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59: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思荣,火德公之长子。妣田氏、庶邱氏。生六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千三郎、千四郎、百十郎。(旧谱载三一郎公生四子:长利生,妣邹氏;次达生,妣郑氏;三建生,幼亡;四易生,妣周氏。)公享寿71岁,葬于上杭稔田太湖村林七坑口,巽山乾向,“张天海螺”形。公从丰朗迁太平湖开基。
二世伯祖 三二郎公,原名宦懋,字朝宗,号乾培,讳堂深,火德公之次子。甲午科武举人,曾任江西赣州于都象湖镇(今属瑞金县)都阃府职,后奉旨授“驾前先锋”,护送少帝从广西进京接位为顺帝,公见势不
妙,怕遭其害,遂同次子百十七郎弃职隐居广东程乡(今梅县松口)宝山。公改名贤德,百十七郎改名续德。妣范氏,生二子:长百十二郎、次百十七郎。继妣王氏,生一子:百十九郎,生一女。公原葬于松口竹山脑,喝“凤”形。后迁葬于上杭稔田乡祝田村虔州坊蛇子岌。其后裔分布粤、闽、桂、赣等地。
七十三世、陇西四十八世、福建上杭三世祖考讳义,义公,法名四六郎,坤培公之次子;公气舒言和,礼节处世,宽厚待人,人有争斗,以理劝和,为人息祸,功垂千古。公原葬于福建上杭县丰稔岗背坭坟,因年代久远,墓址不明,后设银牌为骸,与妣合葬于官田村胜运里张坑余屋角,二世祖三三郎坟下穴,丙山壬向。低坑旧谱(手抄本)载:义公于开宁七年九月十八日移居清流县四保里上寮居焉。(“开宁”疑是“熙宁”之笔误,熙宁七年为公元1074年)妣陈、邓氏,生三子:萼藩(千八郎)、萼华(千九郎)、萼英(万九郎)。
七十四世、陇西四十九世、福建上杭四世祖考讳萼藩, 千八郎公,
号萼藩,义公(四六郎)之长子,公骸葬于福建上杭县官田村(葵坑尾石碑坑),喝形“美女踏车”,未山兼坤。陈祖妣葬于福建上杭县官田村坝头(化厚塅上水寨),喝形“蜘蛛结网”,未山丑向。。配妣许氏幼亡,未过门,葬于福建上杭县官田村坝头(化厚乡许屋侧松原塘蕉头角),喝形“雄鸡浴水”,卯山酉向。继配妣陈氏四娘。生七子,俱有法名:念一郎、念二郎(道生)、念三郎(德生)、念四郎(圣生)、念五郎、千二郎(贤生)、千三郎(汉生);续妣罗、邱氏,生八子:新修、新圭、新德、新民、新珍、新旺、新璇、新珩。
七十五世、陇西五十世、福建上杭五世祖考讳德生;李德生公,法名念三郎,乃千八郎(萼藩)公之三子,公骸葬于上杭稔田蔡坑水口石门岗,喝形“关公勒马”,辛山乙向;刘妣骸葬于蔡坑尾梨子凹,喝形“猛虎跳墙”,今人称为“薛公墓”是也;配祖妣刘氏十四娘生五子:万一郎(字朝华)、万二郎(号日华)、万三郎(号春华)、万四郎(号厚华)、万五郎(号基生);继妣刘三五娘,生二子:百八郎、百九郎。
七十六世、陇西五十一世、福建上杭六世祖考讳春华;法名万三郎公,号春华,念三郎公之三子,福建总祠有特牌。公骸葬于福建上杭蔡坑口石荀坑对面。喝形“饱虎掌肉”。春华公后裔于1948年,在五华县周江镇蓝坑高墩上建公祠一座,于1949年初未竣工即进香火;配祖妣陈氏(福建总祠有特牌),生生四子:子清、子和、永成、永德;继祖妣王氏,生三子:长敏,震抚;次捷,亦曰振,通判;三锭(挺),翰林院;为避金人乱,兄弟三人皆辞官就养,齐奉双亲,迁广东长乐紫金山居住,后因修庙让基,又迁宜兴县;敏、挺(锭)、捷;续祖妣邱氏,生子:永良,字子
佺。
