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12: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非黄帝子者,毋疑也。”

《绎史·少昊纪》:“《史记·本纪》曰:‘黄帝之子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不得在位’,是不然。青阳与玄嚣皆黄帝之子,非一人也。青阳即少昊氏也。”

可见,史家于青阳,有认为是玄嚣的,有认为是少昊的,也有认为玄嚣即少昊的,还有认为是少昊之父清的。可是,没有认为是张姓始祖挥的。即使挥是“青阳之子”,挥也并非青阳氏,而是张氏。因此,青阳无论是玄嚣还是少昊还是清,也不管是挥的父辈、晚辈、还是兄弟,既然不是张姓得姓始祖,其封地不管在哪里,都不能称为张姓源出之地。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清河说”所忽略了的关键问题。 (二)清河张氏兴盛、显赫,是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形成的重要因素

我国史籍所记载的早期张氏著名人物,除《诗经》所记张仲未明其居地外,基本都在晋,如张侯,张老,张君臣,张趯,张骼,张孟谈等。三卿分晋之后,张姓随着韩、赵、魏的拓展向中原地区迁播,在更广阔的地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清河张姓人物,据一些张氏家谱记载,最早的是张典。张典是汉留侯张良的孙子,张不疑之子,在汉文帝时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始迁居于清河郡仁里乡节孝坊。张典子张默,为御史大夫,袭清河郡公;张墨子张金,汉景帝时任大司马,又承袭清河郡公。所以,清河张氏的辉煌,是从张典开始。张良有二子,长即不疑,次为辟疆。辟疆幼为侍中,其后不明。所以,张良之后裔,实为不疑之后裔。不疑有二子:长典,次高。高之后裔,现知的并不是很多(张道陵是高之六世孙。其世系为:高—通—无妄—浩—大顺—道陵)。而典之后裔则支脉繁多,是一个庞大的张氏人群,占当今张氏人口的相当部分,他们都是清河张氏!

张典为清河郡太守,始迁清河,并不见于史籍记载。史籍记载始迁清河的张氏,是东汉的张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载:“张良裔孙司徒歆(歆,字敬让,河内武陟人,东汉桓帝建和三年拜司徒),歆弟协,生魏太山太守岱,(岱)自河内迁居清河,为清河派始祖。”《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所收录之同宗张芝(字廷毓,歙县人,明朝弘治中授评事,正德间曾为按察副使)所撰《星源误谱辨》,称清河张氏是“清河派”,也说:“清河派自岱为始,至保望,凡十八世,有名者十六世。”就是说,该支张氏从张典至明代张保望,是十八代,其中十六代均有名可考。张岱是张睦的四世孙,而张睦是张典的六世孙(良—不疑—典—默—金—千秋—嵩—睦—况—协—岱)。无论是张典还是张岱始迁清河郡,清河郡都只是张姓迁播过程中一个支派的始居地,而不能说成是张氏的起源地,这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张典为清河郡太守,始迁清河,虽史未载,也是不能排除的。张良死,由不疑嗣侯,至不疑坐罪国除,这其间有十二年。据推算,其时张典应在二十至三十岁左右{28},由于张良的声望和功绩,其时张典为清河郡太守是完全可能的。大约张典迁居清河之后,由于世事变迁,家族兴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均记载张典之孙张金为大司马,说明其时家族重新复兴),大部分又离开了清河,至张岱,再次迁居其地。李月波《清河张氏古世宗脉考叙》引述:曲江张氏所撰修的宗谱,有《仁里初辑增订旧序》、《仁里重修家乘旧序》。曲江张氏不是张岱之后,而是与张岱平行的另一支:

他们自修家谱冠以“仁里”,是不忘本支张氏祖居仁里乡,证明了张典曾迁居清河县仁里乡的事实。 在岁月的交替过程中,清河张氏虽也有不少磨难,但总体上一直都很兴盛,历代高官名宦不乏,文臣武将辈出,人口不断增加。到了张岱的十一世孙张文瓘、张文琮兄弟(岱—议—荣—幸—准—灵真—彝—始均—晏之—乾雄—文瓘、文琮),正值盛唐,亦其家族最为鼎盛时期。张文瓘在唐高宗时拜相12年。四个儿子:潜,魏州刺史;沛,同州刺史;洽,卫尉卿;涉,殿中监。父子五人,均官居三品以上,俸禄合超万石,故被称为“万石

