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科大食品化学总结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1:0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食品化学及其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食品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一门科学。即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贮藏、运销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性学科。

2.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和范畴:

首先是确定食品的组成、营养价值、安全性和品质等重要特性。 其次研究食品贮藏加工过程中各类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的机理。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影响食品和卫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最后是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 食品化学的主要学科分支

①按照研究范围:食品营养成分化学、食品色香味化学、食品工艺化学、食品物理化学、食品有害成分化学 ②按照研究的物质类型:食品碳水化合物化学、食品油脂化学、食品蛋白质化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化学、维生素化学、食品矿物质元素化学、调味品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色素化学、食品毒物化学、食品保健成分化学 范畴:已死或将死的生物物质,以及他们暴露在变化很大的各种环境条件下经历的各种变化

3.试述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及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反应类型

产生的效果

非酶褐变 酶促褐变 氧化 水解 金属反应 脂类异构化 脂类环化 脂类聚合 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交联 糖酵解

焙烤食品表皮成色 切开的水果迅速变色

脂肪产生异味、维生素降解、色素褪色、蛋白营养丧失 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色素等降解 促使氧化反应发生,与花青素作用改变食品颜色 顺→反异构化,非共轭脂→共轭脂 产生单环脂肪酸 深锅油炸中油起泡沫 卵清凝固、酶失活

在碱性条件下加工蛋白质使营养降低 宰后动物组织和采后植物组织的无氧呼吸

第二章 水分

1.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水分活度值介于0~l之间.

3.等温线的滞后现象:样品的吸湿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不完全重叠的现象。

4.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指非晶态的食品体系从玻璃态向橡胶态的转变时的温度;Tg’是特殊的Tg,是指食品体系在冰形成时具有最大冷冻浓缩效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5.食品中的离子、亲水性物质、疏水性物质分别以何种方式与水作用?(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 类型 实例 作用强度 (与水-水氢键比) 偶极-离子 水-游离离子 较大 水-有机分子上的带电基团 偶极-偶极 水-蛋白质NH 近似相等 水-蛋白质CO 水-侧链OH 偶极-疏水性物质 水+R→R(水合的) 疏水水合ΔG>0 R(水合的)+R(水合的)疏水相互作用ΔG<0 →R2(水合的)+水 6.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和区别在哪些方面? 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常以质量分数表示;而水分活度则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反映水分与食品的结合程度或游离程度,其值越小,说明结合程度越高,其值越大则说明结合程越低。同种食品一般水分含量越高其Aw值越大,但不同种食品即使水分含量相同,往往Aw值也不同。 。、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及特点?

结合水: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体相水: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

6、水分吸湿等温线:MSI)是指在恒定温度下,食品的水分含量与它的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图。

意义:在浓缩和干燥过程中样品脱水的难易程度与相对蒸汽压的关系。 应当如何组合食品才能防止水分在各配料之间的转移。 测定包装材料的阻湿性。

可以预测多大的水分含量时才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预测食品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与水分含量的关系

可以看出不同食品中非水组分与水结合能力的强弱。

7.不同物质的等温吸附曲线不同,其曲线形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与食品的单分子层水值有关;不同食品的化学组成不同,各成分与水的结合能力不同,所以吸湿等温线不同;而食品的等温吸湿线与温度有关,一般水分活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同一食品在不同温度下也具有不同的等温吸湿线。

第三章 蛋白质

1.氨基酸疏水性:在相同的条件下,将1mol氨基酸从水溶液中转移到乙醇溶液中时所产生的自由能变化。标作△G′ (不同氨基酸的△G′值如下表所示 △ Gt0= -RTlnS乙醇/S水 △ Gt0 >0,氨基酸具有疏水性,倾向于蛋白质分子内部 △ Gt0 <0,氨基酸具有亲水性,倾向于蛋白质分子外部 )

2.蛋白质变性:把蛋白质二级及其以上的高级结构在一定条件(加热、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等)下遭到破坏而一级结构并未发生变化的过程叫蛋白质的变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