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选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精选】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2:26: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过山车”设计方案,让每组学生自主选择。

(3)学生小组内合作,根据设计图和材料组装。

(4)教师巡视各小组的组装情况,视情况对各小组适当指导。 三、深入研讨,评价成果。

1.检验完成的“过山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1)教师提出问题:各小组都完成了“过山车”组装,在组装前老师曾提出过五点设计要求。同学们,你们的“过山车”能否符合要求呢? (2)教师指导学生逐条检验各小组的“过山车”是否合格。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过山车”基本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发现的不足也能改进。

2.教师指名各小组的学生评价本小组的“过山车”。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检验了自己的“过山车”,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评价呢?

(2)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汇报。

(3)教师总结:我们在评价“过山车”时,要做到客观公正。根据前面的检验结果与仍可能存在的一些其他不足做出总结,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的评价。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课后活动:教师收集并保管好各小组的“过山车”,让学生放学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我们的“过山车”

【教学反思】

科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科学必须先了解自己看过或者经历过的东西。在本课教学中,我先创设游乐园过山车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经历完成自己“过山车”的过程。但考虑到教学时间与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完成组装的能力,我并没有让学生自己亲手完成全部的实践操作,比如设计组装方案与检验和改

进“过山车”,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逐步让学生掌握此类实践的完整过程,真正将实验知识传授给学生。此外,我让学生分小组组装“过山车”,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更多地将其视作“组装游戏”,而不是学习。另外,我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择实验室已有材料,不能使用仿真度更高的“过山车”玩具材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8.测试“过山车” 教案 反思

8.测试“过山车”

【教学目标】

1.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掌握描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 3.掌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4.测试“过山车”,发现影响小球运动速度的原因,并能改进自己的“过山车”。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掌握描述物体运动路线的方法。 3.掌握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方位盘、秒表、软尺、细绳、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过山车”的完整过程,同学们的“过山车”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这节课我们还将测试“过山车”。

2.教师下发各小组制作的“过山车”,提问学生:我们的“过山车”做得好不好呢,我们应该怎样测试呢? 3.学生讨论回答。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小球测试“过山车”,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要描述小球的位置和运动形式,还需要比较不同“过山车”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 5.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描述小球的位置。

(1)教师展示方位盘与软尺,指导学生用方位盘和软尺测量并描述小球的位置。

(2)学生在小组内测量并做好记录。

(3)测量后,汇报交流测量结果。

(4)教师总结:描述小球的位置和第一课学习的内容相似。本节课我们需要以小球的起点为中心,再用方位盘确定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这样我们就能用测量的数据描述小球的位置了。 2.描述小球的运动形式。

(1)教师指导:现在我们来观察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形式。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小球的运动过程。

(2)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教师总结:我们的“过山车”属于斜面,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为滚动。

3.比较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

(1)教师指导:在第5、6两个课时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现在我们需要运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

(2)学生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指导改进。

(4)学生小组内开展实验,测量数据并汇报结果。

(5)教师汇总各小组结果,引导学生比较小球在各小组“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路线? (2)学生根据前面教师的总结,交流后汇报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 (2)学生根据前面实验结果,交流后汇报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首先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再根据“速度=距离÷时间”计算出物体的速度,最后进行比较。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阅读资料:怎样改进“过山车”才能让小球运动得更快? 2.教师课件展示改进示例。 【板书设计】

测试“过山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感触最深之处是:任何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实验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分工合作是保证,交流汇报是升华,也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在探究活动前将每组中的学生按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观察员的身份分为六人一小组,各负其责,避免了能力差的无事可做。这样,每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秩序井然,教学效果好。同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实验操作活动中的一些重点环节教师首先要演示,还要以小提示的形式告知学生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小提示的引导,既能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