七十七世、陇西五十二世、福建上杭七世、广东长乐始祖考讳敏;李敏公,字捷达,号达先,法名百八郎;于宋景炎二年戊戌岁八月初六日,自汀州府清流县迁广东循州(即嘉应州)长乐县紫金山下居住,后迁玉茶塘。公年四十授平章千户镇之职,封为震抚大邦将军。享年七十七岁而终,葬绩龙潭,墓乾山巽向,穴呈“卧猪喷兜”之形。妣周孺人,先葬冷水坑, 因被范姓侵占,后复与敏公合葬;配祖妣周氏三十八娘(福建总祠有特牌)生二子,长上达、次上通。
另录上杭七世祖、五华开基始祖敏公,字必捷,号达先、寿德,奏名百八郎,万三郎(春华)公妣王氏之长子;配祖妣周氏三十八娘,生二子:长子上达、次子上通;公年四十,授平章、千户镇之职①,皇恩封“镇抚大邦、功德显裕”殊荣。周妣谥“毓秀望族,相君创垂”的荣誉称谓。因兵乱,弃官就隐。公与弟锭公二人于宋建炎二年戊申岁(1128年)八月初六日②,自福建省汀州府清流县四保里上寮村,迁广东循州(惠州府)长乐县(今五华县)紫金山下居住(现五华中学所在地)。后因建县城,房屋被毁,立为城隍庙,再迁太平约(今水寨)玉茶李堂居住;公享寿77岁,周妣三十八娘享寿70岁。周妣原葬兴宁县龙田冷井水路面上,癸山丁向,后于康熙十年(1671年)迁回,与敏公合葬于五华县水寨镇玉茶协和村绩笼潭黄塘肚左侧山坡上,喝“卧猪喷兜”形,原字向是乾山巽向、巳亥分金。
敏公为长乐李氏开基祖之一,裔孙蕃衍昌盛,瓜瓞绵延,为五华李氏第一大支系,人口居全县三大姓——李、张、陈之首。现居五华县的族裔约十四万(不含外迁人口),分布在县内28个镇。敏公为火德公的七世孙,
五华族裔均以敏公为一世排世次,如按火德公为一世排世次,则加上六世;福建“李氏大宗祠”内原有公之特牌,于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毁;11号房上下两间为“百八郎公房”。五华县锡坑溪口建有敏公祠,公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被人占用,今已残破。
[编者注]:
①平章千户镇,官阶存疑。因为平章与千户镇官阶相差甚远。 ②敏公迁长乐的时间来自旧族谱,存疑。据考:曰巽公明朝为官,编族谱时有意隐瞒藩公元朝为官的历史,而将其上推至宋朝,将1312年调换成1132年;敏公迁长乐年代的年代也是如此调换,将1218年调换成1128 年。查《长乐建制沿革》:“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长乐置县。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长乐县治迁徙于水寨大坝九龙岗下七都围,长乐仍为镇。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复县治于长乐镇。”按以上三段时间分析,北 宋熙宁四年(1071年)长乐置县时敏公还未出生,疑是1292年复县治于长乐镇(现为华城镇)时“建县城,房屋被毁”,“再迁太平约(今水寨)玉茶李堂居住”。假设敏公1218年迁长乐是“因兵乱,弃官就隐”,年纪肯定不小,到1292年复县治于长乐镇时敏公有可能已去世,再迁玉茶只能是敏公的 子孙。详见有关考证文章。
祖墓风貌概况:
敏公墓位于五华县水寨镇玉茶协和村绩笼潭黄塘肚左侧山坡上,雄伟轩昂,屹立江边。滚滚琴江水从墓的右前方朝堂而来与墓右乾亥山众谷之 水聚注潭中,故称绩笼潭。琴水在墓下流连回环之后向东而去。驻足坟前, 可睹十里江水,形如半月,体势天成,赞为观止。极目四周,叠嶂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