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 22:5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分析主旨 突破难点
作者先说“物”,后谈“人”,言在“物”,意在“人”,文章中“牵牛花”与“孩子们”的连接点在哪里? (学生找到:是最后一节。
请学生齐读后思考:“未开花”、“天时”、“爬得很高”、“枝叶憔悴”实际上分别指的是什么?
(“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了,爬得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1、未开花
(开始许多同学会认为指的是“未考上好学校”,经过提醒悟出应该是相反的内容。讨论后明确,是指孩子们“没有健康成长”。) 2、天时
(在孩子指的是“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环境。) 3、爬得很高
(是指考取学校,有了功名) 4、枝叶憔悴
(指孩子缺少灵性,失去纯真与活力,开始变得世俗,功利) 继续提问:
● 这四种情感,作者的感情重点究竟落在哪一个上面?
(学生此时容易得出:应该是“可怜”与“可悲”。作者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有的只是爱;对于渐渐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参加考试的孩子,在“爱”之外
6
还有了“怜”与“悲”,因为他们渐渐脱离了单纯与天真。)
总结主旨:
文章通过对孩子们投考的描写,批判了世俗社会的功利,呼唤儿童纯洁、善良、活泼、真实的天性的回归。
(既然如此,我们肯定很想知道:童心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六、拓展深化 找回童心(15分钟)
观看2分钟视频《童心》,了解什么是童心(对世界的好奇,对万物的爱,善良、真实,自然,宽容)
丰子恺写过一篇文章,叫《华瞻的日记》,以三岁儿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作家王朔写过一本小说《看上去很美》,从幼儿园孩子的角度来关注那段特殊的历史;法国作家圣埃克 苏佩里写过《小王子》,他想告诉所有的大人,孩子们才应该是这个星球上永远的主宰??
他们都是童心未泯的人。 你呢? ——童心测试
1、你在路边看到一条受伤的狗,你会?
A、去看一下它的伤势,想办法治疗 B、继续走路 2、你辛辛苦苦种植多年的花枯死了,你会?
A、伤心地吃不下饭 B、拔掉再种一棵 3、你看到路边乞讨的孩子,你会觉得
A、太可怜了,很想帮帮他 B、肯定是骗子,饿死活该 4、被朋友欺骗了,你会
A、有了好玩的东西还是和他分享 B、再也不相信朋友了 5、十五的夜晚,你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想到的是?
A、嫦娥的故事 B、空气终于变得好一些了 6、爸爸冤枉了你,打了你一顿,你会?
A、仍然爱他们,因为他是爸爸 B、恨他,不再象以前那样爱他
(以上测试题,分别涉及到“同情”、“关爱”、“信任”、“想象力”和“宽容”,
7
所有的“A”选项都是我们童年的做法;所有的“B”选项,是很多学生或成人现在的选择。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童心”的重要;通过测试题的参与,学生方能悟出“童心是怎样丢失的”) 讨论:1、童心都去哪儿了?
(讨论明确:“世界”的纷乱,“社会”的复杂,加上“大人”的功利与世俗,使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人)
2、怎样才能找回我们的童心?
(讨论明确: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对他人友好,保持好奇心,不以强凌弱??)
(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文的学习从文字表面引入文字深处,同时进入到作者心灵的最深处,也把学生从课文里带入到生活中。)
(课文讲完,布置作业)
七、作业巩固 关注生活:
1、欣赏丰子恺更多的漫画和文学作品,体会其内涵
2、观察身边具有“童心”的人,写一篇文章,题为《我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