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改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3 16:59: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作用为根本,全面做好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着力构建以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向广大党员群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基层党建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工作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本地“十二五”规划,做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对接,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社区规划相配套,与党员群众需求相统一,在建设布局上突出公共性、公益性。同时,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在搞好当前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后续建设和功能提升预留空间。

2、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加强组织协调,把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建立健全共同建设、综合使用、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参与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

3、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

防止片面地强调整齐划一。整合各级各部门有效资源搞建设,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广泛听取和充分尊重党员群

众意见,特别是建设方案、资金筹措、建设质量等要请党员群众参与和把关,避免铺张浪费,防止重复建设,不准举债搞建

设,真正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

程。

4、以用为本、强化功能。坚持建管并重,以用为本,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居)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注重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效益,从严控制

干部办公用房,尽量扩大服务党员群众和开展活动的场所,切实增强服务功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三)目标任务

通过“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划转调剂一批”,力争年内实现每个建制村和城镇社区都有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都达到“五务合一”的要求,努力使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区域内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信访维稳中心,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特别是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家,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实现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全覆盖。

2011年全县累计完成90%以上的建设任务,到2012年“七一”之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要按照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要求来建设,在内外功能设置上,要统一规范,力争达到“20个一”的标准和要求:

1、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一般不少于120平方米。1000人以上的村,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搞好当前建设的同时,认真

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后续建设和功能提升预留空间。

要求具备: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一套村组织标识、一面国旗、一个公开栏(橱窗)、一个活动场地、一套体育设施、一套广播喇叭系统、一个使民服务大厅(室)、一个谈心说事室、一个办公室、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室、一个远程教育站点、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一个档案室、一个卫生室、一个农资超市(综合服务社)、一个农村商贸服务站点、一个综合服务站点。

2、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中心城区一般不少于200平方米)。要求具备: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一套社区组织标识、一面国旗、一个公示宣传栏(橱窗)、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地、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室)、一个服务指南、一个公共服务电话、一个居民谈心(说事)室、一个办公室、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一个远程教育站点、一个文化娱乐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市民学校、一个档案室、一个爱心超市、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警务室。

(二)规范设置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