张家”。文瓘弟文琮(《唐书》记文琮为文瓘之兄,《新唐书》则记文琮为文瓘之弟),吏部侍郎。琮三子:戬,江州刺史;挹,兵部郎中;锡,在武后、韦后时两次拜相。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姓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其首。可见当时清河张氏之显赫、荣耀!人口众多的张典、张岱后裔,因历代居官各地,本就广为分布,而张睦始迁吴郡(今苏州)后,其后裔在南北朝及唐末、五代,又不断大量南迁,形成了众多江南支脉;明宋濂所撰《张氏图谱序》就记有:张氏“子孙蔓延,分适他国而居,清河为最盛,清河之族布于大江之南。”这些清河张氏子孙,不管是否直接由清河外迁,都是最早迁居清河的张典或者张岱的后裔,都是清河派分支。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高,因不忘祖居清河,所到之处,立祠修谱,多称清河堂,清河世第,清河世家,清河世泽,颇具影响。与“青阳生挥”相联系,久而久之,清河这个张氏支派居地便被附会、讹化成了张姓发祥之地。张姓起源地“清河说”,是在唐以后才形成的,这显然与清河张氏兴盛、显赫密切相关。

张姓起源地“清河说”,本源于《元和姓纂》“青阳生挥”之说,而《元和姓纂》和《新唐书》的权威性又极大地推动了“清河说”的传播。到明代,虽然已有“太原说”的冲击,仍以主流的姿态继续流传。 (三)当今“清河说”的基本论据之误和对尹城的迷惑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得姓郡望”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把尹城夹杂进去,企图把尹城与清河统一到清河郡地域内,既是对抗张氏起源地“太原说”的挑战,也反映了对尹城的迷惑。因而是没有力量的,反而增加了“太原说”的份量。不过,毕竟“挥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的观点影响有限,因而“清河说”依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清河说”过去无需过多自辩。但近期遭到了其他观点更严峻的挑战,就不能不认真审视自己的地位。清河张氏现在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力度,不断进行“正名”的努力。但是,考述虽不少,却未中要害。比如,一、加大力度论证清河地就是古青阳氏地。但张氏始祖挥不是青阳氏,而是张氏,因此矢不中的。二、论证清河是张姓最早、最大的郡望。这并没错,但郡望大小与发祥地不存在因果关系,而且,清河成为张氏重要郡望也只是汉代以后的情况,所以,它不成为“天下张氏源清河”的根据。三、说很多张姓以“清河堂”作为堂号。这也是事实,但是堂号是姓族分支的标记,并不代表张姓的发祥地。自称“清河堂”,不过是清河派张氏不忘祖出地,或非清河派张氏对清河的崇敬而已。四、说:今清河县境内有鲧堤遗址,知鲧在此活动过,因此,“作为黄帝子孙的挥在清河居住或活动也极有可能”,这就更是词不达意。鲧在清河境内活动过,与鲧之前的张姓始祖挥有何关系?河南内黄县也有鲧堤(见清雍正时《河南通志》卷五十一)。五、说张仪的兄弟张撰曾在清河立过宗祠,“这是张氏根在清河的又一佐证。”然而,祠堂是后代为纪念先祖而建,而且是随后代的居地而建,它本身就不是祖根在何处的根据。何况,张仪是战国时人,他的兄弟在清河立祠,也不过是战国时事,自然不能成为“张氏根在清河”的佐证!六、统计数据表明张氏在清河分布广,人口比例大。这是现状,作为张氏发祥地的证据,不具说服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今“清河说”观点对尹城的迷惑,比《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有过之而无不及。《张氏会修统宗世谱》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虽然对尹城有迷惑,但还强调清阳是始祖挥的封国,尹城不过是“后改清河郡”的地方,尽管没有任何根据可以认为尹城在清河郡地。而现在有些为“清河说”“正名”的文章,则说“各文献记载,挥世居青阳,封于尹城”,或者说成是挥“居尹城国之青阳”。《张氏历史文化研究》有的文章更明确地认为:“始祖挥,世居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封于尹城,今山西省太原市”。作为“清河说”的捍卫者,盲从他说,称挥之封国是尹城,是太原,翻过来把青阳纳入尹城的范围,这反映了当今“清河说”底气不足,已经招架不了“太原说”的巨大冲击——正是“太原说”认为挥“封国尹城”,并认为尹城就是太原,而且认为太原晋源区有青阳河、青阳沟、青阳庙,那里正是尹城国的青阳,是挥的封国所在地(《台骀庙的传说》:“台骀神庙所在的王郭村古称尹城里,为张氏始祖挥公受封之地。村西有青阳沟、青阳河、青阳庙,都是以金天氏封国命名的。”《中华姓氏谱·张》:“王郭村作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地,至今仍有一些痕迹。诸如,以少昊青阳氏命名的青阳河……为纪念青阳氏,在青阳河畔还建有青阳庙……以青阳氏命名的青阳沟……”)。实际上,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地,而是指汾州,是尹姓始祖般或称殷的封地,与张姓始祖挥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带头

