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2:20: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比,自己遭遇不幸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者觉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负面事件的影响;②虚幻的优越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优秀,习惯于用正面方式评价自己;③自我服务式归因,即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己的作用,在坏事面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按照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原因:人都有高估自己的倾向,在大众传播面前认为自己更有主见,对媒体影响更有抵抗力,更不容易接受负面信息影响。
35、信息的性质(正面/负面)和信源的可信性对“第三人效果”有什么影响?
A:信息的性质: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人们在评估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倾向于认为对别人影响大,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而在评估正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则会出现反的倾向,即认为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后者有学者称为“第一人效果”或者“反转第三人效果”。信源的可信性:围绕低可信度信源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36、什么是社会距离?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有什么关联?
A:社会距离即人们感觉与他人的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或联系的密切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社会距离表述为“圈内”或者“圈外”。“第三人效果”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的影响较大,而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群体的影响较小。
37、影响和制约“第三人效果”的个人因素有哪些?
A:①年龄因素。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认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学会了运用多元渠道吸纳信息,年长者会自认为更加懂得如何判断大众媒介的影响,而且对媒介的说服意图更有免疫力;②学历因素。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而高学历者较强的优越感和自信,是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③预存立场因素。媒介信息的观点越是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不一致,越会高估对其他人的影响力,而在观点一致时,则会觉得对自己影响大,出现“反转第三人效果”;④自我关联程度。与媒介信息所涉及的问题关系越密切,越倾向于认为他人会受到影响;⑤对相关信息的专业感。对媒介信息涉及的问题,一个人越觉得自己是内行或专家,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认知倾向。
38、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可能引发的后续社会行为?
A:有两种社会显性行为可能与“第三人效果”有关:一种是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另一种则是与抢购、挤兑等群体现象有关的集合行为。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大多数人认为暴力、色情及低俗内容对社会有害,作为社会意见的表达行为会形成限制媒体的强大舆论,进而可能作为政府制约媒体的民意支撑导致媒介内容管制的强化;在第二种情况下,如当看到“近期物价上涨”、“某生活用品即将断档”之类的新闻报道后,根据“第三人效果”认知倾向,人们可能判断其他多数人会针对该信息立即采取行动,为了不落于人后陷入被动,自己便也加入抢购的行列。
39、谈谈“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A:①该理论的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诸如“抢购”风潮、“群体逃难”等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都与大众传播信息引发的“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②我们处在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上的暴力、色情、其他有害内容以及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极端传播方式等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互联网传播的立法管理也正在提上日程。③研究“第三人效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也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作为一种强效果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不仅从另一个侧面现实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的媒
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动层面的转化机制等。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A:国际传播即不同国家社会系统之间的传播。主体:①基本主体——国家;②国际机构——以国家为单位建立的政府间常设机构;③超国家机构——指其决策在某种程度上或一定范围内对成员国政府拥有约束力的国际机构;④同盟或地区集团——制度化程度不如前二者高,主要以条约或共同声明形式结成的、具有期限性的联盟组织;⑤跨国组织或运动——非政府的跨国组织或团体;⑥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⑦个人——尤其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或舆论领袖。
2、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
A:一般认为,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它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理解:①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②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的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各样的政府间国际机构。而在全球传播中,在国家和政府间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③从目前的现状而言,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依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但与此同时,具备多种功能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全球传播的大平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④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⑤全球传播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与此同时,由于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和信息传播的日益频繁,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摩擦、碰撞和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
3、谈谈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A: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经济信息实现全球性实时传播的实现,体现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中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关系越来越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在今天开放的信息系统中,国内政治的几乎所有重要举措都被置于国际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本国的事件往往会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而外国的事件也往往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应,这是信息时代的特色;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正在改变这传统的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
4、随着跨国卫星电视的发展,传统的国际广播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A:新的跨国卫星广播电视以影像输出为主,其运营和节目提供者除少数政府或公共机构外,主要是商业媒介。与传统的国际广播相比,卫星电视的节目一般不是为海外观众专门制作的,大多是直接转播国内频道,节目内容除了新闻和信息服务以外,电视剧、电影、大众娱乐、体育、MTV等占据了主要部分。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国际传播媒介过去主要执行对外宣传功能,而在今天,则担负起了全面的文化输出的任务。
5、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态反映了什么性质的问题?
A:反映了世界传播秩序不平衡的问题。①尽管信息全球化过程在不断加速,但由于各国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造成了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
6、简述“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过程及其实质。
A:①第一阶段: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为起点,到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这一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力量的集结时期,不结盟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第二阶段:从1978年发布《大众传媒宣言》,到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报告书《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的发表,这是争论不断走向激化的时期。③从美英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现在。这一时期由于美国的退出,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了困难,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但是,关于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基本原则,一直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坚定支持。 7、《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有哪些要点?
A:①地球世界上的信息流通处于严重的不合理和不平衡状态,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绝大部分国家知识发达国家传播的信息的被动接受者。②这种状况,有使殖民地时代的统治与依附关系恒久化的危险。换句话说,它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以及“怎样传播”的信息决断权的绝对控制。③世界的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几家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了解外界情况必须依赖于它们,甚至连自己的形象受到歪曲也只能被迫忍受。④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是殖民时代的产物,而阻碍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也是殖民制度的后遗症。⑤在信息手段受到少数国家控制和垄断的状况下,所谓“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不仅如此,它还意味着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客观、正确地传播信息和获得信息的权利在事实上受到剥夺和否定。
8、试析国际新闻选择中的价值标准。
A:国际新闻的选择和加工具有一定的价值标准,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但在国际报道中存在垄断和控制结构的状况下,流通于世界的国际新闻的绝大部分,都是根据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价值标准而选择加工出来的;他们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目标,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9、什么是信息主权?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什么?
A:所谓信息主权,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10、试析冷战结束后个别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策略。
A:①直接使用军事手段对其他主权国家实行高压政策;②使用经济制裁、经济掣肘或制造金融动荡来左右别国经济局势;③使用信息手段来干预别国内政。
11、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它有哪些特点?
A:文化帝国主义,指的是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或观点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特点:①
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那么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传播学形成于什么时期?有哪些因素推动了传播学的诞生?
A: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促成因素:①从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这个时期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经高度普及,作为新的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②从历史和社会环境,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战争和革命的时代。③在这个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先借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已经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谈谈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A:欧洲源流:①塔尔德: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纯粹的发明是极少见的,大量的行为是模仿。同时,他认为报刊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齐美尔: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并且最早提出网络传播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齐美尔把这个传播网络描述为“舆论的厨房”。美国源流:①杜威: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②库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了理论化尝试的一位重要学者。关心人的社会化问题,并提出“初级群体”和“镜中我”两个重要概念。③帕克:芝加哥学派领袖,在关于人的行为问题上反对本能论观点,提倡社会互动理论。④米德:芝加哥学派二号领袖人物,社会心理学中互动理论创始人之一。米德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影响,他提出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3、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创始人是谁?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A:①拉斯韦尔:在宣传领域有很大影响。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②卢因: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③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其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④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这项研究对否认“子弹论”起了直接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⑤施拉姆:传播学科创始人。1947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1956年又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并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
4、香农的“信息论”对传播学研究有什么贡献?
A:①使信息与人的行为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