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6/29 4:36: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张梁森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 什么是民族呢?
简单地说,它是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通俗地说,就是由民组成家,由家构成族,由族建成国。即我们常说的国家。民则是国家的最小分子。不论是原始共同体也好,还是现代化国家也好,都存在着对最小分子即对民的多方面管理。其中,赐姓就是这多方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给民一个永久性的符号,以利他们形成有机的组合。
众所周知,中国最早的赐姓活动始于黄帝。而黄帝以前的姓氏,则是以男女而区别的。《通志·氏族略序》云:“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明明显显告诉我们,姓氏是人们组成有机体的重要依据。
黄帝本来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的一个部落酋长。他姓姬,是少典的儿子,号轩辕氏,亦号有熊氏。他在部落中很有威望。当时,另一个部落首领叫神农氏炎帝,年纪稍大,是黄帝的兄长,老而昏聩,治事力不从心,但又好战,常常扰乱年轻有为的轩辕氏部落。有一次,炎帝和黄帝各带人马大战于古阪泉(今河北省涿鹿东南面)一带,炎帝大败而归,后与黄帝结盟并归顺于黄帝,炎帝后尝药草中毒而死。轩辕氏则被众部落公推为天子。是时,他拥有北至于大漠,南至于长江,西至于陕西,东至于大海为界的广袤地域,即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个有德能的人为辅臣治理天下万民。轩辕氏自己也十分勤劳勇敢,治道有方。《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述他:“时播百谷草木,谆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
节用水火财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见《史记》第6页,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
黄帝把都城筑在涿鹿的东南,称天子明堂。他娶有4个妻子,西陵氏的女儿叫嫘祖,是他的正妃。其余3位女子皆为次妃。这些妻子先后为黄帝生育了25个儿子。黄帝为了把自己的这些儿子教育好和管束好,就根据他们的功劳赐姓封地,各成国家(即小部落)。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又云:“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见《史记》第9页,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
《史记索引》、《史记正义》对这个问题分别作了注释。其意是说,黄帝给25个儿子中,对有功劳的14个儿子赐了姓并封了地,但实际上赐姓只有12个,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这12个姓。因为得姓的14个儿子之中有两个是随父(即黄帝)而姓姬,这就是黄帝的第5个儿子挥和另一个儿子苍林。
姬挥是黄帝的第三个妃子彤鱼氏所生,当然属于庶出。他看到父亲为哥哥、弟弟们赐了姓、封了地,各自为王,比起自己还居住在涿鹿的天子明堂边的小屋里要威武的多,又自由得多,心里十分羡慕。
姬挥此时已是一个勤劳勇敢、很有作为且又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对自己未得赐姓和封地是很不甘心的。
但他也知道,父亲对其哥哥、弟弟们赐姓封地,要么就是出自嫡母,要么就是建有军功。看来自己要得赐姓封地,作为庶出的儿子,只有靠建立军功这条路了。可前几年,父亲与别的部落打仗,哥哥们因年长都争先恐后英勇参战,自然能建立功劳。而自己那时年小,那里有机会参战立功呢?如今,自己长大了,他多么希望有机会去争取功劳啊!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那就是当时南方(今河南淮阳一带,古陈国)另一个部落酋长蚩尤,属九黎氏族,他有以熊、罴、貔、貅、虎、豹等6种猛兽为图腾的6个部族。他看到黄帝统治了中原土地而得了天下,自己练得一身武艺,何不与黄帝争夺天下呢?
于是,新的战争又在中原北方爆发起来。
笔者曾在新华书店工作19年,从营业员干到经理。这19年中,除工作空余,就是读书,只要是自己爱看的书就读。人们说:读书破万卷(古人说的一卷,即现在一章或一回)。对笔者而言,真不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