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部分习题集及答案全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4:20: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核衣壳 D、核酸 E、酶类

5、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 A、酶 B、核酸 C、衣壳 D、刺突 E、包膜

6、病毒感染机体后发热,中毒症状的主要成分是( )

A、病毒核酸 B、蛋白质 C、糖类 D、脂类 E、脂蛋白

7、大多数包膜病毒体对乙醚敏感是因为: A、包膜表面刺突如血凝素含大量脂类 B、病毒衣壳含脂质 C、核酸对乙醚敏感

D、包膜含大量类脂 E、包膜表面有乙醚受体 8、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

A、dsDNA B、dsRNA C、(-)ssRNA D、(+)ssRNA E、ssDNA

9、病毒颗粒含有的酶中不包括( ) A、神经氨酸酶 B、逆转录酶

C、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D、透明质酸酶 E、脱壳酶

10、缺陷病毒本质上指的是( ) A、包膜表面刺突缺损 B、衣壳缺损 C、基因组不完整

D、病毒酶有缺损 E、复制周期不完整

11、保存病毒的最适宜温度是( ) A、4℃ B、-10℃ C、-20℃ D、-70℃ E、室温

12、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 ) A、细胞表面的受体 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 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D、病毒的衣壳 E、病毒的包膜

13、与病毒复制中的隐蔽期有关的是( )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装配和释放

14、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 ) 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B、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E、胸腺嘧啶激酶

15、辅助病毒的作用是( ) A、增加另一种病毒的产量 B、抑制干扰素的产生

C、与另一种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D、为缺陷病毒提供其所需要的因子 E、为缺陷病毒提供其需要的基因 16、潜伏感染的特点是( )

A、潜伏期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B、症状多为亚急性

C、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指标 D、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E、病毒很快被清除

17、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 )

A、基因变异 B、基因转化 C、噬菌体转导 D、逆转录 E、基因重组

18、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 A、细胞溶解死亡 B、细胞融合 C、细胞转化

D、包涵体形成 E、以上均可 19、病毒感染细胞导致细胞破坏死亡的原因是( )A、病毒早期蛋白抑制细胞高分子物质合成 B、细胞溶酶体膜受损导致细胞自溶 C、某些病毒结构成分的直接毒性作用 D、细胞染色体受损 E、以上均是

20、对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是直接针对( ) A、病毒的表面成分 B、感染细胞内合成的病毒蛋白质 C、病毒相关的酶

D、宿主细胞膜上的病毒特异蛋白质 E、病毒的核酸

21、查出包涵体可确诊( ) A、流感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D、轮状病毒 E、狂犬病毒

22、与病毒结合后能消除其感染力的抗体主要是E.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29、流感病毒是最易发生变异的抗原结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的NA B.甲型流感病毒的HA C.M蛋白

D.RNA多聚酶 E.乙型流感病毒的HA

30、下列病毒抗原性不稳定的是( ) A.麻疹病毒 ( )

A、血凝抗体 B、补体结合抗体 C、血凝抑制抗体 D、中和抗体 E、以上都不是 23、目前可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紧急预防的是(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流感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24、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用( )A、化学药物 B、免疫血清 C、疫苗主动免疫 D、干扰素 E、以上都不是

25、下列哪种药物对病毒的感染无效( )A、无环鸟苷 B、拉咪呋啶 C、AZT

D、蛋白酶抑制剂 E、两性霉素

26、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组病毒是( ) A.冠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B.风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轮状病毒 D.麻疹病毒、ECHO病毒 E.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27、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A.HA和(或)NA变异幅度大 B.产生流感病毒新亚型 C.属质变

D.由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组造成 E.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

28、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 ) A.血凝素 B.神经氨酸酶

C.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 D.流行病学特征 B.风疹病毒 C.狂犬病毒

D.甲型流感病毒 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1、6.流行性腮腺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 A.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B..肺炎 C..肝炎

D.睾丸炎或卵巢炎 E.肾炎

32、.抗流感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 ) A.血凝素抗体

B.神经氨酸酶抗体 C.干扰素

D.细胞免疫 E.核蛋白抗体

33、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 ) A.基质蛋白受干扰素影响合成受阻 B.HA、NA和相应抗体结合导致灭活 C.RNA分节段而易于发生基因重组 D.核蛋白易受理化因素影响而变构 E.脂溶剂裂解脂质包膜发生L型变异

34、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的病原是( ) A.风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疱疹病毒

D.轮状病毒 E.HIV 35、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儿童应及早( )

) A.服用抗生素 B.服用中草药

C.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 D.注射母亲全血 E.注射丙种球蛋白

36、6个月龄内婴儿对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力源自( )

A.出生时即接种了相应疫苗 B.胚胎期感染

C.从母体获得IgG D.从母体获得IgM

E.出生后3个月体内合成IgG

37、对风疹病毒致病性的错误叙述是( ) A.儿童是易感者,感染后引起风疹综合征 B.孕妇感染可导致胎儿先天感染 C.成人感染者可出现出疹后脑炎 D.通过病毒血症播散引起全身感染 E.经呼吸道传播

