管理下,与其它部门或跨部门系统交换数据,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对分散异构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系统实现无缝整合,并在新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上开发新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

41

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治理建设方案

2.1.3.1.2 建设模式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采用共享+交换的方式,分散建设,适度集中,各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整合本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形成的节点目录和节点共享数据库,以前置机的方式提供服务,自行维护。根据具体情况,平台共享数据库部署在信息资源交换管理中心或分中心,由共建部门基于交换平台进行维护,共用中心的网络资源、周边设备和专业化的运行维护人员及服务,可以充分保证共享数据库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

“逻辑集中、适度分布”的建设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集中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元数据库、专题应用数据库,形成信息共享的基础;

二是构建面向服务的网络应用系统架构(SOA),实现各部门通过访问中心就可透明访问共享信息资源的机制;

三是在共享数据库的建设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逻辑集中适度分析建设”方案进行具体的分组部署和实施。共享数据库分三种情况建设:基础共享数据库采用数据集中的方式,由资源交换管理中心统一建设运行支撑环境,多部门共建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库由责任单位建设,可采用物理集中的方式托管在数字资源中心,也可以在存放在分中心;专业共享数据库,部署在各职能部门,由部门管理和维护。

42

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治理建设方案

2.1.3.1.3 平台部署

XXX市政务网基本已经建成,连接了社保、公安、房产、财政、税务等多个委办局直属单位和市,区政府连接的政务网。按照XXX市善政、惠民、兴业三大应用方向,网络和基础设施层面的互联互通目前还差政务中心跟数据中心的双链路互联和双活的数据中心建设及惠民和兴业网互联互通的建设。 2.1.3.1.4

系统性能和扩展要求

作为XXX市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交换平台能够支撑XXX市党政机关之间跨部门应用系统之间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的需求,应满足今后5年业务的增长。在最大负荷下,系统能够达到以下性能指标:

1、 中心平台应达到如下 性能指标: (1) 每秒就能够支持800个数据交换操作;

(2) 每秒就能够支持400次共享数据或目录数据的查询; (3) 可以同时支持70个并发访问,反应时间2秒内; (4) 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支撑每个交换流程运行,并监控每个

交换节点的运行状态;

(5) 应满足到系统自身运转开销,以及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保

留的处理能力冗余;

(6) 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添

加新的服务器、CPU或内存实现,无需对现有应用软件

43

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治理建设方案

进行改动。

2、 各交换节点应能够满足以下要求:

(1) 能够满足XXX市党政机关的接入要求,并可根据实际需

要扩展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2) 能够支持多种前置节点类型,包括独立的前置机和业务

系统直接集成的访问方式;

(3)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部署到多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

服务器环境。

2.1.3.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技术要求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包括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信息资源交换体系两部分。通过目录体系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组织管理,各部门可以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况,发现和定位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通过交换体系可以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两部分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

系统以SOA作为平台建设的主要技术架构,以企业服务总线(ESB)作为主要的技术实现手段,建设一个以标准化方式,实现互连、互通、转换、互操作性和安全管理的统一交换平台。 2.1.3.2.1

目录体系需求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由信息库系统和目录管理系统组成。信息库系统由政务部门的共享信息库、目录内容信息库和目录服务中心的目录内容管理信息库、服务信息库组成。目录内容服务系统

4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