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5:56: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变动的趋势是( B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变化不确定

40.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不属于经常项目的是( D )

A 商品贸易收支 B 非货币用途的黄金贸易 C 保险费和保险赔偿支付 D 货币用途的黄金交易 41.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 B )

A贸易收支改善 B贸易收支恶化 C出口数量下降 D出口换汇增加 42.根据国际收支调整论的吸收方法,若a>1,则( D ) a为边际吸收倾向

A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改善(a<1) B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C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D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43.在20世纪初,l英镑含金量为7.32250克,l美元的含金量为1.50466克,则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应为1英磅等于( B ) A 3.8665美元 B 4.8665美元 C 5.8665美元 D 6.8665美元 44.蒙代尔等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其理论基础是( A ) p296 A.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B.利息平价理论 C.资产选择机制 D.理性预期理论 45.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中,不需要偿还的引资方式是( D ) A.官方贷款 B.发行债券 C.银行贷款 D.外国直接投资 46.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不包括( C )

A.动用国际储备 B.调整汇率 C.调整工资 D.调整货币发行量

47.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一般情况下企业海外扩张过程实现的顺序是( A ) A.出口—直接投资—发放许可证 B.出口—发行许可证—直接投资 C.发放许可证—出口—直接投资 D.发放许可证—直接投资—出口 48.储蓄和投资函数通常存在以下关系( C )

A.储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B.储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 C.储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D.储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 49.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劳动力的流出国( D )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50.18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要缺陷的经济学家包括( AB ) A.斯密 B.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休谟 E.杜阁尔

50.自由贸易将会对不同部门生产要素的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 ABE ) A.出口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降低

C.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上升 D.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维持不变 E.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无法确定 51.一国实行对外开放后,从打破国内垄断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包括( ACDE )

A 消费者享受较低的国际价格 B企业产量不断增加 C本国福利水平提高 D形成公平的竞争格局 E企业竞争力增强 52.货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包括( ABC )

A.货币余额效应 B.收入再分配效应C.货币幻觉效应 D.引致支出效应 E.价格变动效应

53.本国生产甲、乙、丙、丁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 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C ) A丁、甲 B丙、乙 C甲、丁 D乙、丙 54.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 B )。

A 政府计划分配 B 公开拍卖 C 固定的受惠 D 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55.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 产品的 生产需要1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 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 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推出(BC ) A 本国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 B 本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C 外国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 D 外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56.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 美元等于8.2345 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一年前上升8%,中国的物价比一年前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 )

A 8.3870 B 8.0850 C 10.2931 D 6.5876 57.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 )

A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B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C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D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58.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ABC ) A 短期证券买卖 B 票据买卖 C 短期信贷 D 利息收支 59.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 A 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 大于需求弹性 D 无穷大

60.假设一国边际消费倾向为0.7,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口倾向为0.1,且最初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该国出口减少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支出现( )万美元的逆差。P292

A 100 B 33.3 C 66.7 D 50

61.假定英镑与美元之间的三个月远期汇率为1英镑=2 美元,如果一个投机者预期三个月后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2.05 美元,他可能以如下方式进行投机 ( AD)

A 买入三个月远期英镑 B卖出三个月远期英镑 C.买入三个月远期美元 D卖出三个月远期美元 62.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包括( ABCD ) A.国内总体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B.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

C.汇率由货币当局控制且相对稳定 D.汇率变动能够有效影响进出口的商品价格 63.通常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 C ) A.1951年

B.1961年 C.1971年

D.1981年

65.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优势的( C )

A.同一形式 B.理论形式 C.特殊形式 D.发展形式 66.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前提是( B )

A 跨国公司面对一个完成竞争市场 B跨国公司面对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 C 跨国公司具有特殊优势 D跨国公司能延续垄断优势

三、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Х(10 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 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2.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它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3.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入在国内市场上。 (×)4. 在WTO体系中,不允许使用关税进行保护。

(√)5. 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个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汇率调整在发生作用时有一个时滞,要经历一个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6. 铸币平价学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

(√)7. 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8. 贸易乘数需要进口与出口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够对国民经济及其就业产生倍增的影响。

(×)10. 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固定的汇率政策这三个目标可同时达到。 (×)11.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12.当制成品的进口税率低于原材料进口税率与原材料费用占制成品价格比重之乘积时,该制成品的有效保护率为负值。 (×)13.一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越大,供求曲线越陡峭,该国从建立关税同盟中获得的贸易创造利益就越大。

(×)14.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移民的工资要低于原居民的工资)

(×)15.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将给予任何第三个缔约国的一切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的给予其他任何缔约方。)

(√)16.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选择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17.关贸总协定是在成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努力失败之后,追寻贸易自由化的临时性措施和具有组织性的协定。P169 (×)18.套汇、套利、套期保值均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19.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用现在的去换将来的)