38、儿童获得性耳聋的最常见病原是( ) A.冠状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风疹病毒

D.麻疹病毒 E.腮腺炎病毒

39、风疹病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是( ) A.产妇 B.新生儿 C.学龄前儿童 D.育龄妇女 E.妊娠期妇女

40、预防易感儿童患麻疹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B.注射麻疹灭活疫苗

C.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 D.注射人胎盘血清丙种球蛋白 E.隔离患儿,防止传播 41、为预防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禁忌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是( ) A.育龄期妇女 B.婚前女青年(结婚登记时)

C.注射过抗风疹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非孕妇 D.妊娠期妇女 E.1岁以上的少年儿童

42、不能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风疹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流感病毒

43、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

A.细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病毒 E.真菌

44、 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特异性预防措施是( )

A.注意饮食卫生 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消灭蝇类 E.加强粪便管理

45、下列哪一项不是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 A.属于小RNA病毒科 B.可引起肠道外症状

C.病毒可在肠道内增殖并从肠道排出 D.病毒基因组RNA不具有传染性 E.耐乙醚、耐酸

46、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 )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杯状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47、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

A. IgG B. IgM C. SigA D. IgD E. IgE

48、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 B.无包膜的小型病毒

C.核衣壳呈20面立体立称 D.感染过程只有一次病毒血症 E.对其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

49、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 A.鼻咽分泌物 B.眼分泌物 C.粪 D.尿 E.血

50、下列理化因素中,不可灭活肠道病毒的是( ) A.紫外线 B.脂溶剂 C.氧化剂

D.56℃30分钟 E.0.3%甲醛

51、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优点不包括( ) A.疫苗病毒随粪便排出,扩大了免疫范围 B.可刺激机体产生血清中和抗体IgG C.口服方便,儿童易于接受

D.疫苗病毒在肠道增殖,产生局部sIgA可阻断野毒株的感染

E.只服用一次即可

52、轮状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 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双股RNA,分节段

D.单股DNA E.双股DNA 53、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细胞的播散途径是( )

A.经血液播散 B.沿神经播散

C.经神经肌肉接头播散 D.经细胞间融合播散 E.经淋巴播散

5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最常见感染类型是( ) A.隐性感染 B.急性感染 C.潜伏感染

D.顿挫感染 E.慢性感染

55、轮状病毒的常见感染类型是 ( ) A.隐性感染 B.急性感染 C.潜伏感染

D.顿挫感染 E.慢性感染

56、关于HA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 B、经粪-口途径传播

C、只有一个血清型D、感染易变为慢性

E、100℃加热5分钟及甲醛或氯处理均可使其灭活 57、HBV的基因组中不包括( ) A、S基因 B、P基因 C、C基因 D、X基因 E、V基因

58、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是( ) A、HBsAg B、抗-HBs C、HBeAg D、HBcAg E、抗-HBe

59、下列方法中,不能灭活HBV的是( ) A、煮沸100℃,30分钟 B、高压蒸汽121℃,20分钟

C、0.5%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 D、70%乙醇浸泡,30~60分钟 E、5%次氯酸钠,60~120分钟

60、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有( ) A、HBsAg、HBcAg、HBeAg B、HBsAg、抗HBe、抗HBc

C、HBsAg、抗HBs、HbeAg D、抗HBe、抗HBs、抗HBc E、HBsAg、抗HBc、HBeAg 61、目前认为可反式激活一些细胞癌基因的乙肝病毒蛋白是( ) A、HBsAg B、HBxAg C、HBcAg D、HBeAg E、PreS-Ag

62、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 A、甲型肝炎急性期血中难以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 B、乙型肝炎急性期血中可检出抗-HBs C、血清中检出相应的病毒核酸确诊 D、病人血清抗-HBc阳性时,无传染性 E、献血员HBsAg(-)即无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的危险 63、血清阳性表示HBV复制,有高度传染性( ) A、HBsAg B、HBcAg C、HBeAg D、HD Ag E、HE Ag

64、可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 ) A、HAV、HBV和HCV B、HBV、HCV和HDV

C、HCV、HDV和HEV D、HDV、HEV和HAV E、HEV、HAV和HBV

65、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是( )

A、乙型肝炎疫苗 B、胎盘球蛋白 C、丙种球蛋白

D、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 E、人血清蛋白

66、HCV的核酸类型是( ) A、单股正链RNA B、单股负链RNA C、双股RNA

D、单股DNA E、双股DNA

67、目前控制HCV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 A、接种疫苗 B、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

C、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干扰素

68、检测HAV、HBV、HCV、HDV、HEV、HGV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可用( ) A、鸡胚接种

B、地鼠肾原代细胞培养 C、RT-PCR

D、ELISA查IgM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