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与现实意义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18:40: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与现实意义

摘要:古代以土地税为主的赋税制度的设计、变革对于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政权的生存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古代三次里程碑式的赋税变革历程,对影响变革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寻找有益于当今社会税制健全完善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赋税制度;制度变迁;税制改革

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许多次的赋税变革,而唐朝中期的两税法,明朝中后期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的摊丁入亩则是这些赋税变革中力度最大的三次。它们的实施不仅对稳定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寻求符合当今社会税制健全完善的有效途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国代赋税制度变革的三大里程碑

1、两税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开始向以土地、资产为本转移。

纵观两税法实施之前的中国赋税制度,大都是以人丁为征税之本,而以人丁为征税之本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必须有相应的土地、资产。唐朝前期由于实行均田制,广大农民基本都有田可耕,社会经济繁荣。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畅行无阻,税源充盈。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农

民丧失土地沦为地主的佃户,唐朝政府控制的农户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步枯竭,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唐朝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另立多种税目,恣意勒索,以致人民负担日趋沉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这种情况如再继续下去,将危及唐朝政权的存在。以上情况说明对旧税制的变革已经刻不容缓。公元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下令正式实施两税法。两税法的实施扩大了税源,简化了手续,增加了财政收人,挽救了唐朝中期以后的经济危机,稳定了唐朝政权的统治。而更重要的则是为赋税制度确立了一个合理的、新的征收标准。从此以后,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两税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起点

2、一条鞭法的实施使斌税征收基本货币化

与历史上其它封建王朝一样,明朝发展到中期以后也开始走上了腐败、没落的道路。土地兼并,贪官横行,赋役苛重,农民暴动,所有这些社会矛盾都开始集中显现,并呈蔓延之势,明朝的统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挽救明朝的危亡,明神宗起用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一条鞭法的推行是中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上承唐朝两税法,下启清朝摊丁入亩。在当时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各级封建官吏、豪强地主对农民的勒索、盘剥,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特别重要的是一概征银,使封建时代的实物税制转向了货币税制,

使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基本货币化。一概征银,扩大了社会的商品市场,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一条鞭法在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史上又竖起了一块里程碑。 3、摊丁入亩取消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人头税

清朝人关之初,赋税制度仍沿袭明朝旧制,实行一条鞭法。然而自明末社会大动乱以来,随着土地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无地、少地的农民越来越承担不起丁税的重负,不断地进行反抗斗争,他们或迁徒流亡,或隐匿户口,不但使清政府征收丁税失去保证,还使清政府无法掌握人口实数,同时加剧了社会动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清政府分逐步完成了摊丁人亩的改革。摊丁人亩的实行,是中国赋税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对清朝的统治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摊丁入亩简化了税收原则,只按土地的单一标准收税。这样,不但稳定了清政府的财政收人,有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削弱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摊丁人亩取消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人头税,在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此后,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口数量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了大批新生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当人口数量的增长超过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它所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效果。从这一点来看,摊丁人亩的实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二、影响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因素分析

税制变迁就其本质来说,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的重新调整,提时现行税制不断变革、不断完善过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迁属于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变迁能否进行,受当时政治经济背景、政权稳定与财政状况、政府对资源的控制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约束。 1 .政治经济背景因素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在两个社会转型期间春秋时期出现的“初税亩,的推行可以说反映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赋税制度变革的影响,初税亩制度推出的时代背景是伴随着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封建制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劳动者的人身自由由经历了奴隶― 农奴― 农民变化历程,因此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变化、生产工具的变化、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必然需求赋税制度的变化以实现当时赋税制度的功能。但是深层次影响政治、经济制度是生产力因素。生产力提高引起的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粮食产量、劳动者积极性等方面的效应都会对赋税制度产生影响。

2 、政权稳定及财政状况因素

政权的稳定对赋税制度的影响是显然的,从历朝历代本朝代看,赋税制度在税率方面的调整,伴随着朝代的兴衰。从整个历史时期中上述

几次大的变革看,“初税亩”的推行源于私田增加及生产的繁荣,公田收人无法满足当时统治者包括战争等各方面的开支。唐中期两税法的推行源于均田制破坏的情况下,政府陷人无地可均,自然与此相对应的无可征之丁的财政危机局面。明朝中期实行的“一条鞭”更是在明朝统治者腐败,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大地主想尽办法逃税,苛税残酷,政府财力匮乏的情况下推行的。这就说明了政府财政状况对赋税制度变革的决定性作用。如前所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迁属于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政府进行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动力即是财政状况,其次才是尽量简化征管方式降低税收成本。 3 .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因素

税制变迁就其本质来说,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的重新调整,而经济利益的获取又源于各个利益集团对资源的控制,对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尤其是农业社会以土地产出为主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将决定了土地赋税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封建时期土地私有导致的土地兼并的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政府和大地主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始终是赋税制度变革的一大原因。 三、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现实意义

对于当今社会税制改革,与古代社会赋税制度变革相比,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上,税制变迁仍然属于政府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式,但是当今社会税制改革必须要考虑纳税人的反映,以及税制改革中国际税收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回头看一下古代赋税制度变革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