把他们混淆了!前边已对此作了详细剖析。

(四)清河地自是古青阳氏封国,青阳氏自有青阳姓族遗存,与张姓起源地没有关系

承认挥是张姓得姓始祖的姓氏著述及张姓家谱,对挥之得姓,有两种观点:一是以职官为姓,如《元和姓纂》所言:“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得姓张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姓氏急就篇》、《古今姓氏书辩证》、《万姓通谱》等都持此观点。二是以封地为姓,如《路史·后纪五》:“挥:……受封于张,为弓氏张氏。”《路史·国名记·黄帝后姬姓国》:“张,挥之封,今邢之任县是”。《姓氏考略》:“张:挥之封。”可见,无论以职官为姓说还是以封地为姓说,都与青阳无关。青阳氏之后自有青阳姓族遗存。《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青阳:《风俗通》曰青阳黄帝子,《国语》曰青阳为己姓,黄帝娶方雷氏女生青阳,少昊氏也,后世以为氏。汉有东海太守青阳愔,又有东海中尉青阳精,前蜀王氏枢密使唐道袭其母青阳氏……又范禹称有门生青阳诚……唐贞观所定郑州荥阳四姓,一曰青阳”。明陈士元《姓觿》记述:“青阳,《姓苑》云少昊青阳氏后;《千家姓》云东海族;《汉书》有东海王中尉青阳精;《宋史》有丹徒人青阳梦炎,井陉人青阳泰、青阳〓。” 我们可以认同“青阳”即“清阳”,是清水之北的观点。不过,清河在我国有许多条,所以很多地方都可称清阳;一条清河,其沿岸地名无数,也就应有无数清阳。那么,今清河县地是否是上古青阳国所在?是,或者可能是。《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清》曰:《帝德考》云少昊曰清,清地也,一曰青阳。……然考清地非一:一在郓,汉封宫中同者,或谓少昊国(原注:卫地,今郓之东阿东北西十里有清亭,《隐公四年》遇于清者,《哀十一年》杜云亭在济北卢县东);一在濮(原注:临濮西三十里乃《宣十二年》晋宋盟清丘者,其丘高丈,又《昭十一年》清丘,鲁地);一在并解(原注:本曰清源,在解之闻喜,今在安邑北五十里,《宣十三年》赤狄伐晋及清者,而并又有青原,亦赤狄伐晋之路。其中所说并,乃并州,指山西中南部);一作故乐平(原注:《成十七年》国胜待命于清者)。所说那么多清阳,没有清河地。不过,《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青阳》曰:“(青阳即)今潭之长沙,昔荆献青阳以西于秦者;然贝之青阳,汉之旧县,故城在今县东三十五里。贝,今之恩。而青阳,熙宁四(年)省入清河。”“贝之青阳”即今之清河(属唐之贝州,宋之恩州),是“少昊青阳氏后”之国,并非挥之封国,与张姓起源地没有关系。 注 释

①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同时,还有《张氏统宗世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参修人张宪、张阳辉等撰修,其“本源记”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完全相同。他著也称《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为《张氏统宗世谱》或《张氏统宗谱》。不过,此谱首页首行标题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参修人涉及一州三县,也是名副其实的“会修”。故加“会修”二字更准确,也可与张宪、张阳辉谱区别。

②《姓源韵谱》,或称《姓源》。宋王应麟《玉海》称:“唐《姓源韵谱》,《晁氏志》(曰)唐张九龄撰五卷,依《春秋》正典,柳氏《万姓录》,《世本图》,捃摭诸书,纂为此谱,分四声,以便寻阅。”《四库全书》关于《元和姓纂》的《提要》说:《元和姓纂》“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姓源韵谱》、《姓苑》诸书。”而《元和姓纂》对尹姓的记述与《姓源韵谱》基本一致,见文中所引。 ③如:《百家姓探源》(张海彤、金连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尹: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见《姓源》。尹城,今山西省隰县东北。”《当代百家姓》(王大良等,气象出版社2001.1):“尹:少昊金天氏有子名殷,担任工正之职(掌百工技巧)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后来,殷的子孙以封邑为姓氏。”《姓氏起源》(史国强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1):“尹姓:一支出自少昊之子殷,殷官为工正,即管理手工业的官员,后被封于尹城,其地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殷的后代以封地取姓,遂成尹姓。”《百家姓探秘》(黄节厚编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尹:以地名为姓。少昊的儿子殷,官至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受封于尹城(今山西省隰县东北一带)。时

