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记叙文阅读语段10篇(附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5 7:5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二记叙文阅读语段10篇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9——23题。(14分)

心中的芦苇

①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鬃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泅流中,弄篱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绢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祟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人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1

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19.作者记忆中的芦苇有怎样的特点?(3分)

20.联系上下文回答,第③自然段中“……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是什么意思?(3分)

21.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2分)

22.像芦苇一样因自身悲凉而引起千万人思念的历史人物很多,你了解的还有哪些?请列举二例并用简要的话概述其事迹或对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23. 本文运用了象征的写法,它赋予“芦苇”怎样的意义? (2分)

(二)阅读《笑靥千秋》,完成16—21题。(19分)

①记忆中最温柔的笑容莫过于妈妈的嫣然一笑,这就是童年时代的最高奖赏。仿佛我在普通话比赛中获奖,我在学校歌咏大会的领唱,每周成绩通知单上的”全优”,都是为了获得妈妈的展颜微笑。 、

②妈妈的牙齿细密整齐,只是牙龈偏低,每逢她开怀大笑,就需握拳头遮羞,像扶着麦克风,那姿势有些可笑,却又令我向往。因为,当时在我们的生活里,能让妈妈如此忘情的开心事总是鲜于遇见。

③这是母亲的笑容,每个亲情笃至的儿女都能在自己母亲的脸上汲取这种光辉。 ④我在插队时的女伴长相可说是很一般:小眼睛、塌鼻梁,生气时两片嘴唇一堵,活像两扇厚墙门,那几颗雀斑简直要暴出来。但她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在那样单调的生活中,不仅自己笑声不断,同时让小集体洋溢欢乐的气氛。 ⑤我怀念她笑起来的样子:眼睛弯如新月,连乌黑的长眉都有感情,露出一口整齐的皓齿,要多甜有多甜!为这笑容,村村队队有多少小伙子夜间在桥头为她弹吉他。

⑥这是青春无畏的笑容,不知何时,它们已在我们的脸』二凋谢。但我们仍能从周围少男少女们的幸福中一再欣赏这些芬芳的花朵。

⑦我的师傅是位极普通的女工。善良、勤劳、刚愎和自信混合在一起的个性,使她所在的班组烽烟不息。我成为她的徒弟,不少人为我捏一把汗。但三年中,我和她相处得很亲密,甚至成了班组的避雷针。我喜欢她的笑容,常常逗她乐得前仰后合。她的沧桑的前额舒展开来,疲倦的大眼睛又有了温暖的光彩,拉成长沟的颊上有当年酒窝的影子。她一定非常美丽过,但乡下跑出来的灰姑娘和拣到她的士兵丈夫,似乎从来不曾意识到。

⑧这种质朴的笑容让人想到野地的花,随时可见,又总被忽略。它既单纯又丰富,使你联想到劳动的艰巨与欢欣,以及生命的漫长与短暂,想到源与本,想到忘与记之间我们那些无法言喻的模糊冲动、情盛的濡湿。 ⑨还有一种女政治家的笑容。女人,又是政治家。

2

⑩ 笑容于它们像男政治家当年的中山装,当今的西装一样,是必备的披挂。可管笑容的各部门都有分寸的,因对上级、同事、下属的不同调整位置。但我们仍然期待它,哪怕配备一双眼睛寒气袭人。就像在悬崖峭壁的攀援中,暂时找到一个落脚点,新一松又一紧,于是再寻找,接触下一个落脚点。

⑴在当年居委会主任、工厂女人班组长那儿一再经受这种考验后,我领悟到:女政治家的笑容就是让你老那么附在悬崖上,不掉下来。 ⑵有人说:笑是一门艺术。 ⑶哦,这话真可怕!

16.像电影中的一个个镜头,作者把一生中难忘的几个笑靥展现给了大家,借以表达对 的笑容的喜爱,对 的永恒赞美以及对 的笑容的否定。(3分)

17.文中写了妈妈的哪两种笑?在对妈妈的笑的描绘中,表达了我对妈妈怎样的感情? (4分) 18.第④段中划线部分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是什么原因让“一定非常美丽过”的师傅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美丽?又是什么原因让我认为我的师傅“一定非常美丽过”?(4分)

20.第⑩段中划线句子在本段中有什么作用?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1.作者为什么认为“笑是一门艺术”的说法是可怕的?(2分)

(三)沉默的竹笛 李澍声

十六岁的一个忧伤的春天的夜晚,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在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地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横空出世,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境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拥有一支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经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头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努力和心血。课后,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

3

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执着。但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树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地艰难。

一天,班上举行班会,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我终于勇敢地面对全班同学拿起了竹笛,满脸涨得通红,直到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我逃出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湿的竹笛,伤心欲碎。从此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支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拓宽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渴望→ 失望→ →平静

2、文章围绕“竹笛”写了那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3、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A、B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4、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支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

5、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了什么?品读文章,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四)半亩方塘 谭 岩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②农人操心的是让田地长出丰收的庄稼,塘操心的是让自己四季满盈。下雨的时候,鸟也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

4

己,拥抱每一颗雨滴。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泥水更是流归到这田野的大海。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如果秋天的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冬天飞雪的晶莹。枯草上的积雪融化。冰凉而洁净的雪水又悄悄溶进了塘水中,涟涟的水波是清冷的光影。

③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春天到了,( )。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

⑤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如

果有人路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1、文中两处括号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①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 ②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 ③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 ④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间的关系。 (1)①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②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②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结合对文章第④段的理解,你能发现方塘与松树有什么共性?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20字)

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4、第二段说“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给田原”,联系实际,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五)阅读《微笑的可乐》一文,完成1-6题。(19分)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