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技术规范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6 0:01: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2.3.2 无线通信要求

a)无线通信模块环境应适应于表2-1中C3要求。

b) 无线通信模块提供至少2路RS232串行接口,其中1路用于与配电终端通信,1路用于本地维护;或提供至少1路全双工以太网接口, 即满足与配电终端通信也满足用于本地维护。

c) 无线通信模块RS-232/RS-485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1200bit/s、2400bit/s、9600bit/s等,以太网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10/100Mbit/s全双工等;

d)无线通信模块与SIM卡的接口应符合GSM11.11的要求,与SIM卡交互数据应符合GSM11.14要求。

e)无线通信模块支持端口数据监视功能. f)无线通信模块应支持SMS管理功能,可通过SMS支持关键参数设置、状态查询、故障诊断功能。 g)无线通信模块应支持本地维护功能,可通过本地维护接口支持调试、参数设置、状态查询和软件升级。

h)通信接口的插拔寿命应≥500次。

i)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直流电源供电,输入电压应支持+12~24V宽电压输入,正负偏差20%。 j)通信模块应内置电源反相保护和过压保护。

k)无线通信模块待机(保持在线,无数据通信)功耗推荐小于1W,最高应不大于3W;数据通信平均功耗(保持在线)推荐小于2W,最高不大于5W;启动及通信过程中瞬时最大功耗应小于5W。 2.2.4功能要求

2.2.4.1“三遥”站所终端功能

a)具备就地采集至少4路开关的模拟量和状态量以及控制开关分合闸功能,具备测量数据、状态数据的远传和远方控制功能,可实现监控开关数量的灵活扩展;

b)具备就地/远方切换开关和各控制回路独立的出口硬压板,支持控制出口软压板功能; c)具备对遥测死区范围、遥信防抖系数远方及就地设置功能。 d)具备当地及远方设定定值功能。 e)具备故障检测及故障判别功能;

f)具备故障指示手动复归、自动复归和主站远程复归功能,能根据设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归,也能根据故障性质(瞬时性或永久性)自动选择复归方式;

g)具备双位置遥信处理功能,支持遥信变位优先传送; h)具备负荷越限告警上送功能; i)具备线路有压鉴别功能;

j)具备串行口和以太网通信接口;

k)具备对时功能,支持SNTP等对时方式,接收主站或其它时间同步装置的对时命令,与主站时钟保持同步;

l)具备同时为通信设备、开关分合闸提供配套电源的能力; m)具备双路电源输入和自动无缝切换功能;

n)具备后备电源自动充放电管理功能;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时,应具备定时、手动、远方活化功能,低电压报警和保护功能,报警信号上传主站功能;

o)具备接收并转发状态监测、备自投等其它装置数据功能。 2.2.4.2“二遥”站所终端功能

(1)“二遥”标准型站所终端

a)具备接收至少4路故障指示器遥信、遥测信息功能,并具备信息远传功能,可实现接收故障指示器数量的灵活扩展;

b)具备就地采集至少4路开关的模拟量和状态量功能,并具备测量数据、状态数据远传的功能,可实现监控开关数量的灵活扩展;

c)具备双位置遥信处理功能,支持遥信变位优先传送;

d)具备对遥测死区范围、遥信防抖系数远方及就地设置功能。

3

e)具备当地及远方设定定值功能; f)具备故障检测及故障判别功能;

g)具备故障指示手动复归、自动复归和主站远程复归功能,能根据设定时间或线路恢复正常供电后自动复归,也能根据故障性质(瞬时性或永久性)自动选择复归方式;

h)具备负荷越限告警上送功能; i)具备线路有压鉴别功能; j)具备串行口和网络通信接口;

k)具备对时功能,支持SNTP等对时方式,接收主站或其它时间同步装置的对时命令,与主站时钟保持同步;

l)具备同时为终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