称尹殷,其后代以封地取姓,遂成尹氏。”《中华经典蒙书集注》(尚圣德主编,华文出版社2002.1):“尹:为上古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是以地为氏。少昊子殷,为工正,即掌管手工作业的官,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其后以封地尹为氏。”《中国文化通志》之分卷《晋文化志·姓氏郡望》(张海瀛撰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尹姓:起源于山西隰县。少昊之子殷,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 ④尹吉甫墓在平遥,平遥属汾州。

⑤《原本广韵》,隋陆法言撰《广韵》,唐改称《唐韵》,宋陈彭年等奉敕重修,赐名《大宋重修广韵》,故原来的《广韵》称《原本广韵》。《三礼图》,古籍,《隋书》、《唐书》、《宋史》皆记载有此书,撰者均不同。

⑥《北堂书钞》,唐虞世南撰,书成于隋代,其时虞世南为秘书郎。北堂,指秘书省后堂。

⑦清雍正时《山西通志》记此《碑记》撰者“失名”,《太原县志》则记为掌禹锡撰。掌禹锡,字唐卿,许州偃城人,宋仁宗时任并州通判,后为河东提点刑狱,宋英宗时以工部侍郎致仕。本文所述《山西通志》,乃清雍正时觉罗石麟等监修、储大文等编纂,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

⑧《山西通志》卷十八记载:“汾水由襄陵太平入(曲沃)县……经古虒祁宫北,又西经台神村台骀祠,西入绛州界。”

⑨《山西通志》卷四十六记载:“汾州,古台骀地。”卷一百六十五记载:“昌宁公庙在汾阳县东南三里,土人名台骀神庙,唐贞元九年建,令狐楚撰碑文。”

⑩所据为清代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9月版。文中所述司马彪,晋人,撰有《续汉书》,已佚。贾逵,魏学者,《史记集解》等著多引其说。

{11}见王先谦《合校水经注》。河东郡,指郡治安邑;左邑,即闻喜县;汉志,即《汉书》;《续汉书》,见上注。

{12}《中国地名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4):“新绛:县名。在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汉置临汾县,隋改正平县,明入绛州,1912年改新绛县”。其中所说临汾县,非今临汾市。

{13}《水经注》:“汾水又西经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蒐清原作三军处也。”《山西通志》卷二十八记载:“清原在闻喜县北二十里,《左传》‘晋蒐于清原’,杜注曰在河东闻喜北……今曰晋原。北临绛,西接稷山,南俯闻喜,广袤数十里。”《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清:《帝德考》云:‘少昊曰清,清地也,一曰青阳……然考清地非一,……一在并解(原注:本曰清源,在解之闻喜,今在安邑北五十里……而并又有青原……)”并,并州,指山西,解,山西西南部永济、运城一带。

{14}《中华文化起源志》P26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15}《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四年,智伯向赵、韩、魏索要土地,赵不与,智伯率韩、魏攻赵。“赵襄子奔保晋阳,原过从,后,至于王泽……”《史记正义》曰:“王泽,《括地志》云在绛州正平县南七里也。”《水经注》:“浍水山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又西南过虒祁宫南,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持竹节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卹。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智伯瑶,伯为封号,瑶为名;原过,赵襄子家臣;无卹,赵襄子名。王泽已干涸。

{16}《水经注》:“涑水西经董泽陂南。泽在今闻喜县东北四十里,古池东西四里,南北三里。”董泽又称董池、董泊,相传豢龙氏董父居此,故得其名。

{17}《山西通志》卷二十七记载:“中条山谷水北注闻喜美阳川大泽中,北溢为小泽,复南溢入安邑县境。”“秦王涧在闻喜县南四十里美阳川。”是知美阳川大泽在闻喜县南部。

{18}《水经注》:“涑水又与景水合,景水出景山北谷。山在闻喜县东南三十里,即中条山最高峰也。”而《山海经·北山次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盐贩之泽就是今运城盐池。而少泽自然应在景山之北。《辞源》“浍水”条:“浍水,又称少水”,或许少泽在浍水流经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