(√)20.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取消了复汇率制,实行单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 )21.20 世纪70 年代以后产生的两种汇率理论将汇率视为一种资产价格,认为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 (√)从理论上讲,一切外汇交易的起因应该是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以及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22.如果资本的流动所引起的商品流动量超过了单纯的商品流动量,那么可以说资本的流动与商品的流动是互补关系。 ( √)23.移民会对移出国造成财政收入和支出效果的损失。

(×) 在国际收支调整论吸收方法中考察贬值的闲置资本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时,c值(c值代表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相同。

(√)24.牙买加会议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 ×)25.国际贸易对共同生产要素收入增加的影响是确定的,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幅度无关。 (√)26.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规模经济、获取竞争优势。 ( √ ) 从规模上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整个世界对外投资的比重最大。 ( × )27.如果本币升值,则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上升。

( √)28.由于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物价指数计算的,所以购买力平价就是对应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29.相对技术差异论提示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30.国际贸易可以给贸易参加国带来经济福利,且不同利益集团获得的贸易利益是相同的。

(×)31、基于满足消费者偏好和追求垄断利润,每个厂商都倾向于选择生产不同于其他厂商的产品,因此,市场上的产品品种数目会无限膨胀。

(√)32、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高。

(√)33、如果将国际投资看成是一种国际交换,则它是指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4、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35、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本国货币能够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

(√ )36、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是由各自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的。 (×)37、国际贸易会降低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提高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38、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39、通常意义上讲的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就是指自主性交易项目收支的失衡。

(×)40、某日中国银行人民币汇价为每100美元等于827.90元人民币,这种标价方法属于间接标价法。

三、简答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 分)

1、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2、如果两个部门要素密度完全相同,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

(1)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则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对应于机会成本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平行关系,所以封闭相对价格水平相同,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2)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

3、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商品从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 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

会的。例如低技术劳动力不能在短时间内进入高技术部门工作,这样低技术劳动力和高技术劳动力就分别形成低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的特定要素。在长期条件下,低技术劳动力可能经过技术培训成为高技术劳动力,所以在长期情况下,劳动力不再是特定要素。

5、结合重叠需求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说明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

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原因。由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也对汽车新品有需求,这使得美 国对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了动力,较大市场使得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

6、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市场结构方面 ) (1)相同点: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国际贸易。

(2)不同点: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市场结构没有要求,而要素禀赋理论则要求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规模收益不变;②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一个静态理论;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了要素禀赋理论。

7、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对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8、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1)含义: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2)构成条件:①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②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③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工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

9、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及其特点。

(1)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2)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① 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特征:在该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②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主要特征: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③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主要特征: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为实现上述要素的自由流动,各成员国之间要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并且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同一产品的课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规、以及成员国学历的相互承认等等;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进口关税的制定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干预资本流动权等等。

④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基本特征: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当汇率政策的协调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建立了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或统一货币时,这种经济联盟又称为经济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立共同市场所需让渡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成员国让渡了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行的权利。

⑤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指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主要特点:就其过程而言是逐步实现经济以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从结果上看,它是类似于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0、什么叫悲惨的增长?它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1)含义: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积累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可能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净福利取决于上述两种影响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即后者影响效果高于前者,那么该国净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被称为“悲惨的增长”。

(2)前提条件: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11、简述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1)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中最基本的项目,它记录的是一国国际经济交易的主体,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项目的变化。包括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所有涉及经济价值的交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子项目:商品(主要包括一般商品、加工品、商品修理以及运输工具在港口获得的商品四项)、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等11项内容)、收入(雇员收入和投资报酬两项)、经常转移(包括除以下三项,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固定资产联系的收买或放弃为条件的资金转移、债权人不要回报的债务取消等之外的其他转移,如保险费、侨汇等)。

12、简述一个国家参加关税同盟后,其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条件。

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其需求曲线;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 PB> PC。 (1)贸易创造,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贸易转移,指建立关税同盟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2) 在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假设A 国为小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来自B、C两国的商品在A国的价格为PB+t, PC+t(

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由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增加部分即贸易创造效应= Q1Q3+ Q2Q4=生产效应+消费效应。除去贸易创造部分,剩下的Q1Q2部分表示,原来从关税同盟外C国进口的,但是组成关税同盟后改由从关税同盟国成员B国进口,即贸易方向发生了转移,故贸易转移为= Q1Q2。

(3) ①A国的供需曲线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即图中A国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越平坦,则b和d的面积就越大;

②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t)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 ③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A国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

13、利用图形表述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1)内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与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有关。

14、试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传统贸易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15、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①在初始期,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②在成长期,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是资本,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有比较优势,产品主要由出到发展中国家;③而在成熟期,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则成为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力量,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 16、简述持续性倾销的三个条件(用图形表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