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1:44: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家。

七、梳理板书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柳枝找春天?

?风筝 喜鹊 杜鹃 桃花 杏花?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3.感受春天那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怎样才能读好句子。 难点

通过品读句子来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复习导入

1.借助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识记生字新词的情况。 同桌互相检查、互相纠正。

2.谁对春天又有新的发现?请告诉大家。(学生自由发言) 四、品读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师:想一想,春天来了,你们喜欢它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课文呢? 学生讨论,总结出朗读的语气。 (语气:高兴、欢迎、激动。) (3)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学生自荐朗读,然后齐读,体会春天来了的快乐。 2.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

(1)师:面对美丽的春天,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来读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读)

(2)师:这几个孩子是怎样去找春天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内讨论,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3)师:孩子们是如此急切地寻找美丽的春天!谁能说说这一段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谁愿意来读一读?(学生自由回答,自荐朗读课文)

(4)师:谁能来表演一下?(学生自我推荐表演) 3.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

齐读课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这一自然段。教师适当地进行点拨。 4.学习课文的第4~7自然段。

(1)春天的景色真美,孩子们都找到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彩色画笔画出来好吗?

学生自由活动,用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 (2)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出示: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指导学生读出欢喜和反问的语气。

(3)观看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边看、边听、边想,体会春天的美。 (4)小组内讨论,完成连线练习。 小草是春天的 琴声 野花是春天的 音符 嫩芽是春天的 眼睛 小溪是春天的 眉毛 小草 叮叮咚咚 野花 吐出嫩芽 树木 开一两朵 小溪 探出头来 (5)齐读连线练习题。

(6)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5.学习课文的第8自然段。

(1)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找一找春天在哪里。(自由说)

(2)读课文第8自然段,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春天在哪里。(学生在书上画词、画句子)

(3)师:“我们”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的呢? 出示练习题,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们”__________了春天。 “我们”__________了春天。 “我们”__________了春天。 “我们”__________了春天。

(4)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谁能帮老师把线连上?(出示连线题,学生回答。) 春天在柳枝上 笑 春天在风筝尾巴上 叫 春天在喜鹊、杜鹃嘴里 荡秋千 春天在桃花、杏花枝头 摇哇摇 (5)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第8自然段。 6.配乐齐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提示学生认真观察。 2.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冲:偏旁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柳:“木”作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荡: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总结

春天来了,春天真美,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到田野里去找一找吧,再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七、梳理板书

找 春 天

寻 姑 娘 吐 柳

八、教学感悟

荡 桃 杏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这么美的文章,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读呢?教学中,我就投其所好,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积累优美的语言,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景,不光学生沉溺其中,就连我自己也不得不为这美文所折服。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妙析教材

这是一则关于快乐、共享的美丽的故事,主要讲述了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的一个包裹,当他去找松鼠太太指认包裹中的小颗粒时,却发现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直到第二年春天,鼹鼠先生发现通往松鼠太太家的小路上开出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才明白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他的是花籽。这些花籽落在哪里,就为哪里带来一片芬芳,带去一片欢乐。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特别是部编本教材中对于绘本故事的逐册逐单元编排,学生对于这类题材的课文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文中所渗透的道理和情感不易体会,需要教师着重引导。

教学建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