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论语》十则(2)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3 17:14: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论语》十则

编稿:王娜 审稿:姜虹

学习目标

1.了解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家学说的影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共20篇,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出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论语”这一书名的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的两三个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 字词汇总 语音

盍(hé) 诲(huì) 裘(qiú) 敝(bì) 肱(gōng) 少(shào)者怀之 智者乐(yào)山 ,仁者乐(yào)水 知者乐(lè),仁者寿 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 .

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 .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 .

重点字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 .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安:使……安逸;信:使……信任自己,...怀:使……得到关怀和爱护)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 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 ..

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 .. ⑤是智也(是:代词,这) . ⑥盍各言尔志(盍:何不) .

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 .. 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

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 ... 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 ..

重点语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 把握重点 “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解读】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为政”篇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读】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解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的一段简短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读】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述而”篇

【高清课堂:君子是怎样炼成的——《<论语>十则》析读 401796 三、课文分析:君子是怎样炼成的——(二)胸怀像大海】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读】人处于世间,无非是做事和待人两个方面。本则其实有一个前提,便是在遭遇了困难、麻烦的时候,君子和小人的做法不同。

在做事碰壁时,君子不愁眉苦脸,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已经无愧于心,一片赤诚可对天,所以,君子会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小人则不同,他们没有人生高远的目标,没有精神的寄托,心中的唯一牵挂就是名和利,做事遇到困难时,他们患得患失,整天愁眉苦脸。

在待人上,遇到别人的误解时,君子胸襟开阔,知道自己没有错误,只是别人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所以君子不记恨不打击报复,因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小人则不同,别人误解他时,他一肚皮牢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他。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蜜腹剑,暗中记恨,甚至打击报复。 “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解读】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解读】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①,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